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北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北界(Nearctic ecozone),世界陆栖动物区划6个地理界之一,包括整个北美洲,北抵格陵兰岛,南达墨西哥中部高原。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山脉皆南北或近于南北走向,大陆西部纵贯高大山脉,中部为平原地带,热带大西洋的暖湿气团,以及北冰洋极地冷气团的入侵,造成本界气候很不稳定。植被北为苔原泰加林;向南,东部多为温带落叶林,中部为草原,西部杂以湿润针叶林、艾灌丛[1]及硬叶常绿阔叶灌木或矮树丛等。

区系特征

本界与古北界[2]有很多共同的产物,常合称为全北界。如陆栖脊椎动物的鼹科(Talpidae)、鼠(Ochotonidae)、河狸(Castoridae)、潜鸟(Gaviidae)、松鸡(Tetraonidae)、攀雀(Remizidae)、洞螈(Proteidae)等科,均可作为全北界的特征。从古生物方面来看,现代全北界缺乏的陆栖哺乳动物种类,或分布仅限某一半球的兽类,如象、骆驼野马、猴等。这些动物过去却曾广泛分布于整个北半球,说明第三纪以后北美洲和欧亚大陆于现在的白令海峡发生过多次连接,许多动物种类通过白令地峡自由迁移。


代表性动物哺乳类,有叉角羚科(Antilocapridae)、山河狸科 (Aplodontidae)为特产科, 特产属有美洲鼹(Scalopus)、美洲獾(Taxidea)、麝牛(Ovibos)、美洲野牛(Bison)、北美河狸(Castorcanadensis)、北美驯鹿(Rangifer canbou)等。此外,还盛产囊鼠科(Geomyidae)、更格卢鼠科(Heteromyidae)鸟类

地理位置

面积达到2.29 亿平方公里,包括格陵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高地、中美洲及部分加纳比海群岛。虽然现在南北美洲由巴拿马纽带来连接,但是在1亿8千万年前两地其实是分开的。因此两地生物的进化过程是十分不同的。

范围及物种

新北界包括墨西哥南部以北的美洲,气候等各方面条件与古北界类似而略好,动物多样性略强于古北界,特有科也多些,但是物种总数要少于古北界,是物种最少的一个动物地理区。新北界物种稀少只是冰期后才形成的状态,北美大陆原属于劳亚古陆的一部分,与欧亚大陆或分或离,有不少独自演化的物种,并且是很多动物类型的发源地,又有些来自欧亚大陆的物种。新北界的物种明显和古北界有较大的相似之处,除了二者气候条件相似外,也因为二者曾经形成路桥使得物种交流比较容易,这两个界也常合称全北界,在哺乳动物等高等类群方面,这两个界的相似性更显著。在新北界和古北界的共有物种中,有些是起源与旧大陆而达到新北界的,也有新北界的土生物种后来进入了旧大陆。在与南美洲相连之后,北美洲和南美洲也有了一定的物种交流,但由于北美洲大部分地区和南美洲气候条件不同,因此物种仍然有较大区别,而北美洲最南部的中美地峡等地,由于气候条件和南美洲相同,地理位置也接近南美洲,现在同南美洲一样属于新热带界而不属于新北界。北美的动物现存的动物种类不多,但史前时期曾经物种丰富,并且是很多动物的发源地,现在南美洲丰富的物种中有不少就是在北美洲起源演化的,比如现在南美洲的食肉目和所有有蹄类都是从北美洲到达南美洲的,旧大陆的马科等也是北美洲起源的。冰期时北美洲的气候变冷,加拿大全境几乎都被冰盖所覆盖,很多动物在北美洲消失,比如北美起源的马类就在北美完全消失,而一些从北美洲到达南美洲的动物则在南美洲达到繁盛,而北美洲现存种类稀少。

视频

新北界 相关视频

墨西哥南部流域
北温带的黄金秋季到来,为什么秋季的颜色是黄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