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慈舟法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慈舟法师

中文名称;慈舟法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随县人

出生日期;1877

逝世日期;1958

职业;中国佛教协会理事

代表作品;《起信论述记》、《金刚经讲义》、

         《菩萨戒疏本疏》等

慈舟大师(1877-1958),俗姓梁,出家后法名普海,字慈舟。他是湖北随县人,清光绪三年(1877年)生。他的父亲讳礼简,法名真法,母亲黄氏,法名寂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1]

人物简介

当代高僧慈舟大师

慈舟出生于佛教家庭,所以他幼年除受传统教育、攻读儒书外,还随着父母礼佛诵经。他自幼颖悟过人,年始弱冠,补县学生员--中了秀才。以家境不裕,乃设塾授徒,从事地方教育工作,有10余年之久。于授读之余,研究佛经,时有出家之志,而以双亲老迈不克如愿。后来,他父亲逝世,他再求母亲允许他出家,得到他母亲的同意,乃在宣统二年(1910年),投随县佛洹寺,依元照和尚剃度,是年34岁。他的妻子平时也随他礼佛诵经,于他出家同时,也投尼庵出家。[2]

慈舟出家的当年冬天,到汉阳归元寺从大绘和尚受具足戒。之后在随县天齐寺静修读经。1913年夏,他到扬州长生寺亲近元藏老和尚,听老和尚讲《楞严经》。到了冬天,他到镇江焦山江天寺参禅,有所领悟。

1914年,慈舟考入月霞法师创办的华严大学正科班就读,随月霞法师专究华严教义。1916年毕业。

从华严大学毕业后,他行脚参访,朝礼普陀、九华等名山。1917年,他随侍月霞法师到湖北汉阳,月霞在归元寺讲《楞严经》,在武昌为居士讲《大乘起信论》,首开武汉讲经的风气,慈舟亦随众听讲。

1918年春,慈舟应河南信阳贤首山之请,到信阳开讲《大乘起信论》,这是他讲经弘法之始。讲经圆满,与慕西法师结伴朝礼五台山,归途道经北京时,北京讲经会礼请谛闲法师《圆觉经》,慈舟、慕西二人亦随众听讲。1919年,回到武昌普度寺静修,次年在归元寺听德安法师讲《观经疏钞》

1920年,早年从上海华严大学毕业的三位同学--了尘戒尘慈舟为了继承乃师遗教(月霞法师已于1917年冬季,在西湖玉泉寺圆寂),在汉口九华寺内创办了"华严大学"专弘华严教义。招收学生一班,到1923年春天学生毕业,学校亦即结束。这一所华严大学,由于学生中没有什么特殊的人才,所以对后来的影响不大,不过这对慈舟来说,即是他办僧教育的开始。

九华寺的华严大学结束后,慈舟受请担任汉口栖隐寺住持。是年夏天,他应杭州灵隐寺约请,到灵隐寺开办"明教学院"。尚未开学,因"江浙战争"的爆发而中止。他也由杭州到了上海,在云山寺《普贤菩萨行愿品》。讲经结束,到常熟虞山兴福寺,帮忙惠宗和尚办理"法界学院"。这是月霞法师在1917年创办的,月霞圆寂后,由应慈主持,后来由持松主持,常惺、蕙庭、现月等,都在学院任过教。慈舟到学院的时间,是1923年冬天,他在院授课的时间不到两年,1925年到河南开封讲《地藏经》,1926年到安徽当涂讲《般若经》。1928年应镇江竹林寺之请,主讲于竹林佛学院。年余之后,因病体不支,回到苏州灵岩山调养,病愈后,任灵岩山住持,开建"常年打七"念佛堂。

