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天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天泽

史天泽(1202年—1275年) ,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人。大蒙古国元朝初年名将。

史天泽少善骑射。勇力过人。元太祖八年(1213年),随父史秉直归降木华黎。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接替其兄史天倪都元帅职,率军击败金将武仙,又俘杀抗蒙红袄军将领彭义斌。历授五路万户、河南等路宣抚使、中书右丞相、枢密副使、中书左丞相等职。至元十一年(1274年),奉命与伯颜等统军出征南宋,至郢州时因病北还。次年,病逝于真定,年七十四。累赠太尉太师、镇阳王,谥号“忠武”

史天泽“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甚至被人比作郭子仪、曹彬。他一生谨慎,多谋善断,料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史天泽及其家族为巩固和发展蒙古贵族在中原的统治立下功劳,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

人物生平

豪族出身

史天泽祖上财力雄厚,为乡里大姓。至其父史秉直时,正值金朝末年,国家衰乱,各地地主武装多据地自保。史秉直喜爱读书、讲求义气,在当地很有影响。

史天泽为史秉直第三子,他身高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过人。

元太祖八年(1213年)秋,成吉思汗铁木真率部南下。十月,铁木真麾下骁将木华黎进至河北,史秉直率数千人到涿州(今河北涿县)迎降。木华黎令史秉直仍统率其族众,屯驻霸州(今河北霸县),并以其子史天倪为万户,史天泽则任帐前总领。次年,史秉直岁木华黎攻金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因功授行尚书六部事。史氏家族的政治、军事地位自此开始确立。

崭露头角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金朝真定经略使武仙以真定(今河北正定)投降蒙古,木华黎命史天倪任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守卫真定,武仙为副帅。

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春,史天泽护送母亲北归。不久,武仙叛乱,邀杀史天倪。史天倪的幕僚王缙、王守道等在燕京追上史天泽,建议他收集散落在近郊的部曲。史天泽毅然南还,至满城时,已聚集部众甚多。史天泽又派监军李伯祐向蒙古国王孛鲁请求援助,孛鲁令部将笑乃歹率军三千援助史天泽,史天泽承兄职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两军会合后,合攻卢奴(今河北定州)。武仙部将葛铁枪率万人来战,史天泽身先士卒,将士们勇气愤增,以一敌十。葛铁枪被俘,余部溃散。史天泽军威大振,随即下中山(今河北定州),略无极,拔赵州(今河北赵县),进军野兴,与前来赴援的兄长史天安所部会合,共击武仙,一举收复真定。

不久,南宋大名总管彭义斌联合武仙意图夺回真定。史天泽等扼守赞皇,武仙不能进军。彭义斌势单力薄,焚山自守。史天泽选拔精锐士卒五十人为先锋,自率铁骑继后,攻杀彭义斌。史天泽勇名大振。彭义斌亡,南宋从此尽失河朔之地。

其后,武仙令奸细在真定城中纠结同党,里应外合,又夺取真定。史天泽只率部众数人向蒿城守将董俊求援,董俊把数百精兵交付史天泽。史天泽率军连夜赶赴真定,与笑乃歹合兵,武仙不能敌,退保西山抱犊寨。史天泽急攻抱犊寨,武仙弃寨逃遁。接着,蚁尖、苍峪、马武等寨以及相州(今河南安阳)、卫州(今河南汲县)等地亦降。真定局势得以稳定。

史天泽以真定为中心,任用原金朝治下的儒士和官员,缮城壁、修武备,招集流散、存恤穷困,在几年之间,颇有治绩。他以此为根据,成为了汉人的一大世侯。[1]

统兵伐金

元太宗元年(1229年),窝阔台汗即位,决定全力伐金。窝阔台选拔史天泽刘黑马萧札喇为三大帅,统领汉兵。史天泽任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五路万户。

元太宗二年(1230年)秋,窝阔台拖雷率主力攻山西,破代州(今山西代县)、石州(今山西离石)。十月,围攻卫州武仙军。此时,史天泽率领诸军合围于卫。金朝大将完颜合达率众十万援救武仙,双方展开激战,蒙古军败退。只有史天泽所部千人绕出敌后,击败金朝一支偏师。既而又与蒙古军再次合攻,武仙逃走,卫州再被攻克。

元太宗三年(1231年),窝阔台在官同召集会议,决定兵分三路伐金:中路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入治阳;左军进兵济南;右军自凤翔经宝鸡,假道南宋,袭击汴京(今河南开封)腹背。三军预定次年春于汴京合围。十月,窝阔台亲率中路军猛攻河中,至十二月破城。此时,史天泽受命在东线削弱金朝的防守力量。

