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東尼·范·列文虎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7:23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安東尼·范·列文虎克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圖片來源縱覽新聞
安東尼·范·列文虎克 (1632–1723)畫像,Jan Verkolje作品
出生 (1632-10-24)1632年10月24日
荷蘭共和國代爾夫特
逝世 1723年8月26日(1723-08-26)(90歲)
荷蘭共和國代爾夫特
居住地 荷蘭共和國荷蘭
國籍 荷蘭共和國
知名於 微生物光學顯微鏡

安東尼‧菲利普斯·范‧雷文霍克荷蘭語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nl的條目]]在手动语言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是一位荷蘭貿易商與科學家,有光學顯微鏡微生物學之父的稱號。最為著名的成就之一,是改進了顯微鏡以及微生物學的建立。2004年票選最偉大的荷蘭人當中,雷文霍克排名第四。

生平

他經由手工自製的顯微鏡,首先觀察並描述單細胞生物,他當時將這些生物稱為「animalcules」。此外,他也是最早紀錄觀察肌纖維細菌精蟲微血管血流的科學家。雷文霍克觀察自己的精液,在顯微鏡觀察下從中發現精細胞,他自認這是他生涯中的重大發現,並觀察兩棲類軟體動物鳥類魚類哺乳動物的精細胞,獲致一個新的結論,受精就是在精細胞穿進中而發生的[1]

在他的一生當中磨製了超過500個鏡片,並製造了400種以上的顯微鏡,其中有9種至今仍有人使用。

列文虎克去世後,因無人追隨其研究,微生物學進入黑暗時期。對微生物學興趣降低原因:

  1. 缺少學習微生物的技術;
  2. 大多數人相信微生物僅是稀奇的,但對社會的影響極微或無影響。

逸話

  • 維梅爾的名畫《地理學家》中的人物可能是雷文霍克。
  • 2016年10月24日,Google公司更改其首頁的商標,以紀念列文虎克的384歲冥誕[3]

本段正文

名稱狀態:被SP2000收錄,狀態為:Potentilla festiva為接受名中文名:合耳委陵菜形態描述:12. Potentilla festiva Soják, Candollea. 43 166. 1988. 合耳委陵菜 he er wei ling cai Herbs perennial. Flowering stems 5–25 cm tall, together with petioles densely spreading villous and pubescent. Radical leaves 4–15 cm including petiole; auricles of stipules of radical leaves connate from base to middle, apex acute; leaf blade interrupted pinnate with 5–15 pairs of leaflets; terminal leaflet oblong to narrowly obovate, 1–3 × 0.5–1.2 cm, abaxially densely white sericeous or tomentose, adaxially appressed pilose, margin sharply serrate; cauline leaves auricles of stipules herbaceous, abaxially white sericeous, adaxially villous; leaf blade resembling that of radical leaves but pairs of leaflets fewer higher up stem. Inflorescence corymbose-cymose. Flowers 0.7–1.2 cm in diam.; pedicel with unicellular hairs. Sepals triangular-ovate, apex acute; epicalyx segments elliptic, margin entire or with 3 teeth. Petals yellow, 5–7 × 4–5.5 mm, apex rounded. Style lateral. Achenes not seen. Fl. and fr. Jun–Oct. 2n = 28.Forests, forest margins, thickets, grassy mountain slopes, open grassy places by roads; 2000--3800 m. Sichuan, Xizang, Yunnan [Bhutan, India, Myanmar, Nepal, Sikkim]. From Flora of China FOC Vol. 9 Page 299國內分布:四川,西藏,雲南全球觀測記錄分布(數據來自GBIF)

相關影片

Leeuwenhoek and Microscopic Life
Anton Van Leeuwenhoek contribution to microbiology in Hindi
Seeing the Invisible: van Leeuwenhoek's first glimpses of the microbial world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Biography

參考文獻

書目
  • 卜正民(Timothy Brook) 《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 Vermeer’s Hat: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Dawn of the Global World》遠流出版,2009年
引用
  1. BBC History《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 - 1723)》
  2. 卜正民(Timothy Brook) 《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
  3. Antoni van Leeuwenhoek 布商變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