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地上的村庄长满药铺(组诗)(寂之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地上的村庄长满药铺(组诗)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大地上的村庄长满药铺(组诗)》中国当代作家寂之水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大地上的村庄长满药铺(组诗)

大地上的村庄长满药铺(组诗)

文/寂之水

◆草的孩子

在乡下,春天的草也像稻穗

可以结出果腹的粮食

它们在田埂、荒野、山林

成片连成队伍,宽容地坦露

喂养一群饥饿的孩子

面露草色的孩子,草一样的孩子

屈膝于春天敞开的绿色粮仓

寻找一根根鲜嫩微甜的茅草针

剥开草叶,将白嫩的草穗

送进一根根挣扎的饥肠

那些草穗并不能填饱肚子

它们只是安慰了一个个孩子的饥饿

像安慰了一个个自己的孩子

这些草一样的孩子,他们长大后

也在春天长成一棵棵草

喂养饥饿的城市和远方

在饥饿的工厂、工地,火车、铁轨

更深的地下室、更窄的楼道

随风四处飘荡

◆大地上的村庄长满药铺

小时候的我们从未尝过药丸的苦

我们总有办法对付病痛,大地上的村庄长满了药铺

茅草根、艾草、金银花、鱼腥草、蒲公英、马齿苋……

它们治愈感冒、咳嗽,头痛脑热等病症

它们是药,也是菜,还是我们的零食

它们治疗疾苦,也治疗饥饿

它们毫不起眼,朴素得人人可以得到

这些草药,长在宽厚的大地,贫瘠的村庄

带着苦涩治愈另一些苦涩的生命

把柔顺流入另一些柔顺的心肠

把顽强植入另一些顽强的生长

如今,土地上的孩子们也远走他乡

它们仍然在村子里繁盛

治愈空荡的村庄和远方颠沛流离的灵魂

◆神佛常常在招魂的路上

在乡下,神佛无处不在

是良医、解药,无所不能

小到感冒发烧,头疼额热

大到不治之症,生老病死

它在明亮的白天,也在漆黑的夜晚

在喧闹的人群中,也在无人的旷野

在祈祷和呼喊中

记录我们的无能为力

医治无法解决的困苦

在乡下,神佛常常在招魂的路上

那是某个“失魂”的孩子,病入膏肓

招魂的长辈沿着孩子行走的足迹

唤一声孩子的名字,洒一把米

和众神一起,把流浪的魂魄带回家

而现在,长大的孩子们已远走他乡

无人再为他们在故乡喊魂

神佛埋于荒野,归隐沉寂

人世的苦难显得漫长,无从跨越

◆心上,有座寺庙

有座寺庙,常在心上虔诚朝拜

它很大,里面跪满了祈祷的人

面向佛像,倾吐无法吞咽的苦难

它很小,里面只有我一人

对着一盏长灯,日夜祷告

有座寺庙,在凋敝荒芜的村落

在翻滚的湖面,寒凉之地的深夜

一个个困苦、灾难与绝望的关口

成为生活中唯一的信仰

当冰凉的泪水布满脸庞,打湿尘土

神佛接纳了残破不堪的我们

扶起黑暗中倒伏的人们

有座寺庙,里面是至亲

村民及路过的人们留下的身影

他们跪在心尖,沉重的伤痛没有声音

这些疼痛如烛火,闪烁着不肯熄灭

照亮苦难的脸庞,对安稳人间的渴念

◆筛子

这是大地完成收获最后的检验

确保纯净无杂质才能颗粒归仓

筛子将稻米、麦子、绿豆、大豆、红薯干……

高高扬向天空,反复辨认

很快,小虫子、小石子、尘埃被分离到边缘

轻轻一吹,它们就被掸落、扔弃

转眼,时代的筛子不知筛了多少次

它筛掉旧了的土路、渔船、农具

筛掉老了的老屋、湖泊、天空

筛掉年轻人的足迹和身影

最后筛掉了荒芜、凋敝的村庄

就像筛掉那些小虫子、小石子、尘埃

将它们吹向远方,无法返回的远方……

◆益母草

在乡下,它和菩萨一样

保护每个柔弱的母亲

母亲,一个苦难的词

坎坷曲折,浸透了疼痛和泪水

益母草,是唯一