元太宗四年(1232年)春,窝阔台自白坡渡河,令史天泽军处自孟津进河南与拖雷军会合。史天泽率军抵达时,拖雷军已于钧州(今河南禹县)三峰山大败完额合达军,金军主力全部溃灭。史天泽军乘胜取京东,连续招降了太康(今河南太康)、拓县(今河南林县北)、瓦冈(今河南滑县南)、眼州(今河南雅县)等地,并在阳邑(今河南登封东南)斩杀金将完颜庆山奴

元太宗五年(1233年)春,金哀宗完颜守绪从汴京突围,先渡河而北至黄龙岗,命大将完颜白撒西袭新卫、卫州。史天泽闻讯后,即率轻骑解围。但金军已完成对新卫城的合围,史天泽奋戈突至城下,向守军大呼:“你等勉力奋战,援兵很快会到。”随即又杀出重围。次日,蒙古大军至,完颜白撒等败走蒲城,史天泽军紧迫不舍。完颜白撒领兵尚有八万,被蒙汉军斩杀殆尽。

金哀宗乘船东下,抵达归德(今河南商丘)。撒吉思不花不听史天泽劝告,在睢阳背水而营,全军覆没。金哀宗又于六月间逃到蔡州(今河南汝阳),窝阔台命都元帅塔察儿率大军围攻。史天泽军从北面进攻,遇汝水阻挡,史天泽命军士结筏潜渡,血战数日,立下战功。

元太宗六年(1234年)正月,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史天泽率军返回真定。

勤政爱民

金朝灭亡后,蒙古大军继续南伐西征。因赋税繁重,征税急于星火,百姓不能马上完成,官府于是代借西域商人钱代输,利息很高,称“羊羔息”。事后又验户籍向百姓征敛,百姓中有的卖尽田产、妻子都偿还不完。史天泽奏准朝廷,由官府代民偿付一本一息。又选中等户入军籍,所征赋税按贫富而定。当时连年蝗旱,它付又借贷应贡赋。积银达到一万三千余挺。史天泽认为百姓不可重困,于是倾其家资,与族属、官吏共同偿还了这笔债务。

真定达鲁花赤忙哥撒儿让蒙古军奥鲁(蒙古语,意为“老小营”)数万散布于州郡之间,砍伐桑树、毁坏庄稼,百姓无法生存。史天泽也上奏,使蒙古军徙居岭北,保护了农耕生产。从此田里生产得以恢复。真定兵甲户口超过他郡,是与史天泽的保护分不开。

伐宋之战

蒙古灭金以后,又将进攻目标指向南宋。元太宗七年(1235年),皇子阔端率军攻入南宋陕西、四川,皇子曲出和诸王忽都秃、口温不花等率军南攻襄汉。史天泽随曲出南征,进至枣阳(今湖北枣阳),遇到顽强抵抗。史天泽率先强攻登城,终于攻克枣阳。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时,宋军于峭石滩陈船数千,猗角以掣古军之肘。史天泽亲率两舟,满载死士,勇往直前,径冲宋阵,宋军为之气夺,落水者以万计。

元太宗九年(1237年),史天泽随宗王口温不花围光州(今河南潢川),史天泽亲率军先破外城,又破子城。复州(今湖北西阳西南)之战,宋军舟船三千锁湖面为栅,史天泽亲执样鼓督勇士四十人猛攻,宋军栅破,复州守军畏惧请降。寿春(今安徽寿县)之役,史天泽军独当一面。宋军乘夜劫营,史天泽单骑迎战,手刃数人,将士们相继赶来助战,宋军被尽数驱入准水溺死。史天泽乘胜连下滁州(今安徽滁县)、盱眙(今属安徽盱眙)和宝应(今属江苏)等淮东州县。

元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汗赐史天泽卫州五城为分邑。当时,“汉地不治”,地方官的暴虐,苛重的征派,使许多地方再次发生人口流散、土地荒芜的现象。河南、陕西尤为严重。忽必烈受命主持漠南汉地军国重事,即以史天泽、赵壁等为河南经略使。史天泽等至河南,选贤才,置提领,察奸弊,均赋税,更钞法,设行仓,立边城,诛好恶,肃官吏,置屯田保甲,兴利除害。不到二三年,河南大治,民安商乐,军备也得到加强。又命其侄史权、史枢戍守唐州、邓州屯田,进逼南宋重镇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

