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文学名:               目:   鼠李目
拉丁学名: Ziziphus jujuba Mill. 科: 鼠李科
别 称: 枣子、大枣、刺枣、贯枣 族: 枣族
界: 植物界 属: 枣属
门: 被子植物门 种: 枣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命名者及年代: Mill.,1768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分布区域: 原产中国,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栽培。

枣(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别称枣子,大枣、刺枣,贯枣。鼠李科枣属植物,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达10余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叶柄长1-6毫米,或在长枝上的可达1厘米,无毛或有疏微毛,托叶刺纤细,后期常脱落。花黄绿色,两性,无毛,具短总花梗,单生或密集成腋生聚伞花序。核果矩圆形或是长卵圆形,长2-3.5厘米,直径1.5-2厘米,成熟后由红色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8毫米。 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除供鲜食外,常可以制成蜜枣、红枣、熏枣、黑枣、酒枣、牙枣等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泥、枣面、枣酒、枣醋等,为食品工业原料。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达10余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有长枝,短枝和无芽小枝(即新枝)比长枝光滑,紫红色或灰褐色,呈之字形曲折,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厘米,粗直,短刺下弯,长4-6毫米;短枝短粗,矩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

叶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钝或圆形,稀锐尖,具小尖头,基部稍不对称,近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仅沿脉多少被疏微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1-6毫米,或在长枝上的可达1厘米,无毛或有疏微毛;托叶刺纤细,后期常脱落。

花黄绿色,两性,5基数,无毛,具短总花梗,单生或2-8个密集成腋生聚伞花序;花梗长2-3毫米;萼片卵状三角形;花瓣倒卵圆形,基部有爪,与雄蕊等长;花盘厚,肉质,圆形,5裂;子房下部藏于花盘内,与花盘合生,2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2半裂。

核果矩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厘米,直径1.5-2厘米,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核顶端锐尖,基部锐尖或钝,2室,具1或2种子,果梗长2-5毫米;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8毫米。 花期5-7月,果期8-9月。[1]

地理分布

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新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广为栽培。本种原产我国,现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栽培。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属于喜温果树,产区年均温15℃左右,芽萌动期温度需要在13-15℃,抽枝展叶期温度在17℃,开花坐果期温度在22-25℃,果实成熟期温度要在18-22℃。枣树耐旱、耐涝性较强,但开花期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否则不利授粉坐果。另外,枣喜光性强,对光反应较敏感,对土壤适应性强,耐贫瘠、耐盐碱。但怕风,所以在建园过程中应注意避开风口处。

品种介绍

枣属植物约有40多种,多分布于亚热带及热带。我国有十余种,其中主要的栽培种有3种。 ①普通枣。原产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适应性及抗逆性强。为落叶乔木,我国栽培的枣均属此种。本种有3个变种:一是无刺枣;二是葫芦枣;三是龙须枣。

②酸枣。在我国北方分布较多,华中及华东地区也有分布,为灌木或乔木。

③毛叶枣。又叫滇刺枣、南枣。分布在台湾、云南、海南等地,为落叶小乔木。

普通枣的主要优良品种

1、伏脆蜜。果实中大,较整齐;果形短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6.2g,最大果重27g。果皮鲜红色,果面光滑洁净,极美观。果肉酥脆无渣,汁液丰富,脆熟期鲜果含糖量30{bf},可食率96.5{bf},品质极上。果实8月中旬脆熟,一般在8月上中旬即可采鲜上市。适应性强,较耐旱;果实生长期很少落果。

2、冬枣。又名沾化冬枣、鲁北冬枣。果实中大,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4g,最大果重23.2g,大小较整齐;果皮薄而脆,赭红色,果肉脆嫩汁多,极甜,略具酸味和草辛味,无渣,鲜食含糖量40{bf},可食率96.9{bf},品质极上。果实9月下旬进入白熟期,10月中旬完全成熟,采收期长。适应性较强,在粘土、沙土及轻盐碱地上均能较好地生长结果。定植后3年结果,产量中等。

3、长红枣。又名躺枣,是分布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农家传统主栽品种,是鲜食制干兼用型品种。果实中大,长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6.7g,最大果重31.7g,大小较整齐,果皮薄,赭红色,果肉肥厚,汁液含量少,鲜枣含糖量为36{bf},可食率94.2{bf},品质上等。果实8月底进入白熟期,9月上中旬完熟,采收期较集中。制干率47{bf},干枣含糖量为79{bf}。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薄,平原山区均可栽培,托刺长,叶片窄长,花量中等,坐果稳定,早果性和丰产性均好。嫁接苗定植当年即可结果。

4、泗洪大枣。为江苏省泗洪县特产的鲜食及加工兼用型品种。果实大,短圆柱形;单果重40~60g,最大果重83g,整齐度一般;果皮中厚,赭红色,果肉肥厚,核中等大,汁液含量少,鲜枣含糖量33{bf},可食率92{bf},品质上等。果实9月底完熟,采收期较集中,但早果性较差,栽后3年结果,5年以后方能进入结果盛期。

