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纳言」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缩略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763552121227924&wfr=spider&for=pc 来自出黑科技部] '''大纳言''',是日本太政官…”)
 
HLY對話 | 貢獻
 
行 1: 行 1:
[[File: 大纳言.jpg| 缩略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763552121227924&wfr=spider&for=pc 来自出黑科技部]]]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大纳言''',是日本太政官制度下设立的一个官职,是第四等级的次官,相当于中国封建王朝时期丞相的槐门属官。官位相当于三品、四品,最高至正三位。
+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太政官''' </p>
官职介绍
+
|-
日本律令制度下的大纳言
+
|<center><img src="https://cantonesehistory.files.wordpress.com/2017/07/113482-1.jpg?w=470&h=352"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cantonesehistory.wordpress.com/2017/07/22/%E3%80%90%E5%BB%A3%E6%9D%B1%E8%A9%B1%E8%AC%9B%E6%97%A5%E6%9C%AC%E5%8F%B2%E3%80%91%E9%82%8A%E5%80%8B%E8%A9%B1%E6%AD%B7%E5%8F%B2%E5%B0%B1%E4%BF%82%E6%82%B6-%E5%BF%85%E4%BF%AE%E7%AC%AC%E4%BA%8C%E8%AA%B2/ 圖片來自cantonesehistory]
天智天皇时,设置“御史大夫”之职,加上天武天皇以后,也设置“纳言”之官作为其前身。飞鸟净御原令之后,“大纳言”的名称这时才出现。
+
</small>  
在养老律令之下,此官职的职掌是“参议庶事、[[敷奏]]、宣旨、侍从、[[掌管献替]]”。中国的古典引述称呼为“喉舌之官”。
+
|}
太政官制度下的次官,纳言的意思,依据「[[令义解]]」是指「下之建言上纳予三公,三公之谕向下宣诏」。职务乃为三公提供协助及参议政事,也是作为天皇的近侍,把政务上奏予天皇,同时把天皇敕令向下宣诏的要职,又可以在左右大臣不在时代行职务;另外大纳言兼为上卿,负责大节礼仪等事务。
 
理论上,公卿中的[[羽林家]](如小路、[[四条]]、山科等氏)、名家(如劝修寺、乌丸、甘露寺等氏)、半家等可以出任。实际上,公卿家中身份最低的廿五家半家顶多只能担任参议或中纳言。<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122132551888548&wfr=spider&for=pc 日本幕府最高统治者的正式名号为什么是“征夷大将军”?] 鬼说天下</ref>
 
  
  根据 《大 令》 定,大 言定 额为四名 藤原 氏当权时 这样 的人 数已不够 插心腹 于是扩充了名额 设置权 官( “权”字有临时之意 )。 主要 有权 和权中纳 言, 于是 纳言 到了 镰仓 幕府 成立 已经增 到了八至十 多。
+
'''大納言'''(假名:だいなごん;訓讀音:「おほいものまうすのつかさ」;唐名:亞'''相'''或亞'''槐''')是日本[[太政官]]制度下設立的官職,自設立伊始便位列日本朝廷的'''[[公卿]]''',為上卿之一,是仿唐「四等官制」下的第二等次官,並且擔任太政官的首席次官,是'''議政官'''之一。<ref>{{cite web |title=続群書類従 第10輯『官職部・律令部・公事部』 |url=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939754/216?tocOpened=1 |website=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accessdate=2021-06-12 |archive-date=2021-12-2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223021055/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939754/216?tocOpened=1 }}</ref>
  进入战国时 代,大 已不纯为 公卿的 专属了 执刀枪比拳脚 武将 能册封为 ,在庙堂和 公卿 并列 历史 上著名的大 土桃山时 代的 丰臣秀长(世称「大和 」) 前田利家(世称「加贺 」) 到了江户时 代, 全国 百藩 中, 只有“御三家” 尾张 和纪伊家能够世袭 官位。 到了明治时 初仍然保留 但到了明治 四年(1871)被 废除
+
 