元宪宗三年(1257年),蒙哥对忽必烈产生猜忌,派阿兰答儿、刘太平等到陕西、河南钩考钱谷。阿兰答儿对河南官员罗织罪名,但史天泽以勋旧身份而独见优容,史天泽说:“我是经略使,是非功罪,理当我责,今舍我而罪余人,心何能安。”于是许多人得到开释。

元宪宗八年(1258年)秋,蒙哥由西蜀进军伐宋。

元宪宗九年(1259年)春,蒙哥亲统大军攻合州(今四川合州),宋将王坚凭钓鱼城坚守。蒙军数月不能破城。夏季,军中疫病流行。正议回师,宋将吕文德率股瞳大舰余艘,溯嘉陵江而上。蒙军迎战于三槽山(今四川合川县南)西失利,蒙哥急命史天泽抗御。史天泽分军为两翼,跨江反击,亲统舟师顺流纵击,三战三捷,重创末舰数百艘,追至重庆而还。

屡平变乱

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即帝位,询问史天泽治国方略。史天泽建议“当先立省部以正纲纪,设监司以督诸路,需恩泽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俸佚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忽必烈表示赞许,并一一采纳。忽必烈命他到长江中游撤回蒙古军,事毕,改授河南宣抚使,不久兼江淮诸翼军马经略使。

忽必烈即位后,当时留守和林的阿里不哥也在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称汗。双方遂开始了激烈的汗位之争。

中统二年(1261年)五月,史天泽官拜中书右丞相,实行他的治国方略。并定省规十条,以保证政务畅通。史天泽知无不为,言谈中一定考虑其结果,不强行不能行之事。不禁止民所必犯之事,顺应时势,通变制宜。又协调上下官僚之间的关系,使事完功成、泽被百姓。史天泽在任期间,还罢去了一些诸色差役,统一了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同年秋,阿里不哥率众突袭移相哥军,乘胜南下。十一月,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军战于昔木土脑儿(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北)。诸王合丹、丞相线真等将右军,诸王哈必赤将中军,诸王培察儿和史天泽等将左军,合势进攻,斩阿里不哥大将合丹火儿赤。阿里不哥败走。

中统三年(1262年)二月,据守山东的李檀暗中联络南宋,发动武装叛乱,忽必烈急召诸路蒙汉军平叛。三月,史枢阿术等败李范于高苑老僧口,李檀退守济南。四月,忽必烈命史天泽出征。史天泽急筑长围,树林栅,以防李檀突围。李檀被围四月,城中粮尽,李檀投大明湖自杀未遂,被斩杀。

李檀之乱平定后,一些儒臣上书,认为乱事之起,是由于诸侯权重。史天泽遂上奏:“兵事、民事的机权,不可以集中在一家手里。罢去诸侯兵权,请从臣家开始。”史氏子侄即日解除兵权者有十七人。忽必烈委任史天泽节度诸将出征李璮。史天泽自始至终,都未曾把诏旨示人。平乱后入朝,忽必烈加以慰劳,史天泽又尽将功劳归于众将。

中枢重臣

至元元年(1264年),加光禄大夫,仍任中书右丞相。

至元三年(1266年),史天泽改任辅国上将军、枢密副使。

至元四年(1267年),史天泽改任中书左丞相。他提议建立三卫和寓丘于农之策,二三年间,国家面貌和军队实力,已蔚然可观。

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欲取襄汉地区,命史天泽与驸马忽刺出筹划经略。史天泽等选要害之地,筑城堡工事,贮藏兵储,作攻南宋准备。 [24] 次年,因病返回燕地。

至元八年(1271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重事,忽必烈让丞相安童告诉史天泽:“中书省、尚书省、御史台,或一月或一旬,遇到大事可以与你商量,小事就不必烦劳你了。”

至元十年(1273年),与平章阿术等进攻樊城,元军用回回炮攻破樊城。二月,襄阳宋将吕文焕出降。

病逝真定

至元十一年(1274年),伯颜和史天泽总领大军二十万乘胜进攻南宋。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至郢州,史天泽因病北还。

至元十二年(1275年)二月七日,史天泽在真定病逝,享年七十四岁。他逝世前上奏:”臣年岁有终,死不足惜。只希望天兵(元军)渡江时,切勿肆行杀掠。”忽必烈听闻讣讯后震惊哀悼,派近臣追赐史家白金二千五百两,并追赠史天泽为太尉,谥号“忠武”。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朝廷还为其立庙纪念。

