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贻直」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2: 行 2:
 
| 姓名 = <center>史貽直</center>
 
| 姓名 = <center>史貽直</center>
 
| 原名 =
 
| 原名 =
| 圖片名稱 =  
+
| 圖片名稱 =
 
| 圖片大小 = 220px
 
| 圖片大小 = 220px
 
| 圖片說明 =  
 
| 圖片說明 =  
行 27: 行 27:
 
| 著作 =
 
| 著作 =
 
}}
 
}}
 +
=='''史贻直'''==
  
'''史 直'''({{bd|1682年||1763年|catIdx=S史}}),[[表字|字]]'''儆弦''',[[号]]'''铁崖''',[[江 省]][[ 江府]][[溧 陽縣]]人,[[中 ]][[清朝]]官 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
'''[[ ]]'''({{bd|1682年||1763年|catIdx=S史}}),[[表字|字]]'''[[ 儆弦]]''',[[号]]'''[[ 铁崖]]''',[[江 省]][[ 江府]][[溧 阳县]]人,[[中 ]][[清朝]]官 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生平==
 
==生平==
父[[史夔]]是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至[[詹事]]。史貽直少嫺掌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中式舉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聯捷進士,時年僅十九歲,選[[庶吉士]],授[[检讨]],五迁侍读学士。
 
  
  雍正初年,命[[ 南书房]] 行走 [[ 吏部]][[侍郎]], 历[[工部]]、[[户部]]。雍正七 (1729 年) 總督福建。雍正八 (1730 年) [[ 兩江總督]] 。因為籍貫所在,故而上疏請辞,不许 ,授[[ 左都御史]], 仍留两江,次年召还。後任陝西巡撫。雍正十三年七月召还
+
  [[ 史夔]] 是康熙二十一年进士 官至[[ 詹事]] 。史贻直少嫺掌故 康熙三十八 (1699 年) 己卯科中式举人,康熙三十九 (1700 年) 联捷进士,时年仅十九岁,选[[ 庶吉士]],授[[ 检讨]], 五迁侍读学士
  
 乾隆帝即位之初,署[[湖广总督]]。还京 ,历任[[工部|工]]、[[刑部|刑]]、[[兵部|兵]]、[[吏部|吏]]诸部[[尚书]]。乾隆七年(1742年)署[[直隶总督]]。复召还任[[协办大学士]]。乾隆九年(1744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十一年,加[[太子太保]] 。史贻直与[[鄂尔泰]]交好,[[鄂昌]] 呼为“伯父”。乾隆十三年,史贻直前奏[[ 廷玉]]不 配享[[太 ]]。<ref>中国第一历史档 馆编:《乾隆朝上谕档》第2册,乾隆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第415页。</ref>乾隆二十年,鄂昌任甘肃巡抚, 直请托他替次子史奕昂谋求甘肃布政使之 。[[胡中藻 ]]爆 ,鄂昌被 直被勒令 還鄉 又召回,加[[太子太傅]]。
+
雍正初年,命[[南书房]]行走,迁[[吏部]][[侍郎]],历[[工部]]、[[户部]]。雍正七年(1729年)总督福建。雍正八年(1730年)任[[两江总督]]。因为籍贯所在,故而上疏请辞,不许,授[[左都御史]],仍留两江,次年召还。后任陝西巡抚。雍正十三年七月召还。
 +
 
 +
 乾隆帝即位之初,署[[湖广总督]]。还京 ,历任[[工部|工]]、[[刑部|刑]]、[[兵部|兵]]、[[吏部|吏]]诸部[[尚书]]。乾隆七年(1742年)署[[直隶总督]]。复召还任[[协办大学士]]。乾隆九年(1744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十一年,加[[太子太保]] 。史贻直与[[鄂尔泰]]交好,[[鄂昌]] 呼为“伯父”。乾隆十三年,史贻直前奏[[ 廷玉]]不 配享[[太 ]]。<ref>中国第一历史档 馆编:《乾隆朝上谕档》第2册,乾隆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第415页。</ref>乾隆二十年,鄂昌任甘肃巡抚, 直请托他替次子史奕昂谋求甘肃布政使之 。[[胡中藻 ]]爆 ,鄂昌被 直被勒令 还乡 又召回,加[[太子太傅]]。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以贻直成进士已六十年,赐诗,奖为“人瑞”。二十七年乞致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五月十四日病卒,年八十二,赠[[太保]],谥'''文靖''',祀[[贤良祠]]。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以贻直成进士已六十年,赐诗,奖为“人瑞”。二十七年乞致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五月十四日病卒,年八十二,赠[[太保]],谥'''文靖''',祀[[贤良祠]]。
  
