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安徽丫山地质公园

安徽丫山地质公园是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西南部河湾镇境内,公园总面积65平方千米,主要地质遗迹分布面积25平方千米。2011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获得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1]。公园以丫山石林、峰丛洼地、漏斗、溶洞、天坑、地下暗河、岩溶湖等具独特风格的岩溶地貌景观为核心资源。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由三个景区组成,分别为花海石林景区、天坑园区、南山园区。花海石林景区位于公园西北部,根据地物、地貌、行政界线,范围包括丫山主峰、尖山文笔山林及南陵湖,南面毗邻丫山镇,东面基本以丫凤公路为界,西面以丫西公路为界,景区内有大量典型的岩溶地貌和珍稀动植物,石林景观和牡丹园尤具特色,溶洞、暗河、泉水景观别具特色。区域面积为12.48km2。天坑景区位于公园西南部,范围包括下宕村及周边区域,面积12.39km2。该区域内有丰富的岩溶地貌,以天坑为主体。景区以惊、险、奇为主要特色,有大量的溶洞景观。南山景区位于公园东部,以出售旅游纪念品为主体,积极发展旅游商业,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文化氛围浓厚。该区域尚有较大区域未开发,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未来规划建设的重点。面积为12.41km2。

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沿江丘陵平原区的丘陵区,受区域构造条件的控制,丘陵脊线呈北东向展布。总体地势为中西部高,南北两侧稍低,分布标高为210-402m,最高处为下宕村南侧的狮子山,标高为402m,最低为丫山村南侧河漫滩,分布标高为40-60m,地形高差达362m。公园内属于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夏热、冬寒,气温极差大,区内光、热、水资源丰富。

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植物分属于华东植物区系,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条件优越,区内植物相当丰富。公园内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珍稀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如三尖杉、银杏、翠柏、伯乐树、中华结缕草、樟树、闽楠、花榈木、凹叶厚朴、喜树、香果树、黄柏、榉树、八角莲、黄连、沉水樟、天麻、银鹊树和青檀等。

丫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根据考察,区内已发现陆生脊椎动物100余种,物种具有多样性,主要为两栖纲、爬行纲和哺育纲动物。园内珍稀动物也广泛分布,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10余种,如金钱豹、斑狗、麂、娃娃鱼、八哥、雕鸮,短耳鸮,松雀鹰、苍鹰、白鹇、穿山甲、雉鸡、野猪等;此外,还有观赏昆虫17种,其中碧凤蝶、黄凤蝶、玉带凤蝶等色泽艳丽,体态婀娜,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公园内的人文景观较多且历史悠久,但保留下来的较少,如南山寺,相传地藏王菩萨至九华山之前,曾在此主持。孙氏大宗祠曾被誉为“深山里的金銮殿”。近代文物主要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丫山民俗博物馆[2],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观景游览的场所,还可以了解民间民俗发展的历史及革命传统教育。

目录

视频

安徽丫山地质公园相关视频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获批
丫山风景区最新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