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垂枝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垂枝榕,即垂叶榕。为桑科榕属大乔木植物,高达20米,胸径30-50厘米,树冠广阔;树皮灰色,平滑;小枝下垂。

喜高温湿润褐光亮的环境。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亚洲地区,国内外均有分布。

盆栽市场呈灌木状,属木本观叶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垂枝榕 拉丁学名 Ficus benjamina Linn. 别称 垂叶榕(海南),细叶榕(广东),小叶榕,垂榕,白榕(台湾)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科学分类 格勒系统,1964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荨麻目 桑科 榕属

形态特征

灌木或大乔木,高达20米,胸径30-50厘米,树冠广阔;树皮灰色,平滑;小枝下垂。

薄革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 。

一级侧脉与二级侧脉难于区分,平行展出,直达近叶边缘,网结成边脉,两面光滑无毛 。

叶柄长1-2厘米,上面有沟槽;托叶披针形,长约6毫米。

榕果成对或单生叶腋,基部缢缩成柄,球形或扁球形,光滑,成熟时红色至黄色 。

直径8-15厘米,基生苞片不明显 ,雄花、瘿花、雌花同生于一榕果内 。

雄花极少数,具柄,花被片4,宽卵形,雄蕊1枚,花丝短 。

瘿花具柄,多数,花被片5-4,狭匙形 。

子房卵圆形,光滑,花柱侧生;雌花无柄,花被片短匙形。瘦果卵状肾形,短于花柱,花柱近侧生,柱头膨大。花期8-11月。 无主根,不抗风。

生长环境

在云南生于海拔500-800米湿润的杂木林中。 喜高温湿润褐光亮的环境,忌低温干燥,耐阴性强,安全越冬温度5℃。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1]

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北部有分布。

繁殖培育

用扦插法繁殖。扦插宜于春末夏除温度较高时进行,减去10-15厘米长的枝条作插穗。

尾放置乳汁了流出,可将缄口浸于水中或蘸上草木灰。

插入介质后,保持湿润并在25-30℃及半阴条件下,一个月左右可生根。

由于斑叶品种的生长较慢,从扦插倒长大成型需要较长,所以常见的大株一般都用榕树作战幕高位切接培育而成。

主要价值

它小枝微垂,摇曳生姿。绿叶青翠,典雅飘逸。

节部发生许多气根,状如丝帘垂叶榕尤以耐荫、耐空调著称,是室内植物中的佼佼者,国内和港、澳地区的高级宾馆广为使用。

参考来源

  1. 什么是垂枝榕, 有道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