== 作==
+
== 人物评价==
 撰有《工部 例》50卷、《工部 例》95卷,主修《陝西通志》100卷。
+
[[File:史贻直.jpg|缩略图|右|史贻直|[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3675476928&di=7c86fdd0a401e906dfdf2aad1cde04e2&imgtype=0&src=http%3A%2F%2Fimg.jsly001.com%2Fattachment%2FMon_1707%2F4_132754_7514b1160ef2ba6.png%3F32 原图链接][http://www.jsly001.com/read-htm-tid-2345813-fpage-6.html 来自溧阳论坛的图片]]]
 +
赵尔巽等《[[清史稿]]》:贻直为政持大体,不苟为异同。性强记,饬举止,善为辞令。
 +
 
 +
==家族成员==
 +
 
 +
===父亲===
 +
 
 +
[[史夔]],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进士,太子詹事 。
 +
 
 +
===儿子===
 +
 
 +
[[史奕簪]],乾隆十年进士,官拜太子左春坊左赞善;
 +
 
 +
[[史奕昂]],以举人授刑部员外郎,自署甘肃布政使召还京,旋授福建按察使,再迁兵部侍郎,以口语罢;
 +
 
 +
[[史奕朅]],官山西潞安知府,高宗命留京侍贻直,授四品京堂。
 +
 
 +
==着 作==
 +
 
 +
 撰有《[[ 工部 ]] 》50卷、《[[ 工部 ]] 》95卷,主修《[[ 陝西通志]] 》100卷。
  
== 念==
+
== 念==
[[史貽直墓|其墓]]位于溧阳夏庄村,占地13500平方公尺。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注 ==
+
[[史贻直墓|其墓]]位于溧阳夏庄村,占地13500平方公尺。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注 ==
 
{{reflist}}
 
{{reflist}}
  
== 文獻==
+
== 视频==
 +
 
 +
===魅力溧阳----历史人物---三朝元老---史贻直===
 +
{{#ev:youku|XMjk1NzE5MDg|center}}
 +
 
 +
==参 资料==
 +
 
 
*《[[清史稿]]》
 
*《[[清史稿]]》
  
行 54: 行 82:
 
{{start box}}
 
{{start box}}
 
{{s-off}}
 
{{s-off}}
{{succession box|[[范 時繹]]|[[高其倬]]|[[ 督]]<small>(以吏部左侍郎署理)</small>|<small>雍正八年三月甲午-?<br>(1730年5月12日-?)</small>}}
+
{{succession box|[[范 时绎]]|[[高其倬]]|[[ 督]]<small>(以吏部左侍郎署理)</small>|<small>雍正八年三月甲午-?<br>(1730年5月12日-?)</small>}}
{{succession box|[[唐 玉]]|[[涂天相]]|[[清朝兵部尚书列表#兵部 |兵部 ]]|<small>雍正九年十一月乙丑-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己未<br>(1730年12月4日-1733年1月16日)</small>}}
+
{{succession box|[[唐 玉]]|[[涂天相]]|[[清朝兵部尚书列表#兵部 |兵部 ]]|<small>雍正九年十一月乙丑-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己未<br>(1730年12月4日-1733年1月16日)</small>}}
{{succession box|[[彭 新]]|[[高其倬]]|[[清朝户部尚书列表#户部汉尚书| ]]|<small>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己未-乾隆三年七月乙丑<br>(1734年1月16日-1738年8月29日)</small>}}
+
{{succession box|[[彭 新]]|[[高其倬]]|[[清朝户部尚书列表#户部汉尚书| ]]|<small>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己未-乾隆三年七月乙丑<br>(1734年1月16日-1738年8月29日)</small>}}
{{succession box|[[ 超曾]]|[[任 枝]]|[[清朝兵部尚书列表#兵部 |兵部 ]]|<small>乾隆五年九月癸酉-乾隆七年正月壬戌<br>(1740年10月25日-1742年2月6日)</small>}}
+
{{succession box|[[ 超曾]]|[[任 枝]]|[[清朝兵部尚书列表#兵部 |兵部 ]]|<small>乾隆五年九月癸酉-乾隆七年正月壬戌<br>(1740年10月25日-1742年2月6日)</small>}}
{{succession box|[[ 超曾]]|[[ 劉於義]]|[[清朝吏部尚书列表#吏部汉尚书|吏部 ]]|<small>乾隆七年正月壬戌-乾隆九年正月辛巳<br>(1742年2月6日-1744年2月15日)</small>}}
+
{{succession box|[[ 超曾]]|[[ 刘于义]]|[[清朝吏部尚书列表#吏部汉尚书|吏部 ]]|<small>乾隆七年正月壬戌-乾隆九年正月辛巳<br>(1742年2月6日-1744年2月15日)</small>}}
 
