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房玄龄」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Zjg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2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房玄龄.jpg |thumb|400px|房玄龄.jpg <br>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E6%88%BF%E7%8E%84%E9%BE%84.jpg/ 原圖鏈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E6%88%BF%E7%8E%84%E9%BE%84.jpg/ 來自清宫殿藏画本. 北京: 故宫博物馆出版社. 1994.]]]
+
  {{Infobox person
 
 
 
 
{{Infobox person
 
 
| Title = [[中书令]]<br>邢国公<br>兼太子詹事<br>[[尚书左仆射]]<br>梁国公<br>太子少师<br>司空
 
| Title = [[中书令]]<br>邢国公<br>兼太子詹事<br>[[尚书左仆射]]<br>梁国公<br>太子少师<br>司空
 
| Kingdom = the [[Tang dynasty]]
 
| Kingdom = the [[Tang dynasty]]
行 9: 行 6:
 
| death_date = {{Death date|648|8|18}}(70岁)
 
| death_date = {{Death date|648|8|18}}(70岁)
 
| death_place  = [[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 death_place  = [[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
| image =[[File:Fang Xuanling.jpg|thum|200px|房房玄龄畫像]]
 
| Trad = 房玄龄
 
| Trad = 房玄龄
 
| Simp = 房玄龄
 
| Simp = 房玄龄
行 16: 行 14:
 
| Post = Duke Wenzhao of Liang ({{zh|t=梁文昭公|s=梁文昭公|p=Līang WēnZhao Gōng}})
 
| Post = Duke Wenzhao of Liang ({{zh|t=梁文昭公|s=梁文昭公|p=Līang WēnZhao Gōng}})
 
| Other =
 
| Other =
* Fang Xuanling ({{zh|c=房玄龄}})
 
 
}}
 
}}
{{二十四史}}
+
 
 +
 
 
'''房玄龄'''({{bd|579年||648年|8月18日|catIdx=F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其神道碑则作名玄龄,[[齐州 (北魏)|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人,[[房彦謙]]之子。[[唐朝]]初年名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房玄龄'''({{bd|579年||648年|8月18日|catIdx=F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其神道碑则作名玄龄,[[齐州 (北魏)|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人,[[房彦謙]]之子。[[唐朝]]初年名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生平 ==
 
== 生平 ==
[[File:Fang Xuanling.jpg|thumb|right|房玄龄畫像]]
+
 房玄龄 出生于官宦 其曾[[ 祖房翼]], [[ 魏镇远将军]]、 宋安郡守 袭壮武伯 祖父[[ 房熊]] ,释褐州主簿 父亲[[ 房彦谦]], 好学,通涉《五经》 富有辩才 是魏、齐间的山东学者
  房玄龄11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天下大乱, 房玄龄 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 一。唐朝[[武德]]九年(626年) 他参与[[ 玄武门之变]], [[ 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 房玄龄为[[中书令]] ;[[ 貞觀 (唐朝)|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 贞观十一年(637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 司空]], 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648年8月18日) 房玄龄病逝 谥'''文昭'''
 
  
 唐高宗永徽三年,玄齡次子[[房遺愛]]與其妻[[高陽公主]]被指謀反,遺愛被處死,公主被[[賜自盡]],諸子被發配流放到嶺表。<ref>《舊唐書》列傳第十六</ref> 玄齡嗣子遺直也被連累,被貶為銅陵尉。<ref>《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一</ref> 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
房玄龄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武德九年(626年),房玄龄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帮助[[李世民]]谋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李世民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房玄龄因功进爵为邢国公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貞觀 (唐朝)|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637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648年8月18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
 
 +
 唐高宗永徽三年,玄齡次子[[房遺愛]]與其妻[[高陽公主]]被指謀反,遺愛被處死,公主被[[賜自盡]],諸子被發配流放到嶺表。玄齡嗣子遺直也被連累,被貶為銅陵尉。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 評價 ==
 
