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断桥随想(晓河黄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断桥随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断桥随想》中国当代作家晓河黄莺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断桥随想

旅行到了丹东边境,最耀眼的景观应该是横卧在鸭绿江上那座连接中朝两国因战争被摧毁的大桥,它的名字叫鸭绿江断桥。

站在断桥上,抬眼望去,北岸是我国享有红色红方之城的丹东市,一座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边陲城市;南岸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它原本是朝鲜西北部平安北道的一个小村,在朝鲜战争时曾被夷为平地。战后重建,如今成了一座轻工业城市。这两座唇齿相依的邻邦隔江相望。俯瞰鸭绿江,江水静静地流淌着,在晴朗的天空下如一匹绿色的绸缎,随风飘荡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两岸群山叠翠,鹤鸟翱翔,景色殊美,亦如歌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要不是弹痕累累的钢铁骨架桥面断如刀削,连接朝方那一头只剩下几枚孤零零的桥墩,静静地横立在江水中,很难想象六十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战争。

还是把时光倒回到1950年8月的上旬吧,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与朝鲜军队在洛东江两岸形成对峙状态。随后 “联合国军”开始反攻,10月,战火迅速燃烧到鸭绿江中朝边境。在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赴朝参战。

这场战争始于鸭绿江,而终于三八线!

过去,我一直以为志愿军当年扛着枪,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是从这座桥上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的。其实,非也!真实情况是志愿军是从东边的一座木桥上渡的江,(战争结束后撤离时,是从离这座断桥百米处的另一座铁路桥凯旋归来的)随后,各种物资、装备源源不断地从这座大桥运往朝鲜前线。当时的这座大桥是中国军队和物资进入朝鲜的生命线。为了阻止中国军队的参战和截断志愿军的后勤保障线,美国空军对此进行了扼杀式的狂轰烂炸,1950年11月8日,此桥被拦腰炸断。在那次大轰炸中,一同被炸断的还有河口的清城桥,以及离鸭绿江大桥上游5公里处修建的一座木制简易的运送物资的铁路桥。

顺着断桥的方向看过去,我能想象出这座桥最初的模样,甚至还能想象出一依带水的两国边民,繁延生息的农耕图。但我想象不出这场战争是何等的惨烈,何等的血腥。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

有过详细的描述,电影《上甘岭》大家都看过,但真实的战役远比电影文学作品残酷多了。就拿上甘岭战役来说吧,原本双方都以为是一场小规模的攻防战,中方为守方,美方为攻方。谁知结果演变成了一场惨烈的大战,历时43天,双方伤亡惨重!上甘岭虽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但是地形特别狭小,只有597.9和537.7两个高地,守方最多只能摆放两个连的人员在上面。开战的第一天,美方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200架次飞机,投航空炸弹600枚,发射炮弹30万发。中方应战的是15军的两个连另加一个排,打掉子弹40余万发,近万枚手雷,损坏武器占两个连队的80%以上。阵地失守,夺回;再失守,再夺回。两个连打光了,再上两个连;再打光,再上、再上!

上甘岭注定是尸山血海的地方,反复拉锯式的争夺,因为双方都打红了眼!

上甘岭战役结束时,在只能够摆放两个连的高地上,志愿军先后投入了四万三千多人,一共打炮弹45万发。联合国军方面投入步兵10个团零二个营,空降兵一个团,另有一个编练师,四个新兵联队,共6万2千人,消耗炮弹1千9百万发,炮弹五千枚。在一块长仅2700米,宽1000米的狭小地域内,双方10万余人拼命厮杀,43天时间里共有4万零600名士兵倒在这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甘岭战役成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之战!麦克阿瑟将军说:“这是朝鲜战场的凡尔登”;林彪说:“上甘岭是肉磨子!”

据一位苏醒后的士兵回忆:随手抓了把土,里面竟有二三十块弹片,靠在一颗烧焦的树杆上高喊:“向我开炮”的“王成”周围不到一米的土地上,竟有一千多个弹片和弹头!

什么是英雄?用自己的粉身碎骨来验证人类的勇敢精神,这就是英雄!

这些自愿军战士们,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保家卫国四个字的含义,他们知道,此去很可能再也无法返回家乡,再也不能陪伴父母、妻儿,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更知道,家国兴亡面前,总要有人扛起民族的脊梁。

此时,我仿佛看到,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视死如归用胸堂去堵住敌人机枪眼的黄继光,为了胜利在熊熊烈火中岿然不动的邱少云,还有“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王成”式的众多英雄,他们正迎面向我走来……

这场战争一打就打了三年,这是一场严重不对称的战争。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后勤保障,志愿军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队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最终确以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条约上签字而告终。这一仗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赢利了六十年多年的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使中华民族从落后的农耕国家发展成了工业大国,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军威、国威,朝鲜战争使中国军队一战成名。其“红利”让国人吃到现在。

战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如此评价朝鲜战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句话很有名,以至于我们经常在各种场合引用这句话。这一错再错的阙词让全世界对中国军人充满了溢美之词。美国人对于抗美援朝战争这样评价道:一场本以为胜券在握的战争我们却输了,而且输的很惨很彻底。过去,日本人用极具侮辱性的“支那”一词称呼中国几十年,直到中国打赢了这场战争,日本才改变了这个称呼。

旅行继续进行,我的耳边却响起了中国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意气风发的一段话:“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1]

作者简介

晓河黄莺,重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