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旷日持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旷日持久
来自搜狐的图片
kuàng rì chí jiǔ

近义词 :空费时日 长此以往 经年累月

反义词 :事不宜迟 电光火石 昙花一现

出 处 :《诗品

体 裁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旷日持久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为kuàng rì chí jiǔ,意思是荒废时日,长期拖延,指耗费时日。出自西汉刘向所著《战国策·赵策四》。

原文

服君平原君曰:“国奚无人甚哉!君致安平君而将之,乃割济东三令城市邑五十七以与齐,此夫子与敌国战,覆军杀将之所取、割地于敌国者也。今君以此与齐,而求安平君而将之,国莫无人甚也!且君奚不将奢也?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守,燕之通谷要塞,奢习知之。百日之内,天下之兵未聚,奢已举燕矣。然则君奚求安平君而为将乎?”平原君曰:“将军释之矣,仆已言之仆主矣。仆主幸以听仆也。将军无言已。”马服君曰:“君过矣!君之所以求安平君者,以齐之于燕也,茹肝涉血之仇耶。其于奢不然。使安平君愚,固不能当荣蚠;使安平君知,又不肯与燕人战。此两言者,安平原必处一焉。虽然,两者有一也。使安平君知,则奚以赵之强为?赵强则齐不复霸矣。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车甲羽毛裂敝,府库仓廪虚,两国交以习之,乃引其兵而归。夫尽两国之兵,无明此者矣。”[1]

译文

马服君赵奢对平原君赵胜说:“赵国就这样没有人吗?您请来安平君带兵,而割让济东三城,合计城、市、邑五十七处给齐国,这是夫子在和敌国战斗,打败敌军,斩杀敌将取得的土地,是从敌国那儿割取来的啊,现在您把这些土地割给齐国,以此要求安平君来带兵,赵国就这样没有人吗?您为什么不让我带兵呢?我以前曾经抵罪住在燕国,燕国任命我为上谷郡郡守,燕国的关口、要塞,我完全了解,百日之内,诸侯的援兵还没有聚集,我已攻下了燕国。那末您为什么要求安平君带兵呢?”平原君说:“将军您就算了吧,我已经告诉了赵王,赵王也已经同意了。将军您就别说了。”马服君说:“您错了,您之所以要求安平君,是因为齐国对燕国有食肝喋血、不共戴天的仇恨。而对我就不是这样。假使安平君是个愚蠢的人,本来就敌不过荣蚠;假使安平君是个聪明人,那他又不愿与燕国作战。这两种估计,安平君必居其一。即使如此,两者中他一定确定一种。假使安平君聪明,那他为什么要让赵国强盛呢?赵国强盛了,齐国就不会再称霸于诸侯了。现在齐国得力于强赵之兵,去对抗燕将,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让赵国从军的士卒全都去挖战壕、筑堡垒,可是战车、铠甲、弓箭、战旗都已破损,粮仓、库房都已空虚,燕、赵两败俱伤,都听命于齐国。于是安平君带领燕、赵两军返回,而燕、赵两军都已疲惫。为什么您却不了解这种结果呢!”

典故

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荣蚠的人,被燕国封为高阳君,并派他为统帅,带领军队攻打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一带)。荣蚠很会打仗,赵王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国相赵胜想出一个办法,说道:“齐国的名将田单,善勇多谋。我国割三座城池送给齐国,以此作条件,请田单来帮助我们带领赵军作战,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但大将赵奢不同意这么做,他说:“难道我们赵国就没有大将领兵了吗?仗还没有打,就先要割三座城池给齐国,那怎么行啊!我对燕军的情况很熟悉,为什么不派我领兵抵抗呢?”

赵奢还进一步分析道:“第一,即使田单肯来指挥赵军,我国也不可能一定取胜,也可能敌不过荣蚠,那就是白请他来了;第二,如果田单确实有本领,但他未必肯为我国出力,因为我国强大起来,对他们齐国称霸不是很不利吗?因此,他不可能会为我国的利益而认真地对付燕军。”

接着,赵奢又说:“田单要是来了他一定会把我们赵国的军队拖在战场上,‘旷日持久’,荒废时间。这样长久地拖下去,几年之后,会把我国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掉。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赵孝成王和国相赵胜还是没有听赵奢的意见,仍然割让三城,聘请齐国的田单来当赵军的统帅。结果,不出所料,赵国投入了一场得不偿失的消耗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只夺取了燕国一个小城,却没有获得理想的胜利。

视频

旷日持久

参考资料

  1. 战国策·赵策四,查字典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