== 評價 ==
 唐朝史官[[柳芳]]評:「玄齡佐太宗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然無跡可尋,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禍亂而房、[[杜如晦|杜]]不言功,[[王珪 (唐朝)|王]]、[[魏徵|魏]]善諫諍而房、杜讓其賢,英、衛善將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歸人主。為唐宗臣,宜哉!」<ref>{{Cite web|url=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8%B3%87%E6%B2%BB%E9%80%9A%E9%91%91/%E5%8D%B7199|title=資治通鑑/卷199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accessdate=2018-02-05|work=zh.wikisource.org|language=zh}}</ref>
+
 唐朝史官[[柳芳]]評:「玄齡佐太宗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然無跡可尋,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禍亂而房、[[杜如晦|杜]]不言功,[[王珪 (唐朝)|王]]、[[魏徵|魏]]善諫諍而房、杜讓其賢,英、衛善將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歸人主。為唐宗臣,宜哉!」
  
 
== 籍贯 ==
 
== 籍贯 ==
{{or|房玄龄籍贯,有今济南、淄博两说。清河房氏,认为房玄龄是今天[[临淄]]人,根据是《[[唐书]]》中房玄龄是“齐州临淄人”的记载。如,第六版《辞海》“房”字“房玄龄”条就认为是其为今淄博市临淄区北人。(《辞海》583页)  
+
{{noteTA
 认为房玄龄是济南人,根据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房玄龄的祖先“随慕容德南迁,因居济南。” 理由是隋唐的“齐州”并非[[漢代|漢]][[曹魏|魏]]时的[[齊郡]],而是[[济南郡]]所在地。隋朝末期,济南郡一帶曾一度改称[[临淄郡]],所以《唐书》说他是“齐州临淄人”。}}
+
|1=zh-hans:後族; zh-hant:後族;
 +
}}
 +
{| class="infobox bordered" style="align: right; width: 25em; font-size: 90%; text-align: left; float: right;" cellpadding="4"
 +
|-
 +
! colspan=3 colspan= bgcolor="#FFCCAA" style="font-size: 120%; text-align: center;" | 房玄龄
 +
|-
 +
| 别    称 || 房梁公、房太尉
 +
|-
 +
| 字    号 || 字玄龄
 +
|-
 +
| 爵    位 || 梁国公
 +
|-
 +
| 官    职|| 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
 +
|-
 +
| 主要作品 || 《唐律疏议》《大唐新礼》
 +
|-
 +
| 主要成就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厘订典制
 +
|-
 +
| 字    号 || 古代官署名
 +
|-
 +
<!--|-
 +
|colspan=3 align="center"|[[File:Song-Liao-Xixia-1111.png|280px|border|上方紫色部份為遼朝疆域]] -->
 +
 
 +
|}
 +
房玄龄籍贯,有今济南、淄博两说。清河房氏,认为房玄龄是今天[[临淄]]人,根据是《[[唐书]]》中房玄龄是“齐州临淄人”的记载。如,第六版《辞海》“房”字“房玄龄”条就认为是其为今淄博市临淄区北人。(《辞海》583页)  
 +
 认为房玄龄是济南人,根据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房玄龄的祖先“随慕容德南迁,因居济南。” 理由是隋唐的“齐州”并非[[漢代|漢]][[曹魏|魏]]时的[[齊郡]],而是[[济南郡]]所在地。隋朝末期,济南郡一帶曾一度改称[[临淄郡]],所以《唐书》说他是“齐州临淄人”。
  
 
==家庭==
 
==家庭==
行 63: 行 87:
 
==房玄龄碑==
 
==房玄龄碑==
 
 全称《大唐故尚书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国赠太尉并州都督梁文昭公之碑文》,现位于陕西[[醴泉县]][[唐昭陵|昭陵]][[博物馆]]。宋[[赵明诚]]《金石录》云:《房玄龄碑》“其后题‘修国史河南公’而名姓残缺者,[[褚遂良]]也”。[[褚遂良]]在[[永徽]]三年(652年)征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则可推知房玄龄碑立于永徽三年之内。
 
 全称《大唐故尚书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国赠太尉并州都督梁文昭公之碑文》,现位于陕西[[醴泉县]][[唐昭陵|昭陵]][[博物馆]]。宋[[赵明诚]]《金石录》云:《房玄龄碑》“其后题‘修国史河南公’而名姓残缺者,[[褚遂良]]也”。[[褚遂良]]在[[永徽]]三年(652年)征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则可推知房玄龄碑立于永徽三年之内。
{{Quotation|
+
 