主要成就

军事

攻伐金朝:史天泽十二岁时随父亲史秉直、兄长史天倪降附成吉思汗,颇受器重,屯兵真定(今河北正定)。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史天倪被叛将武仙所杀,天泽遂承袭兄职,在驻地修城立堡。不久,率蒙古、汉军于泒河(今河北新乐北)大败武仙部万人,连克中山(今河北定州)、赵州(今河北赵县)等地。继而与兄长史天安合兵击败武仙,收复真定。窝阔台汗二年(1230年),与诸军围攻卫州(今河南卫辉),自率千人袭击金援军后部,为击败十万金军、收复该城建功。窝阔台汗五年(1233年),会诸军于蒲城(今属陕西),歼金将完颜白撒部八万。乘胜尾追金哀宗至归德(今河南商丘)、蔡州(今河南汝南)。次年初,与诸军合破蔡州,灭金朝。

南下击宋:窝阔台汗七年(1235年),史天泽随皇子曲出攻南宋,领军先登,克枣阳(今属湖北);继攻襄阳,率勇士登船冲击,败宋水军。窝阔台汗九年(1237年),随宗王口温不花破光州(今河南潢川)、复州(今湖北天门),入淮南。蒙哥汗八年(1258年),从蒙哥汗入川攻宋,在合州之战中率水师在嘉陵江上阻击宋援军,三战三捷,获战船百余艘,后随主力北撤。中统二年(1261年),从忽必烈征宗王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北)击败叛军。次年,辅佐宗王合必赤督军平李璮之乱,稳定山东局势。至元六年(1269年)年起,参议军国大事,参与谋划围攻南宋重镇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和进取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至元十一年(1274年),受命与右丞相伯颜统军攻宋,但因病返真定。

政治

史天泽及其家族是蒙元初期河北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汉地世侯的首要代表,为巩固和发展蒙古贵族在中原的统治立了大功。他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唯一的官至右丞相高位的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他与当时的多数世侯不同,他从未奉仕于金或宋,而在归附蒙古以后则一心相随到底。

史天泽在真定路任职时,修缮城池,加强武备。荒年缺粮,与战士百姓同甘共苦。招抚流散民众,治疗战争创伤。几年间,官府民居相继修复。[2]自蒙哥汗二年(1252年)起,史天泽以经略使之职治理河南多年,政绩卓著。

史天泽原图链接

人物评价

总评

史天泽器量涵弘,识虑明哲,知时识势,应变制宜。每临大事,遇大难,论大政,必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以竭忠殉国,尊主庇民为原则,从不追求个人富贵权势。多谋善断,量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史称其“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被人比作郭子仪(唐朝名将)、曹彬(北宋名将)。

历代评价

忽必烈:①卿奕世忠勤,有劳于国,一门三职,何愧何嫌!(《元史》引)②卿自朕祖宗以来,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宣力多矣。又卿首事南伐,异日功成,皆卿力也。(《元史》引)③朕想郭子仪、曹彬皆有显功,终身无大过,以致如此。今所奏岂其然哉,朕所知者史天泽其人也。(《元朝名臣事略》引)

廉希宪:始自潜藩,多经任使,将兵牧民,悉有治效。(《元史》引)

王恽:①公忠亮有大节,出入将相近五十年,其元勋硕德,柱石四朝,师表百辟,殆古社稷臣,而气貌循然,若无所为者。及临大事,论大政,夷大难,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要以竭忠徇国,尊主庇民为心,一以至诚将之。其视富贵权势,敛然畏避,若将有浼于己者。其善始令终,世儗之郭汾阳。而器量涵弘,识虑明哲,又根于天性然。(《元朝名臣事略》引)②公年四十,始折节读书,酷嗜资治通鉴,真积力久,义精理贯,至成败是非,往往立论出人意表,虽老师宿儒,有不加详者。至于矢谟庙堂,运筹戎幄,良法美意,契合融会,见诸行事者,诚无愧于古人。(《元朝名臣事略》引)

苏天爵:公孝敬友爱,忠信诚笃,明而恕,宽而肃,言约而理到,气和而色庄,人诬之而不辨,人誉之而不喜,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见利不苟就,见害不苟避。其行己也知时识势,其临事也应变制宜。(《元朝名臣事略》)

宋濂:谔谔忠武,有力如虎。斩将搴旗,疾行如飞。统诸侯大兵,前无坚城。马不留影,士不留行。枭李擒葛,氛祲肃清。凶鸷既锄,残惸亦宁。春生秋杀,以奠邦经,以严邦刑。维忠武有勇,大敌不恐。惟忠武有慈,服即弗诛。维忠武有节,始终弗涅。纪功旗常,为邦之光。(《国朝名臣颂》)