  日本 近代太政官制度下的大
+
該官職的職權為負責協助大臣及參議政事和宣詔政令且擔任天皇的近侍,在大臣不在時可代行太政官的政務和禮儀等,可謂位高權重。相當於中國封建王朝時期丞相的槐門(大臣)屬官。官位相當於[[品秩|三品]]、[[品秩|四品]],通常敘位為[[正三位]]。即等同於隋代[[納言]]、唐代[[侍中]]一職。<ref>{{cite web |author1=和憩団欒房 |title=大納言・中納言・参議 |url=http://www.sol.dti.ne.jp/hiromi/kansei/o_kan_dajo_nagon.html |website=官制大観 |accessdate=2021-06-09 |archive-date=2017-05-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530120435/http://www.sol.dti.ne.jp/hiromi/kansei/o_kan_dajo_nagon.html |dead-url=no }}</ref>
庆応3 年(1867年)12月,因王政复古,而太政官被 废绝 、大 言之官 也被消 。但是,之 ,新政府 行改 组。
+
 
治2 年(1869年)7月,重新 组织 的二官六省成立,太政官的名 称复 活,大 言之名 活(但 并没 有)。
+
大納言中的權官,即超過原本令制中定員名額的大納言,且具有相等權力,被稱為「'''權大納言'''」。
的大 言是岩 视与 徳大寺実 就任。
+
 
 明治4年(1871年)7月,太政官改 组为省 三院八,大 言之官 再度被消 。以 ,同名的官 再也 活。
+
== 古代律令制度下的大納言(701年-1867年) ==
 +
[[天智天皇]]下,設置「[[御史大夫]]」之職,加上[[天武天皇]]以後,也設置「[[納言]]」之官作為其前身。公元681年時,天武天皇發布'''飛鳥淨御原令'''之後,「大納言」的名稱這時才出現。
 +
 
 +
  在[[孝謙天皇]][[天平寶字]]元年(757年)開始施行的[[養老律令|養老令職員令]]之中,描述此官職的職掌是「參議庶事、敷奏、宣旨、侍從、掌管獻替」。
 +
 
 +
「納言」的意思,依據「今義解」是指「'''下之建言上納予三公,三公之諭向下宣詔'''」。職務即為大臣們提供協助及參議政治事務。
 +
 
 +
===歷代===
 +
* [[飛鳥時代]]末期的[[文武天皇]][[大寶 (日本)|大寶]]元年(701年)所頒布的 [[ 寶律 ]] 中最初設置該官職時 員為4人。
 +
* 文武天皇[[慶雲 (日本)|慶雲]]2年(705年)4月 ,大 納言的定員由4人減少為2人(改為增設3位[[中納言]])。
 +
* [[平安時代]]前期的[[宇多天皇]]時增設權大納 人數, 員從1人增加為3人
 +
* 在[[ 藤原 北家]]的[[攝關政治]]下 平安時代 大納言定員增加至8 ,至[[後白河天皇]][[院政]]時期。
 +
* [[平 時代]]末期、[[鎌倉時代]]初期的[[後鳥羽天皇]]院政時期,即[[攝政]]、[[關白]][[九條兼實]]掌權時(1186-1196) 將大納言人數縮減為6人。但隨著其在[[源賴朝]]主導的政治鬥爭中落敗被罷官後,大納言人數很快又回到10人 而後人數便不 更動,並且因為此時公家家格逐漸被制定完畢,大納言一職便成為[[羽林家]]、[[名家]]、[[半家]]這三種家格的'''極 ''' 最高可以擔任的官職 )。
 +
* 在日本[[南北朝時代 (日本)|南北朝時代]](1331-1392)以後,便極少再任命正式 大納言 職,多改由任命為權大納言。最後一位正式任命的 為[[安土桃山時代]]、[[天正 (日本)|天正]]五年(1577年)11月20日任命為正二位大納 的三條西實枝 後其官至[[正二位]][[內大臣 (日本)|內 臣]]。
 +
* 隨著時代的演變,當日本政治制度來 到了[[武家]]控制的[[ 幕府 時代]]後,尤其是[[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時代]] 該官職便不再是朝廷公卿的專屬了,各地的強力[[大名 (稱謂)|大名]]也開始擔任大納言一職,如著名的「'''大和大納言'''」[[權大納言]][[豐臣秀長]]或是「''' 賀大納言'''」[[權大納言]][[前田利家]]等大
 +
 
 +
===實際職權===
 +
大納言作為太政官下的首席次官,位列公卿的它有著諸 的權力,可與太政官諸位大臣([[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內大臣 (日本)|內大臣]])和[[中納言]]、[[參議]]等共討國事,並協助處理各項政務,是傳達溝通上下級官員話語的重要職位
 +
 