1930年,他应武汉佛教人士之请,到汉口佛教会、武昌佛教会各讲《大乘起信论》一部。

1931年春,又应武昌洪山宝通寺之请,讲《圆觉经》。是年冬,应虚云老和尚的邀请,到福建鼓山筹办"法界学院"。1933年,法界学院正式开学,慈舟在院内讲《华严经》,到1936年春讲经圆满,复在福州城内的法海寺,再办"法界学院"。是年在青岛兴建湛山寺的倓虚法师,邀请他到湛山寺讲演《比丘戒相》,他乃前往青岛,在湛江寺讲戒,并倡导结夏安居的古制,教风为之一振。

1936年冬,受请膺任北平净莲寺住持,他乃将在福州法海寺办的法界学院迁到北平净莲寺。

1937年2月,在学院开讲《华严经》,到1939年秋天始圆满。在这段时间内,他曾先后到北平的广济寺、拈花寺、居士林,以及天津、济南等处宣讲经论。1942年,于结夏安居时,为众宣讲

。1943年春,到天津佛教功德林讲《阿弥陀经》

1947年,福建陈大莲居土请他前往讲经,他赴福建途中,道经上海,访兴慈、持松诸同学,驻锡普济寺。居半月,转赴福州,驻锡舍利院。由于福州的海潮寺、地藏庵等寺院住持的坚留,他随在福州停留下来。1948年春天,鼓山涌泉寺请他再恢复法界学院,而闽北的陈大莲居土又一再催请,他乃率着学僧数人赴闽北,到邵武县,住锡双泉寺,于此结夏,并为寺众及四方参学的人讲《四分律戒本》及《四谛要义》。结夏期满,赴陈大莲居士的家乡泰宁县。抵达县城,县民手持香华,迎之于城郊外,人潮长达二里,所过之处,鞭炮声不绝于耳,盛况空前。他乃于城内天王寺讲《普门品》,复至城南古台岩,在岩洞中讲《大乘起信论》。

1949年春,应香港佛教界之请,拟赴港讲经,乃离泰宁抵福州。因受战事影响不能到香港,即在舍利院为四众讲《梵网经》《四分律要义》。1958年弥陀诞辰日,他在安养精舍舍报西归,世寿82岁,僧腊48年。

慧舟法师的毕生行愿,教弘贤首,律持四分,行宗净土,数十年南北弘化,泽被众生。他持律严谨,虽游方弘化途中亦不中辍。

他遗留的著作有《起信论述记》、《金刚经讲义》、《菩萨戒疏本疏》、《心经讲录及述意》、《阿弥陀经讲记》、《八大人觉经讲录》、《普贤行愿品闻记》、《开示录》等多种,后为人辑成《慈舟大师法汇》行世。

慈舟大师传

慈舟大师,示生于前清光绪三年,岁次丁丑,九月十九日。湖北省随县人。俗姓梁。父讳礼简,法名真法,母黄氏,法名寂智。皆受三归五戒。师幼年习儒,且随父母学佛。既长,常怀出世之志,而以亲老不克如愿。

光绪二十七年,岁次辛丑,师年二十五岁,开始教读,为儒师者十载。

宣统二年,岁次庚戍,春,真法老居士西归。师痛先父之早逝,感人生之无常,爰再请出家于慈母。母泣告曰:'汝父往生,汝侄林立,勿得更为老朽使汝不遂所愿,汝出家可也!'于是拜别慈颜,与其妻室同时出尘。

师投本县佛垣寺,礼照元老和尚为剃度师。易法名曰普海,慈舟其字也。时年三十四岁矣。

是年冬,于本省汉阳县归元寺,大纶心经律师座下受具足戒。次年,回剃度本寺,侍照老念佛。

中华民国元年,岁次壬子,在本县天齐寺结夏安居。

二年夏,远赴扬州长生寺,亲近元藏老法师听习楞严。于冬,赴镇江金山江天寺,依止慈本禅师参究禅那。

三年夏,复往扬州宝轮寺,听元藏老人讲法华。是年秋,月霞老法师上海哈同花园,创办华严大学,师往执弟子礼焉。讵开学未久,因故于冬季迁全校于杭州海潮寺。师随往,专究华严。