大唐故尚书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国赠太尉并州都督梁文昭公之碑文
 
<br>盖闻翊亮天仪,处师臣者参圣;丹青景化,应图纬者邻几。若乃皇灵厥初,挺生元宰,(约缺四十五字)
 
宸之表,经纶帝绩,仰代玄造之功,论道太阶,独见於文昭公矣。'''公讳玄龄,字乔,清河郡县人也'''。昔者帝妫(约缺四十字)
 
海之清风;继响承家,镇闻韶之雅俗。'''曾祖翼,後魏宋安太守,袭爵壮武侯'''。'''祖熊,历清河、广川太守'''。并扬光外口,上承(约缺三十四字)
 
'''司隶刺史,皇朝赠徐州都督、临淄定公'''。政以礼成,教由言满,通德之门早闻,竟发纳驷之祥;清白之训方申,终(约缺四十一字)
 
机,精通未兆。同后邰之克嶷,良由自然;体曲阜之多才,非因学致。遍游六艺,泛涉百家。写延阁于灵台,(约缺四十四字)
 
年十有八,俯从宾贡,澹乎藏器,世莫能知。吏部侍郎高孝基,察微之士也。半面申款,拭目异(约缺四十一字)
 
藏书,咸成口简。诏徵硕老,典校缺文,自非学拟更生,方膺妙选。耆如伏叟,僅得先鸣。公以富年,俄登口席。望清尘(约缺三十九字)
 
齐口外口。岁序缠怀,终身永切,至哉天性,独越人灵,於时道阻昏口,思鸣待旦,竟属砀山云气,发口于(约缺四十六字)
 
之鉴方深;在殷忧而未晞,隐如之寄斯重。太宗时称元帅,乃命公为记室。於是临戎习礼,奉翊司隶章;轻出余资,预表收图之之志。皇唐之(约缺三十九字)
 
口口攘万人之敌,飞箭下亿丈之城。故以敷畅军谋,弼舞干而制胜,弘宣庙略,俟传檄以成功。岂徒日制口函,委(约缺四十一字)
 
人,朝口丹青,公为冠首,'''累加上柱国,封临淄侯''',俄而爨苞巫蛊,祸胎滋蔓。管叔阻兵,肆流言而助疟;潘崇建策,(约缺四十字)
 
走魂而徇主,约沈族以酬恩。俄然内难廓清,英威纂统,'''引公为右庶子'''。沃兹三善,匡彼万机。口口广徒,口口斩袨,(下缺)
 
'''太宗御历,迁中书令,封邢国公,邑三千户,实食益州赋一千三百户,寻以本职兼太子詹事''',仍敕监口(下缺)
 
高祖、太宗二实录,合卌卷,晋、梁、周、齐、陈、隋六代史,合三百廿七卷。虽复马擅半千,谈迁共终其口;班口良(约缺四十一字)
 
矣。'''俄迁尚书左仆射'''。当朝作纪,巨细平分;体国推诚,鸿纤必举。持衡取正,象雨露而无心;处剧多闻,(下缺)
 
高祖升遐,帝不言政,吉凶机务,大小责成,园寝规摹,仰副孝思之道;山陵制度,简(约缺四十二字)
 
汾口;口口令器,喻奄宅於龟蒙。公固辞裂土,诏从其义,寻加太子少师,通籍二宫,并司衡轴;交辉两口,表仪口口(约缺三十九字)
 
于春风;水土斯平,致河图於东序。洎乎今上升储,道光守器,长琴振响,方嗣虞风,仙管流声,且扬娲化,发明春诵,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必资奭望(约缺三十八字)
 
风口口口口。口口浃宇,故藉羲驭之功;少海浮霄,尚假朝宗之助。增天益峻,意在兹乎。寻而有事马韩,将口乌服,钩陈(约缺四十三字)
 
公昔从拨乱,饮雪披榛,晚赞天成,忧深责厚,罄其心力,遘此沈疴。古人有言曰:形大劳则弊,神(下缺)
 
太宗惊其色忧。亲加察问,方依实奏。帝用怃然,驰遣良医,并赍御药。时方隆暑,迎至凉宫,诏遣(约缺三十八字)
 