为女性母亲而生的植物

它长在原野荒地、田埂间

红紫的小花隐匿在丛生的草地中

它的味苦辛,性寒凉

却治愈母亲的疼痛与辛苦,驱寒暖身

保护柔弱的雌性之身,源头的苦难

被众口铄金的逆来顺受

给予绵绵不尽的韧性和勇气

我爱上它的名字,和它平凡的模样

如同它爱着每个苦难的母亲

和每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女孩

在庞大繁茂的人间

护佑那个弱小的她

◆野老鹳草

它一定在湖岸注视过白鹳的样子

一定有个飞翔的梦

才会幻化成鹳鸟的样子,引吭高歌

从嫩绿褪变得火红斑斓,翩翩起舞

它一定和小飞蓬一起举过太阳

模仿过热烈的光芒,一定和喇叭花

听过大地欢唱,将它远扬

它长在荒野路旁,田间地头

低头看到它,就仿佛遥见故乡的湖岸

那些白鹳在碧波之上觅食、飞翔

它们曾和湖泊、星辰相处

和土壤、阳光对话

那些它们关心过的,辽阔的词语

也正是父辈们关心的

◆渔歌号子

记忆的湖面,渔歌号子生起层层涟漪

清晨,万缕霞光为早起的人们披上红装

渔船争先浮上湖面,繁忙的渔歌号子此起彼伏

傍晚,疲惫的渔船在寒风中划回等待的村庄

夕阳将劳累和沉重也镀上温柔的光环

嘿哟,嘿哟,嘿

嘿哟,嘿哟,嘿……

大家步调一致,把船抬起来,把网拉上来

渔歌号子低沉、浑厚,每个人都吃着力

借着号子把力气使出来,把沉重喊出去

把一万次空网的失望喊出来,像希望

把一万次风雨围困的窘迫喊出来,像前进

把一万个难挨的寒夜喊出来,像晨曦

一直偏执地认为,只有劳作的渔歌号子

表达了对生活颂唱的深情,带动了抚慰的乐章

汗水的咸涩淋湿身体,却不浸染心灵

而我的心,从渔歌号子消失的那天,就老了

从渔船在湖面消失的那天,就老了

从扛上行李远走他乡的那天,就老了

◆击船而歌

在空茫茫的湖面,湍急的江河

渔民敲打着船板,和着悠长的调子

更多人加入有力节拍,汇聚成歌

这是唱给水底自由的鱼儿的

更像是唱给寂寞的湖泊听的

这是唱给漂泊的船只、白帆

和流浪的人儿、云朵听的

更像是呼唤、呐喊,盼望和祈求

追鱼的人们,更像是追着自由

追着寂寞、流浪,追着归途

将生活里吞咽的风雨与绝望

在那一刻喊出来,用力打碎

那是嘹亮的歌声,是低沉的呐喊

每次击船而歌,天空低一次

头顶的霜就降一次

追鱼的人儿在人间白发苍苍

◆留守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离开后

这些翱翔的小精灵留了下来

小天鹅、白鹭、白鹤、白琵鹭、豆雁……

它们筑巢繁衍生息,成群结队越聚越多

替我们留住村庄,守住故土

看!它们爱吃水里的鱼虾,堤岸的苦菜

连口味都和我们一样没变

它们白衣素裹,额眉间须发苍苍

勤劳辛苦的那只像父亲

慈眉善目的那只像奶奶

伤残疼痛的那只像爷爷

瘦弱乖巧的那只像小姑……

他们从天上返回

返回这片无人的土地

它太孤寂、荒凉……

◆月光哺育

不管时光逝去了多少

遥望总能得到安慰和幸福感

月光照亮大地每一寸黑暗

连夜里最吵闹的孩子,最焦躁的心房

都被它的温柔与慈悲驯服、融化

夜色中,它照亮儿时最惧怕的坟地

安抚渔船里颠簸的睡意和梦境

点亮大树下的家,和亲人们的脸庞

我们在月光下砍柴,剁草,乘凉,游戏……

晾晒粮食,也晾晒心事

大地是铺就的大床

月光为我们披上轻柔的衣被

在树冠、屋顶和湖面洒满洁白小花

为疲惫盖好睡眠的香甜

因为月光,我们爱上空洞的夜晚

爱上清贫的村庄,爱上被照亮的夜空

完成心灵哺育的启蒙,快速成长[1]

作者简介

寂之水,原名刘丽华,女,1984年12月出生,湖北阳新人,现居浙江长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