 +
  並且大納言作為國家中樞的首席次官,當大臣們不在時擁有召開朝議的權力並且 為處理政務 而中納言和參議之流則無此權力。且 有機會被天皇授予「'''內覽'''」之權([[從三位]]中納言及以上的眾位 公卿 才有資格,即初步批閱審核要上奏天皇 奏疏) 而大納言也常被任命為天皇 「'''侍從'''」。大納言作為上卿,同樣 須負責各項節日禮儀等事務。
 +
 
 +
===服裝形制===
 +
根據《'''養老令·衣服令'''》規定, 身為三品以上的 公卿 階級 正式[[朝服]]在〈諸臣禮服條〉裡規定:「三位以 ,著'''淺紫衣''',牙笏。白袴。條帶。深縹紗褶。錦襪。烏皮霍。」<ref>{{cite web |title=養老令。衣服令 |url=https://miko.org/~uraki/kuon/furu/text/rituryou/yourou/yourou19.htm |accessdate=2021-06-15 |archive-date=2021-06-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4195256/https://miko.org/~uraki/kuon/furu/text/rituryou/yourou/yourou19.htm |dead-url=no }}</ref>
 +
 
 +
=== 著名 人物===
 +
====[[奈良時代]](710年-794年)====
 +
* '''[[藤原真楯]]'''(715年-766年):奈良時代的公卿,[[藤原北家]]之祖[[參議]][[藤原房前]] 第三子,官至[[正三位]] 、[[式部卿]],贈[[太政大臣]]。
 +
 
 +
====[[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
 +
* '''[[藤原國經]]'''(828年-908年):平 早期 [[公卿]]、[[歌人]],[[從二位]][[權中納言]][[藤原長良]]的長子,出身[[藤原北家]]本流,[[陽成天皇]]的舅舅,官至正三位
 +
 
 +
* '''[[藤原清貫]]'''({{bd|867年||930年|7月24日}}),[[平安時代]]公卿。[[藤原氏|藤原]]南家 参議[[藤原保則|保則]]四子,官至正三位 ,兼民部卿
 +
 
 +
* '''[[橘好古]]'''(893年-972年):平安時 中期的[[公卿]]、[[漢詩人]] [[右京大夫]][[橘公材]]的長子,出身[[橘氏]],為'''橘氏長者''',官至從 位大納言。
 +
 
 +
* '''[[藤原公任]]'''(966年-1041年):平安時代 期的[[公卿]]、[[歌人]] [[關白]][[太政大臣]][[藤原賴忠]] 長子,出身[[藤原北 ]]小野宮流。[[寛弘]]六年(1009年)3月4日被授予權 一職, 至[[正二 ]]權大納言、太皇大后([[藤原遵子]])宮大夫、[[陸奥出羽按察使]]
 +
 
 +
* '''[[源師忠]]'''(1054年-1114年):平安時 後期的[[公卿]] 「'''土御門右大臣'''」[[從一位]][[右大臣]]兼[[左近衛大将]]、[[皇太子傅]][[源師房]]的第 子,出身[[村上源氏]],曾祖父為[[村上天皇]],祖父為[[具平親王]],而父親本為資定王,後[[臣籍降下]],並賜予[[源氏|源姓]],其本人官至[[正二位]]大納言,被稱之為「'''壬生大納言'''」或「'''澤大納言'''」。
 +
 
 +
* '''[[平賴盛]]'''(1133 -1186年):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士 ( 日本)|武將]]、[[公卿]]。[[正四位|正四位上]][[刑部卿]][[平忠盛]]的第五子,也是[[從一位]][[太政大臣]],開創[[平氏政權]]的[[平清盛]]的同父異母弟,出身[[伊勢平氏]],平家一門中地位僅次於清盛的人物,也是在[[壇之浦之戰]]後伊勢平氏中唯一倖存的一支。其本人官至正二位權大納言,因為其本人居住在池殿,因此 稱之為「'''池殿'''」或「'''池大納言'''」
 +
 
 +
====[[鎌倉時代]](1192年-1333年)====
 +
* '''[[粟田口基良]]'''(1187年-1277年):鎌倉時代早期的[[公卿]],正二位大納言[[粟田口忠良]]的長子,出身藤原北家嫡流[[近衛家|近衛]]庶流粟田口家
 +
 