口口殊不口身,愒视光阴,益深忧国。高阳公主为其子妻,附上谏书,言逾切至。御览增恸,悲(约缺四十字)
 
'''第二子遗爱为右卫中郎将;第三子遗则为朝散大夫''',使及目前,见其通显,恩波所被,触类无涯。'''粤以贞观廿二年七月廿四日薨'''于(下缺)
 
太宗俯阅巨川,悼藏舟之夜失;今上缅惟过隙,痛爱景之宵沉。恸结两宫,口口口口,册赠太尉、并州都督,(约缺二十五字)
 
赐东园秘器一口口加羽葆鼓吹、班剑卌人,葬事所须,并令优给。仍特降旨,许为制碑。遐观遂古,君臣之(约缺四十九字)
 
并出。道合神契,德洞天经。体孝为忠,自家形国。妙年从识,望瑶光而识真;弱岁踰岐,会口泉而委质。口飞龙(约缺四十四字)
 
山不复,逝水无追。家臣国史,相与而谋曰:“昔鲁国怀僖,扬德音于雅颂;周人思邵,播美绩于口谣。口以(下缺)
 
<br>辰精降说,华灵诞震。台岳资神,齐光含峻。口我天纲,绵区掩俊。道契文明,声谐远(约缺四十六字)
 
圣贤同德,君臣协志。穹壤倏平,幽遐必暨。革夷从夏,羁戎口吏。明谟赫赫,雅议(约缺四十九字)
 
义。口郁掞词,雕焕始发。如纶俄成,壮观璇衡。总务玉铉,调鼐仪形,济济口口,师师弥纶。(约缺四十六字)
 
秾华。门当鲁馆,邸照姬车。卜居昭俭,脱粟防奢。礼崇身约,室迩情遐。(约缺五十四字)
 
易口,口道难明,德晖不昧,环景齐明。
 
}}
 
  
 
== 參考資料 ==
 
== 參考資料 ==
行 104: 行 94:
 
</div>
 
</div>
  
== 延伸阅读 ==
 
{{Wikisource|作者:房玄齡}}
 
* 《[[旧唐书]]·[[s:舊唐書/卷66|房玄龄杜如晦列传第十六]]》
 
* 《[[新唐书]]·[[s:新唐書/卷096|房杜列传第二十一]]》
 
* 《[[隋唐嘉話]]·[[:s:隋唐嘉話#中|中]]》
 
 
{{-}}
 
{{start box}}
 
{{s-before|[[杨恭仁]]}}
 
{{s-title|[[唐朝]][[中书令]]|626年—629年}}
 
{{s-after|[[温彦博]]}}
 
{{s-before|[[萧瑀]]}}
 
{{s-title|[[唐朝]][[尚书左仆射]]|629年—648年}}
 
{{s-after|[[李世勣]]}}
 
{{s-before|[[长孙无忌]]}}
 
{{s-title|[[唐朝]][[司空]]|642年—648年}}
 
{{s-after|[[李恪 (吴王)|李恪]]}}
 
{{end box}}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十八學士}}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F}}
 
  
[[Category:清河房氏]]
+
[[Category:唐朝 軍政 ]]
[[Category:隋朝進士]]
 
[[Category:隋朝武官]]
 
[[Category:唐朝宰相]]
 
[[Category:唐朝中书令]]
 
[[Category:唐朝太子詹事]]
 
[[Category:唐朝尚书左仆射]]
 
[[Category:唐朝太子太傅]]
 
[[Category:唐朝上柱国]]
 
[[Category:唐朝追赠太尉]]
 
[[Category:唐朝追赠并州都督]]
 
[[Category:唐朝 國公]]
 
[[Category:唐朝歷史學家]]
 
[[Category:临淄 人]]
 
[[Category:諡文昭]]
 
[[Category:房姓|X玄龄]]
 
[[Category: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於 2019年8月31日 (六) 19:31 的最新修訂

房玄齡
房房玄齡畫像
玄齡
出生 579年
齊州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北)
逝世 Template:Death date(70歲)
長安(今陝西西安市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字玄齡以字行,其神道碑則作名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北)人,房彥謙之子。唐朝初年名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生平