至民国五年毕业。朝拜普陀,九华两圣地。

六年春,侍月霞老法师于汉阳归元寺讲楞严经,暨武昌中华大学讲起信论。月霞老法师,实为中兴华严宗之大德。宏法南北者,若应慈,戒尘。持松、常惺诸龙象,胥为当年华严大学之学子。师于时,获益独深。历年以来,专宏华严者,良有以也。

七年春,应河南省信阳县贤首山华严大学慕西同学之请,开讲大乘起信论,是为师宏法之始。讲毕,与慕西法师结伴朝礼五台。归至北京,听谛闲老法师讲圆觉。

八年,静修于武昌普度寺。

九年春,于归元寺听德安老法师讲观经疏钞。是年秋,于汉口九莲寺,辅助同学了尘、戒尘两法师,办华严大学,是为师办僧教育之始。

至十二年春,华校圆满。被聘住持汉口栖隐寺。是年夏,应杭州灵隐寺之请,开办明教学院,不幸因江浙战事而中辍。秋,至上海灵山寺,讲演普贤行愿品。冬,复应常熟县虞山兴福寺同学惠宗和尚之请,筹备法界学院。

十三年春,正式开学。

十四年,至河南开封讲地藏经。

十五年,至安徽省当涂县讲般若经。

十七年春,师以历年积劳,身弱多病,乃离法界学院,赴苏州灵岩山,念佛静养。时学子中,不忍离师,随侍入山念佛者十八人。是年秋,应镇江竹林寺之请,创办竹林佛学院。仍以病体不支,于十八年春,返回灵岩山。嗣应印光老法师、真达老和尚之请,接任灵岩住持之职,开建'常年打七'念佛堂。印老,真老且亲为外护焉。

十九年夏,由山至汉口武昌两佛教会,各讲起信论一部。讲毕回山。

二十年春,复应武昌洪山宝通寺之请,讲圆觉经。更应该省佛教会之请,在武昌抱冰堂再讲圆觉经。是年秋,福州鼓山虚云禅师,派人来鄂迎请。师不辞山水,同往鼓山,筹办法界学院。

二十二年秋,正式开学。讲演华严大经,至二十五年春圆满。复应诸大护法之请,于福州城内法海寺,再办法界学院。而是时青岛湛山寺,倓虚老法师,派人莅福坚请。既不获辞,遂同至青。讲演比丘戒相,提昌结夏安居,教风为之丕变。是年秋,倓老法师同王湘汀居士等,邀请住持北平净莲寺。以南北遥远,无法兼顾,乃于二十六年春正月,将福州法界学院迁移来平。二月初,开讲华严大经,至二十八年秋圆满。期中常应本市广济寺、拈花寺、居士林、暨外埠天津、济南各处,礼请讲演经论,未及详记焉。

三十年春,师之开示录出版,是为师之言教刊行化世之始。是年秋,开示录第二集出版。

三十一年,师结夏于安养精舍,为众讲演普贤行愿品,记录成册。及师所集之毗尼作持要录,同时出版。

三十二年春,天津功德林,请师请阿弥陀经,其讲记即行刊出。

三十五年,岁次丙戍。住极乐庵,单双日轮讲楞严经及四分律。结夏将圆满时,讲演盂兰盆经。讲录随时出版。是年秋,居安养精舍,继讲楞严经。

三十六年,二月间,于安养精舍,传授二部僧戒。是年秋,应靳云鹏老居士之请,至天津居士林弘法。并于当地监狱讲地藏经。旋因福建陈大莲居士之敦请至闽,于是乘轮南下。道经上海,访应慈、持松、诸同学。驻锡普济寺,居半月赴榕。罗铿端居士等,迎师驻锡舍利院。院中供有印光、弘一、两大师之舍利。环境清幽,为榕郊胜地。遂与随从诸学子暂住焉。

