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禹 (东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禹
出生 ?年
东汉襄国(今中国河北邢台
逝世 113年
职业 东汉政治人物

张禹(?-113年),东汉大臣。字伯达赵国襄国人(今河北邢台)。

家世背景

张禹的祖父张况的姐姐嫁给了刘秀的祖父、钜鹿督卫刘回,因此算是皇室的姻亲,张况曾任涿郡太守,后守常山关,后来赤眉军攻陷城池时被杀。张禹的父亲张歆,曾任淮阳相,死于汲令

初任官职

张禹性格笃实节俭,在父亲过世时,汲令人民资助办理丧事的财物达到数百万,他都没有接受,又将父亲留下的田宅给了伯父。 永平八年(65年)被推举为孝廉建初年间,升至扬州刺史,有一次他要过江视察,当时人们认为江中有伍子胥的冤魂,难于涉渡[1],因此张禹要渡河时,一旁官吏劝他不要通过,他厉声斥责道:“伍子胥如果在天有灵,知道我现在渡江是要去澄清冤讼之事,怎么会为难我呢?”遂鼓楫渡江,亲自视察各郡县,到达很多偏僻的地方,并亲自审问囚犯,推举贤人,人民皆怀喜悦而顺从其治理。

任职地方

元和二年,转任兖州刺史,也以清平着称,元和三年,任下邳相,在徐州北边的蒲阳坡,有许多良田,却荒废而无人耕种,张禹通引灌溉,成数百顷良田,亲自勉劳人民从事农耕,大丰收,邻近郡县有千馀贫户迁入,于是房屋相连,人口众多,又垦荒地千馀顷,人民均温饱。

功曹戴闰,为前任太尉的副官,仗势欺人,张禹将其正法,自长史以下均为之震动。

任职中央

永元六年,入朝任大司农,胜任太尉汉和帝很礼遇他。十五年,汉和帝南巡祠苑,任命张禹留守宫廷,准备继续南下到江陵,张禹认为不宜远行,遂劝谏,皇帝于是打消南下念头,并赏赐了张禹。延平元年(106年),升迁至太傅,录尚书事。曾谏邓太后将宫廷广成、上林的空地赏赐给贫民耕种。汉安帝时期,其几次因病请辞,皇帝亲诏太监询问病情,并诏赐牛一头、酒十斛及一些财物。

永初元年,和太尉徐防,司空尹勤等一起受封,张禹受封为安乡侯,当年秋天,徐防、尹勤因盗贼及灾害而被免职,张禹不安心,又上书请辞,皇帝再拜他为太尉,后辞官回乡,永初七年(113年)死于家中。

相关阅读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 《东观记》
  • 《后汉书》


参考文献

  1. 《春秋》,伍子胥为春秋时代吴国大臣,力谏吴王夫差不成,被逼死,尸体被投入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