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堺利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堺利彦(1871年1月15日-1933年1月23日)号枯川,别名贝冢涩六。横跨明治大正昭和三时期的日本社会主义者、思想家、历史学家、作家小说家、翻译家。1933年因脑溢血逝世,后人选其作品,编成《堺利彦全集》,由东京的中央公论社出版[1]。1970年新版的《堺利彦全集》[2]改由京都的法律文化社出版,共六册精装本。日本女权运动家近藤真柄是堺利彦的长女。

没落士族之子

堺利彦出生在丰前国仲津郡长井永大坂村松坂(今福冈县京都郡京都町犀川大坂字松坂)没落士族家庭,是家中的第三子。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丰津中学校(今育德馆高校)。前往东京后,先进入预备校共立学校(今开成中高)学习英语,再进入第一高等中学校学习。后来由于学费滞纳而退学,退学后以文学为志向。在大阪、福冈担任新闻记者和教师,此时开始小说创作并在文坛有一定地位。此后堺利彦应同乡末松谦澄的邀请,参加毛利家编辑所《防长回天史》的编纂,与同事山路爱山等人结交。

将《共产党宣言》翻译到日本

此后堺利彦以《万朝报》记者的身份活跃,主张社会改良和言文一致。他与社长黑岩泪香、同事内村鉴三、幸德秋水结成理想团。他对当时的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了共鸣,主张反战论。然而《万朝报》在日俄战争期间被迫转为支持主战,堺利彦与内村鉴三幸德秋水一起离开了该社。1903年11月15日,堺利彦创立了平民社并发行了一份专门介绍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周刊《平民新闻》,由幸德秋水任主编,开展反战和社会主义运动。堺利彦与幸德秋水一起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并在《平民新闻》第53号(1904年11月13日)刊登[3]。该文根据塞缪尔·摩尔执笔,恩格斯校订的英译本为底本,是《共产党宣言》最早的日语译本。《共产党宣言》是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的奠基性文献,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入门文献。

坚持社会主义

1906年,他参与创立日本社会党[4]的规划,成立后担任评议员,指导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1908年因“赤旗事件”[5]牵连而入狱2年。入狱期间遭逢“幸德大逆事件”,幸德秋水等社会主义者被处死,但堺利彦免于连坐出狱了。此时是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迷期,被称为“冬的时代”(冬の时代),他仍坚守社会主义的孤垒。 出狱后堺利彦创立了卖文社并发行杂志《葫芦花》(へちまの花),此后又发行《新社会》杂志,维持了日本社会主义者之间的联络。

俄国革命和米骚动后,他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于1920年和山川均创立“日本社会主义同盟”。1922年7月参与建立日本共产党,与山川均、荒畑寒村一起加入日本共产党。但之后却与山川均一起脱离,而以社会民主主义左派的立场建立东京无产党继续活动,1927年他创刊新杂志《劳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以全国劳农大众党的反战委员长身分,成为合法无产政党的中心指导者。1929年当选东京市会议员。

这段期间,堺利彦翻译了西方众多文献,是向日本人介绍了欧美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俄国革命的动向,同时也是将西洋乌托邦文学介绍到日本的第一人。

参考资料

  1. 堺利彦. 堺利彦全集. 中央公论社. 1933. 
  2. 堺利彦. 堺利彦全集. 法律文化社. 1970. 
  3. 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86. 
  4. 周佳荣. 近代日本文化与思想. 商务(香港)印书馆. 15 June 2015: 133–. ISBN 978-962-07-7121-7. 
  5. 刘新民. 日本通史: 日本通. 谷月社. 9 December 2015: 1909–. GGKEY:3XEG7JGE9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