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小燕鸥
Little Tern

Stefan Berndtsson拍摄
图片来自flickr

基本资料

学名     Sterna albifrons

目/科/属  鸻形/鸥/小燕鸥

迁徏状态   留鸟

普遍性    不普遍

体长/体重  22-28cm/47-63g

别名:白额燕鸥,雌雄同型。虹膜黑褐色。嘴黄色、先端黑色。脚黄色。

  • 繁殖期成鸟
  1. 前额白呈三角形。头顶至后枕及过眼线黑色。
  2. 肩、背及翼上淡灰色。其馀白色。
  • 非繁殖期成鸟
  1. 嘴转黑色,脚暗黄至黑褐色。
  2. 前额白色范围扩及头顶,眼先白,但过眼线至后颈仍维持黑色。
  • 亚成鸟似非繁殖期羽色,但嘴黄褐色,背染褐色,且有暗褐色鳞斑及淡色羽缘。尾羽较短,分叉浅。
  • 飞行时,腰及尾羽白色,外侧初级飞羽黑色。尾羽分叉深。

目录

栖地&习性

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在亚美尼亚达到2000 m。沿海、河口、鱼塭,。

成大群活动,发现猎物会空中定点后会俯冲捕食。

主要是小鱼甲壳类动物(3–6厘米),还包括昆虫象鼻虫软体动物

繁殖

主要3至7月中旬。在台湾于4-7月于海边开阔平坦或坡度平缓沙地、砂砾地群聚繁殖,多选择与蛋色相似有保护色环境,在地面挖浅坑或利用贝壳、石子、植被地布置巢。每巢产卵1-3枚,蛋呈乳白色,有浅色褐斑。雌雄鸟轮流孵卵及育雏。孵化期约21天。雏鸟约经20-24天长成。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最不关注)。

鸣声

急促尖锐重复的“kriet-”高音声 。

外观相似性

普通燕鸥非繁殖羽,体型明显较大较壮硕。背及翼上灰色较深,繁殖羽前额全黑,腹面略染紫灰色。minussensis亚种嘴、脚红色。飞行时振翅速度较缓慢,尾羽分叉较深,外侧尾羽外缘黑色。

黑腹燕鸥非繁殖羽,嘴较短,腰及尾羽灰色。尾羽分叉较浅,呈鱼尾状。

分布

亚种和分布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小燕鸥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Little terns' courtship dance, 小燕鸥求偶舞

参考文献

  1. little tern,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