黄道周:天泽之兄,为武仙害。欲报其仇,倾资易械。言状国王,乞师相贷。蒙古三千,助其亲爱。合势攻仙,擒仙葛帅。仙奔双门,复斩关隘。既破其城,又破其砦。巢穴已空,安知所在。金已垂亡,犹逞故态。天泽横戈,一战而败。伐宋移师,疾已大坏。天朝归朝,宠膺大赍。一帝一臣,自生一代。(《广名将传》)

朱轼:天泽材兼文武,为开国元臣。身出入行间,不下百战,然其志与众异。观其临没之奏,则平生之所存可知矣,当时曹、郭之誉,有由然也。元取天下诸将,惟天泽知大体,如阿珠、李恒、张弘范等,皆不过战将。巴延深厚有谋,处众不伐,其识度比诸人为优。然其出兵之日,世祖命之曰:“当如曹彬不戮一人。”及巴延南下,兵之所过,杀戮无数,岂可与古人同日语耶?(《史传三编》)

柯劭忞:天泽出入将相,不伐不施,世祖谓:“郭子仪、曹彬终身无大过。朕所见者惟史天泽似人。”知言哉!(《新元史》)

逸闻趣事

史张优劣

在元初的汉人勋臣中,史天泽与张柔都被称为“拔都(意为英雄)”。但后来,元世祖忽必烈曾说:“史(天泽)徒以筹议,不如张氏(指张柔)百战之立功也。”

善察时势

史天泽器量恢弘,善于观察时势。自忽必烈建元中统以来,中书省官员少则有五、六人,多时至六或八人,他们列坐一堂,每到商议施政方针时,常常各持己见,等待国相表态然后再决定。史天泽为相后,每到此时,便分情况予以处置:如果此事无害,那就决意施行;如果有所不妥,就心平气和地详细分析,以使其合于事理。所以他为相十多年间,有时秉承上意,有时据理更改,进行多方周旋,使天下人颇为受益。

爱护百姓

史天泽不仅战功卓著,而且治民有方。早在金朝大将武仙二次占据真定被击退后,蒙军主帅笑乃歹怨愤百姓反复,将城中居民万人驱赶出去,欲杀众人示威。史天泽说:“他们都是我们的子民,不过是被贼人胁制。何罪之有?”在他的劝说之下,百姓都获释放。

重诺知止

当初,金将武仙害都元帅史天倪,史天泽继任其职。史天倪之子史揖长大后,史天泽立即引史楫觐见大汗窝阔台,请求解去自己都元帅之职,转授史揖。窝阔台感叹说:“过去争官者多。让职者少。你这样做,实在应该称赞。”特任史楫为真定兵马都总管。史天泽又请准朝廷任其次侄史权为唐、邓军万户。宪宗进驻六盘,诏令征兵,原拟任史天泽之子为师,史天泽又保奏其二哥之子史枢充新军万户。蒙哥汗时,他上奏请辞,蒙哥予以褒美他谦逊的美好品德,不予同意。

史天泽四十岁开始读书,尤爱读《资治通鉴》,对书中义理理解透彻,对成败是非,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史天泽告诫子侄:“史氏起于陇亩,今身名赫,宗族昌盛,何以报答累朝盛恩?若因王事身死边野,马革裹尸归葬,是我的夙愿。你等要谨遵此训,如若违背,等于是揭我坟墓。”

史天泽拜相之日,史家府宅外寂静如旧。有人劝史天泽自炫权力,史天泽拿出唐代大臣韦澳劝诫宰相周墀的“希望相公(称呼宰相)无权。爵位俸禄的赏赐及刑罚,都是天子的权柄,臣下怎么用‘权’来做事!”来告谢此人,此人为此惭愧,对史天泽更加敬佩。

知人善任

史天泽知人善任,求贤若渴。他攻打卫州时,问卫州名士蒲察辅之:“金朝有才干的人,你认识谁?”蒲察辅之举荐近侍局副使李正臣。等到攻破归德后,史天泽见数人被缚,便问其中一位是谁,那人说是李正臣。史天泽不仅免除其罪,而且派人护送他到真定。让李正臣做参谋,把真定路所有公事都全权交付给他。

每当南征北战,史天泽必签数十张空名委札,有可任用者可立即委任。卫州成为史天泽食邑后,史天泽命军前参议王昌龄治理,罢除了以前的一切蠢政。有失职者诬陷王昌龄,史天泽却更加信任他。

史料记载

元朝名臣事略·卷七·史忠武王》

元史·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二》

广名将传·卷十七》

史传三编·卷四十二·名臣传三十四》[3]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三十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