三十七年春,曾在海潮寺大觉寺地藏庵,主持念佛七,逐日开示。在舍利院念佛七中,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要义。夏,鼓山涌泉寺,曾有请师复兴法界学院之议,事未决定,而陈大莲及双泉寺,已一再促驾,乃赴闽北。先至双泉寺。寺在邵武城外,三十里许,山中,为闽北名刹,师结夏于此,为寺中大众,讲四分戒本,及四谛要义,安居期满,赴泰宁。该地为陈大莲居士家乡。抵达之日,善信人等,手持香花,迎于郊外。至北门外之天王寺,所经之处,民众瞻礼,鞭炮之声,不绝于耳,盛况空前!在天王寺,讲普门品,半月圆满。复应善信之请,至距城四十里之'古台岩。'是冬,住岩洞中,颇为静谧。为随从学人,讲大乘起信论。专心讲解,精审透辟,咸沾法益!

三十八年春,离泰宁,返福州,仍住舍利院。为学人讲梵网经,及四分律。佛七中讲'称赞如来'要义。

三十九年冬,应泉州静远法师之请,莅泉州转南安杨梅山小雪峰寺,讲八大人觉经。记录为'八大人觉经浅释'。即于雪峰寺度岁。

四十年春,在雪峰寺,为大众讲大乘起信论。录为'讲记'。即行出版。冬,至泉州承天寺,主持佛七,讲净土要义。

四十一年春,回福州舍利院。夏,厦门市广心和尚,请师至南普陀寺。因身体不适,乃至鼓浪屿日光岩休养。秋,四众恭请,住持南普陀寺。晋山典礼,至为隆盛!曾为渔民百余人,授三归五戒。但以身体虚弱,仍去日光岩休养。在养病期中,口述'增订自修日课简录'出版[2] 。

四十二年夏,为北平四众代表坚请,遂返北平,仍驻锡安养精舍。

四十三年,二月某日,师梦见月霞老法师,嘱令弘法!乃在观音七中,力疾开示:'尊重恭敬不轻慢'等要义。讲话声音已微弱!但自课拜佛弥勤!

四十四年夏,于安养精舍,传授二部僧戒。

四十五年,五月间,病重!类似中风,不能言语,但神智颇清。或师预知时至,不愿再说话,以便专心念佛!送入医院,治疗数月,病势已大见轻,乃迁回精舍瘠养。

四十六年,岁次丁酉。十一月十七日,早七时,师自睹接引佛像!于大众助念声中,微合双目,安详舍报!七日后火化,送龛者数百人。获舍利数千粒,五色缤纷。灵骨分供于北平西郊青龙桥观音寺塔,及苏州灵岩山普同塔。

呜呼!时至今日,众生之苦,已不堪言状矣!而能救众生之苦者,舍佛教其谁与?第观佛门缁素,方在度其狂然茫然之生活,谁知负此责任?谁能负此责任?自苦不救?遑云救他?幸于是时,有应运而生之大德兴焉;慈舟大师:以佛徒之不识教义也,爰创办法界学院以育僧才。虽南北迁徙,不以为劳。又以僧教育之必以毗尼为基础也,乃提倡戒律,不遗余力。南北各刹,多有遵行'安居持斋'之制者,实大师提倡之力也。至于净土法门,普摄群机;启建四众共修念佛会,与创办互助往生会等,皆规模昭著,无待赘述焉。呜呼!方冀大师常住世间,致佛教于复兴之地,救众生于慈航之舟。遽闻生西,不禁为佛教悲!为众生悲矣!

大师示生于前清光绪三年,岁次丁丑九月十九日,往生于中华民国四十六年,岁次丁酉,十一月十七日,世寿八十一岁。僧腊四十八载。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八日中轮沙门道源恭书于台湾省基隆市正道山海会寺

相关视频

坐地参方(忏云老和尚与梦参老和尚坐谈)_慈舟老法师

参考资料

  1. 慈舟法师:佛门教育家 , 腾讯网 2014-03-12
  2. 慈舟法师简介 , 地藏孝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