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墮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墮民
圖片來自daydaynews

堕民中國歷史上的一種次等人,又称为惰民堕贫,先世是元末蒙古人色目人,其祖先随蒙古骑兵南下江南,定居于南方。明太祖北伐,建立明朝之后,留居漢地的蒙古人與色目人受到歧視,成为“堕民”,他们多从事小商小贩、卖艺等底层工作,但收入超过農民,他们主动上门向主顧提供服务(說各種吉利的話、操辦各種儀式)以便討取各種賞錢賞物,而對主顧的走動權成为了墮民可以傳之子孫及買賣的資產,墮民對主顧的關係是寄生性的依附,主顧只有遠離故土才能擺脱這種被人依附的關係。

堕民又称“怯邻户”,明代称“丐户”,后世称为“堕民”。在浙江绍兴及属县亦称“丐户”或“乐户”。元明清时,浙江绍兴及属县境内受歧视的一部分平民。数百年来,被视为“贱民”之一种,不得与一般平民削籍和通婚,与平民同列。堕民亦不许应科举,多任婚丧喜庆杂役等事。

知名堕民后代

補充

堕民虽与一般平民毗邻相处,然习俗殊异,地位低下,一直被人轻蔑。雍正元年 (1723年) 削除了绍兴常熟[1] 丐籍,光绪年间废除了堕民藉,辛亥革命后彻底废除堕民。

參考文獻

  1. 常熟,bo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