 +
== 近代太政官制度下的大 (1869年-1871年) ==
 +
[[慶應|慶応]]3 年(1867年)12月,因[[ 王政复古|王政復古]] ,而太政官被 廢絕 、大 言之官 也被消 。但是,之 ,新政府 行改
 +
 
 +
[[ 治]]2 年(1869年)7月,重新 組織 的二官六省成立,[[ 太政官]] 的名 稱復 活,大 言之名 活(但 並沒 有)。新 的大 言是[[ 視]]與 徳大寺実 就任。
 +
 
 +
 明治4年(1871年)7月,太政官改 組為 三院八 ,大 言之官 再度被消 。以 ,同名的官 再也 活。
  
太政官(だいじょうかん、おおいまつりごとのつかさ)是日本律令制度下执掌国家司法、行政、立法大权的最高国家机构。太政官的最高长官是太政大臣,但通常由在太政大臣之下的左大臣和右大臣担任长官。太政官的唐风称呼为“尚书省(しょうしょしょう)”或“都省(としょう)”。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 人物類]]
+
[[Category: 731 日本]]

於 2022年6月15日 (三) 13:05 的最新修訂

太政官

圖片來自cantonesehistory

大納言(假名:だいなごん;訓讀音:「おほいものまうすのつかさ」;唐名:亞或亞)是日本太政官制度下設立的官職,自設立伊始便位列日本朝廷的公卿,為上卿之一,是仿唐「四等官制」下的第二等次官,並且擔任太政官的首席次官,是議政官之一。[1]

該官職的職權為負責協助大臣及參議政事和宣詔政令且擔任天皇的近侍,在大臣不在時可代行太政官的政務和禮儀等,可謂位高權重。相當於中國封建王朝時期丞相的槐門(大臣)屬官。官位相當於三品四品,通常敘位為正三位。即等同於隋代納言、唐代侍中一職。[2]

大納言中的權官,即超過原本令制中定員名額的大納言,且具有相等權力,被稱為「權大納言」。

古代律令制度下的大納言(701年-1867年)

天智天皇下,設置「御史大夫」之職,加上天武天皇以後,也設置「納言」之官作為其前身。公元681年時,天武天皇發布飛鳥淨御原令之後,「大納言」的名稱這時才出現。

孝謙天皇天平寶字元年(757年)開始施行的養老令職員令之中,描述此官職的職掌是「參議庶事、敷奏、宣旨、侍從、掌管獻替」。

「納言」的意思,依據「今義解」是指「下之建言上納予三公,三公之諭向下宣詔」。職務即為大臣們提供協助及參議政治事務。

歷代

實際職權

大納言作為太政官下的首席次官,位列公卿的它有著諸多的權力,可與太政官諸位大臣(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內大臣)和中納言參議等共討國事,並協助處理各項政務,是傳達溝通上下級官員話語的重要職位。

並且大納言作為國家中樞的首席次官,當大臣們不在時擁有召開朝議的權力並且代為處理政務,而中納言和參議之流則無此權力。且大納言有機會被天皇授予「內覽」之權(從三位中納言及以上的眾位公卿才有資格,即初步批閱審核要上奏天皇的奏疏),而大納言也常被任命為天皇的「侍從」。大納言作為上卿,同樣也須負責各項節日禮儀等事務。

服裝形制

根據《養老令·衣服令》規定,大納言身為三品以上的公卿階級,正式朝服在〈諸臣禮服條〉裡規定:「三位以上,著淺紫衣,牙笏。白袴。條帶。深縹紗褶。錦襪。烏皮霍。」[3]

著名人物

奈良時代(710年-794年)

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

鎌倉時代(1192年-1333年)

近代太政官制度下的大納言(1869年-1871年)

慶応3年(1867年)12月,因王政復古,而太政官被廢絕、大納言之官職也被消滅。但是,之後,新政府數次進行改組

明治2年(1869年)7月,重新組織的二官六省成立,太政官的名稱復活,大納言之名稱亦復活(但權大納言並沒有)。新設的大納言是岩倉具視與徳大寺実則,並就任。

明治4年(1871年)7月,太政官改組為三院八省,大納言之官職再度被消滅。以後,同名的官職再也沒有復活。

參考文獻

  1. 続群書類従 第10輯『官職部・律令部・公事部』. 國立國會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2021-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3). 
  2. 和憩団欒房. 大納言・中納言・參議. 官制大観. [20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30). 
  3. 養老令。衣服令. [2021-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