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担杆山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担杆山路

图片来自orientaldaily

担杆山路(Tam Kon Shan Road)是一条位于香港新界葵青区青衣岛北部的街道,全长约1550米,为东、西行双向。担杆山路东起担杆山交汇处,中段经过公共屋邨船厂,西端止于樟树头香港船厂外与青衣北岸公路西行出口支路相交的另一回旋处。

历史

1964年,长沙湾部分船厂受填海及重新发展工程影响,须迁到青衣担杆山继续经营,那时岛上道路网络仍未贯通北岸的船厂区。后来,香港政府于1983年把青衣避风塘予以填平,以发展并兴建公共屋邨[1]。担杆山路初为通往长安邨西部和青泰苑死路,道路尽头在皇仁旧生会中学外,于1988年7月12日随同担杆山交汇处刊宪命名。当时船厂区邻近青泰苑,即现时青衣东北公园所在。

香港政府于1990年代决定将青泰苑旁边21间船厂和邻近翠怡花园的一间水泥厂,连同受西九龙填海工程影响的长沙湾油蔴地小轮船厂一并迁至原为田地的樟树头沿岸,以解决船厂噪音滋扰民居的问题,遂于1991年落实将担杆山路向西伸延至樟树头。1991年7月16日,葵青地政处展开清拆行动,拆卸阻挡担杆山路扩建工程的6间食堂。由于船厂经营者反对清拆船厂,以致这项工程计划大受阻延。当局在1997年1月开始与船厂经营者进行磋商,但政府的条件一直不为船厂东主代表接受[2],最终拖延至1999年11月2日开始搬迁,清拆船厂工程于翌年6月1日完成。

与担杆山路平行的青衣北岸公路于1999年动工,并在2002年2月2日落成,设有支路往返担杆山路船厂区。香港政府后于2003年4月4日起设立新的禁区,禁止长度逾7米车辆驶经担杆山路两个相反方向掉头处之间的车路,有关车辆须改经青衣北岸公路,政府特意在担杆山交汇处通往长安邨的出口设置路牌提醒驾驶者。

2013年,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创作的巨型艺术品大黄鸭海运大厦对开海面进行展示[3],而由于青衣风平浪静,橡皮鸭也在担杆山路一带的船厂对开首次下水充气,并引来市民到该处附近拍摄。

走线

担杆山路全长1.55公里,东端起于担杆山交汇处,与担杆山路、青敬路、青荃路、枫树窝路及青衣北岸公路相接[4]。担杆山路由交汇处向西伸展至掉头处的一段长500米的路段在民居与公园之间穿过,其中前150米为2线双程不分隔道路,而长安巴士总站的出口亦位于此段担杆山路。

担杆山路掉头处以西长约1公里的路段的北面路旁全是船厂,约有二十多间,由修理远洋货轮的巨型浮坞到保养渔船的小船厂皆有,而该等船厂与青衣岛另一端的友联船厂联合船坞组成全香港最大的船业基地。该路段的南面则是青衣北岸公路所处的山坡。担杆山路西端止于樟树头香港船厂外与青衣北岸公路西行出口支路相交的另一回旋处,邻近香港水泥厂,新界区专线小巴88A线的终点站也位于此。

参考文献

  1. 青衣避风塘填海供发展 渔户获分迁居各邨 将建屋邨容四万人. 华侨日报. 1983-06-23: 28 [202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2. 立法会二十题:搬迁青衣北船厂.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1998-12-09 [202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3. 巨鸭揭秘Made In Hong Kong. 晴报 (经济通). 2013-04-26 [202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4. Template:Google 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