房玄齡出生於官宦之家,其曾祖房翼,後魏鎮遠將軍、宋安郡守,襲壯武伯;祖父房熊,釋褐州主簿;父親房彥謙,好學,通涉《五經》,富有辯才,是魏、齊間的山東學者。

房玄齡自幼耳濡目染,頗承其父遺風。自幼聰慧,善詩能文,博覽經史,精通儒家經書,又向父親學得一手好書法,工草隸。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先後授羽騎尉隰城尉。武德九年(626年),房玄齡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幫助李世民謀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李世民論功行賞,以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房玄齡因功進爵為邢國公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629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貞觀十一年(637年)封梁國公;貞觀十六年(642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648年8月18日),房玄齡病逝,諡文昭

唐高宗永徽三年,玄齡次子房遺愛與其妻高陽公主被指謀反,遺愛被處死,公主被賜自盡,諸子被發配流放到嶺表。玄齡嗣子遺直也被連累,被貶為銅陵尉。房玄齡配享太廟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因房玄齡善謀,而杜如晦處事果斷,因此人稱「房謀杜斷」。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新唐書》本傳對房的評價是「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不欲一物失所。無媢忌,聞人善,若己有之。明達吏治,而緣飾以文雅,議法處令,務為寬平。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能。或以事被讓,必稽顙請罪,畏惕,視若無所容」。

評價

唐朝史官柳芳評:「玄齡佐太宗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然無跡可尋,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禍亂而房、不言功,善諫諍而房、杜讓其賢,英、衛善將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歸人主。為唐宗臣,宜哉!」

籍貫

房玄齡
別 稱 房梁公、房太尉
字 號 字玄齡
爵 位 梁國公
官 職 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
主要作品 《唐律疏議》《大唐新禮》
主要成就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釐訂典制
字 號 古代官署名

房玄齡籍貫,有今濟南、淄博兩說。清河房氏,認為房玄齡是今天臨淄人,根據是《唐書》中房玄齡是「齊州臨淄人」的記載。如,第六版《辭海》「房」字「房玄齡」條就認為是其為今淄博市臨淄區北人。(《辭海》583頁) 認為房玄齡是濟南人,根據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房玄齡的祖先「隨慕容德南遷,因居濟南。」 理由是隋唐的「齊州」並非時的齊郡,而是濟南郡所在地。隋朝末期,濟南郡一帶曾一度改稱臨淄郡,所以《唐書》說他是「齊州臨淄人」。

家庭

夫人

兒女

著作

房玄齡監修了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

軼事

相傳唐太宗曾賜了宰相房玄齡兩名美女,房玄齡夫人卻拒絕讓這兩名美女進門,唐太宗得知後宣房夫人進宮,怒道:「你敢違朕的旨意,這裡有兩條路任你選擇,一條是領回二位美女,和和氣氣過日子,另一條是吃了這罈『毒酒』省得妒嫉旁人了。」誰知房夫人性烈,拿起「毒酒」一飲盡,飲完才知竟是醋。唐太宗歎了口氣道:「房夫人,莫怨朕用這法子逼你,你妒心也太大了。不過念你寧死也戀著丈夫,朕收回成命。」從此,「吃醋」這個詞便成了女人間妒忌的代名詞。

隋唐嘉話《中》: 梁公夫人至妬,太宗將賜公美人,屢辭不受。帝乃令皇后召夫人,告以媵妾之流,今有常制,且司空年暮,帝欲有所優詔之意。夫人執心不迴。帝乃令謂之曰:「若寧不妬而生,寧妬而死?」曰:「妾寧妬而死。」乃遣酌卮酒與之,曰:「若然,可飲此酖。」一舉便盡,無所留難。帝曰:「我尚畏見,何況於玄齡!」

房玄齡碑

全稱《大唐故尚書左僕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國贈太尉并州都督梁文昭公之碑文》,現位於陝西醴泉縣昭陵博物館。宋趙明誠《金石錄》云:《房玄齡碑》「其後題『修國史河南公』而名姓殘缺者,褚遂良也」。褚遂良永徽三年(652年)征拜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則可推知房玄齡碑立於永徽三年之內。


參考資料

  1. 新唐書,卷二零五:房玄齡妻盧,失其世。玄齡微時,病且死,諉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後人。」盧泣入帳中,剔一目示玄齡,明無它。會玄齡良愈,禮之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