{{end box}}
 
{{end box}}
  
{{DEFAULTSORT:Shi史}}
+
[[Category: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 人]]
[[Category: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 人]]
 
 
[[Category:清朝庶吉士]]
 
[[Category:清朝庶吉士]]
 
[[Category:清朝翰林]]
 
[[Category:清朝翰林]]
 
[[Category:清朝福建总督]]
 
[[Category:清朝福建总督]]
[[Category:清朝 督]]
+
[[Category:清朝 督]]
[[Category:清朝湖 廣總 督]]
+
[[Category:清朝湖 广总 督]]
[[Category:清朝直 隸總 督]]
+
[[Category:清朝直 隶总 督]]
[[Category:清朝兵部尚 ]]
+
[[Category:清朝兵部尚 ]]
[[Category:清朝 部尚 ]]
+
[[Category:清朝 部尚 ]]
[[Category:清朝吏部尚 ]]
+
[[Category:清朝吏部尚 ]]
[[Category:溧 人]]
+
[[Category:溧 人]]
 
[[Category:史姓|Y]]
 
[[Category:史姓|Y]]
 
[[Category:諡文靖]]
 
[[Category:諡文靖]]

於 2019年3月27日 (三) 13:47 的修訂

史貽直

大清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籍貫 江蘇省鎮江府溧陽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儆弦,號鐵崖
室名 浮翠亭
諡號 文靖
出生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逝世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親屬 (父)史夔
出身
  •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舉人
  •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同進士出身

史貽直

史貽直(1682年-1763年),儆弦鐵崖江蘇省鎮江府溧陽縣人,中國清朝官員,歷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生平

史夔是康熙二十一年進士,官至詹事。史貽直少嫺掌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中式舉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聯捷進士,時年僅十九歲,選庶吉士,授檢討,五遷侍讀學士。

雍正初年,命南書房行走,遷吏部侍郎,歷工部戶部。雍正七年(1729年)總督福建。雍正八年(1730年)任兩江總督。因為籍貫所在,故而上疏請辭,不許,授左都御史,仍留兩江,次年召還。後任陝西巡撫。雍正十三年七月召還。

乾隆帝即位之初,署湖廣總督。還京後,歷任諸部尚書。乾隆七年(1742年)署直隸總督。復召還任協辦大學士。乾隆九年(1744年),授文淵閣大學士。十一年,加太子太保銜。史貽直與鄂爾泰交好,鄂昌稱呼為「伯父」。乾隆十三年,史貽直前奏張廷玉不應配享太廟[1]乾隆二十年,鄂昌任甘肅巡撫,貽直請託他替次子史奕昂謀求甘肅布政使之職。胡中藻桉爆發,鄂昌被賜自盡,貽直被勒令還鄉,兩年後又召回,加太子太傅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以貽直成進士已六十年,賜詩,獎為「人瑞」。二十七年乞致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五月十四日病卒,年八十二,贈太保,諡文靖,祀賢良祠

人物評價

趙爾巽等《清史稿》:貽直為政持大體,不苟為異同。性強記,飭舉止,善為辭令。

家族成員

父親

史夔,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進士,太子詹事 。

兒子

史奕簪,乾隆十年進士,官拜太子左春坊左贊善;

史奕昂,以舉人授刑部員外郎,自署甘肅布政使召還京,旋授福建按察使,再遷兵部侍郎,以口語罷;

史奕朅,官山西潞安知府,高宗命留京侍貽直,授四品京堂。

着作

撰有《工部則例》50卷、《工部續增則例》95卷,主修《陝西通志》100卷。

紀念

其墓位於溧陽夏莊村,占地13500平方公尺。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注釋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桉館編:《乾隆朝上諭檔》第2冊,乾隆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第415頁。

視頻

魅力溧陽----歷史人物---三朝元老---史貽直

參考資料

官銜
前任:
范時繹
兩江總督(以吏部左侍郎署理)
雍正八年三月甲午-?
(1730年5月12日-?)
繼任:
高其倬
前任:
唐執玉
兵部漢尚書
雍正九年十一月乙丑-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己未
(1730年12月4日-1733年1月16日)
繼任:
涂天相
前任:
彭維新
戶部漢尚書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己未-乾隆三年七月乙丑
(1734年1月16日-1738年8月29日)
繼任:
高其倬
前任:
楊超曾
兵部漢尚書
乾隆五年九月癸酉-乾隆七年正月壬戌
(1740年10月25日-1742年2月6日)
繼任:
任蘭枝
前任:
楊超曾
吏部漢尚書
乾隆七年正月壬戌-乾隆九年正月辛巳
(1742年2月6日-1744年2月15日)
繼任:
劉於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