5、梨枣。又名山西梨枣。原产山西运城地区。为鲜食枣品种。果实大,长圆形,果重25~30g,最大果重50g,果面不很平整,果皮中厚,淡红色,果肉厚,白色,肉质松脆,汁多味甜,鲜枣含糖27.9{bf},可食率97{bf},鲜食品质上等。唯果肉松软,贮运性一般,果实9月下旬成熟。树体中大,树姿开张。果实易裂,且易染炭疽病、轮纹病,采前落果亦重,适宜秋雨较少的地区栽培。

6、大雪枣。原产鲁南山区,为特晚熟鲜食品种。果实扁圆形,单果重27~42g,最大果重80g;果面平整光滑,赭红色。果肉肥厚,绿白色,10月中旬成熟,果实较耐贮运,不裂果。树体较大,树冠开张,1~2年生二次枝有弯曲下垂现象。新生枣头结果能力强,前期丰产性好。

7、大白铃枣。果实大,不很整齐,多数近球形或椭圆形,少数呈馒头形;平均果重26.8g,最大果重42g;果皮中厚,棕红色,美观,果面有不明显的凹凸起伏。果肉松脆,汁液中多,味甜,鲜枣含糖33{bf},可食率96{bf},品质中等。果实9月上旬成熟,不裂果。树体中大,树姿开张,发枝力中等。树高4.5~5m。枣头红褐色,针刺不发达,短小或无针刺。丰产稳产。

8、赞皇大枣。果实大而整齐,长圆形或倒卵形,平均单果重17.3g,最大果重29g,果皮深红色,较厚,韧性好。果肉致密质细,汁液中等,鲜枣含糖35{bf},可食率96{bf},品质上等。制干率47.8{bf}。果实9月下旬成熟。树体高大,树姿开张,树势强健。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较丰产。

9、金丝新4号。平均果重10g,是金丝小枣品种群中果个最大的。果皮薄,浅棕红色,果肉细胞致密,鲜枣含糖45{bf},可食率97.3{bf},品质极上,9月底10月初完熟。树势较强,幼树针刺发达,坐果稳定,高产稳产。

二、枣的其他优良品种

1、临猗梨枣。果实特大,果实长形圆形。平均单果重30~50克,最大85克。皮薄,肉厚,红色,肉质脆甜,汁较多。鲜枣可溶性固形长期110天左右,产量高而稳,丰产性能特强,为名贵鲜食品种,品质极上。

2、大白铃。大白铃又名“鸭蛋枣”、“馒头枣”,果实近球形,平均单果重25克,最大可达80克以上。果面有明显起伏;果皮棕红色,有汹涌,果肉松脆,稍精,汁液中多。味甜,鲜食品质中上。果实生育期90天左右,无裂果现象。为中熟鲜食品种。

3、大雪枣。果实近圆形,外观似柑桔;色泽红,有光泽,平均单果重40~50克,最大90克,大小较整齐;果肉白色,肉厚核小甜脆,清香可口,汁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bf},可食率98{bf}宜鲜食,品质上等,为鲜食晚熟优良品种,10月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30天左右,在自然条件下,可贮存至元旦。

4、酥枣。分布于河南新郑、内黄县、密县等地。果实广圆形,果顶圆,梗洼广。果皮薄,红褐色。质地细而脆,品质中上,为早熟的鲜食品种。

5、不落酥。分布于山西平遥县辛村乡赵家庄村。果实中大,卵圆形,单果平均重16.8克,最大单果重25.5克。果面粗糙、皮薄、品质上等,是优良的鲜食品种。9月中旬成熟。

6、板枣。主产于山西稷山县。果实小,扁倒卵形,单果平均重9.2克,最大单果重14克。果面光滑,深红色,质致密较脆,品质上等。生食制干兼用品质种,制干率64{bf},为山西四大名枣之一。9月下旬成熟。

7、金丝小枣。分布于山东的乐陵县、庆云县、惠民县,河北沧县、献县,北京的密云县等地。果实较小,椭圆形或倒卵形,单果平均重4-6克。果面光亮、鲜红。肉质致密细脆,品质极上,为优良的鲜食制干兼用品种。制干率为55{bf}~58{bf}。9月中下旬成熟。

8、骏枣。分布在山西交城县、清徐县、文水县也有少量栽培。果实较大,圆柱形,平均单果重22克,最大单果重28.2克。果面光滑,质较脆,品质上等,为后食制干兼用品种,制干率57.2{bf}。9月中旬成熟。

9、壶瓶枣。分布于山西太谷县、清徐县、平遥县等地。果实大长倒卵形,平均单果重19.5克,最大单果重25克。果面光滑,质地松脆,品质上等,为主食制干兼用品种,制干率57.2{bf}。9月中旬成熟。

10、赞皇大枣。分布于河北省赞皇县一带。果实中大,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4.3克,最大单果重17克,果面光滑,质致密酥脆,品质上等,是优良的鲜食制干兼用品种,制干率47{bf}。9月下旬成熟。

11、灰枣。分布于河南新郑、中牟、尉县、兰考县。果实中大,长圆形,平均单重11.9克,最大果重17克,果实橙红色。品质上等,是优良的鲜食制干兼用品种,制干率55{bf}~60{bf}。9月中熟。

12、晋枣。又叫吊枣,产于陕西彬县、长武县。果实圆柱形或长卵形,平均单果重34克,最大单果重60克。果面光滑浓红色,味极甜,品质极上。是优良的鲜食制干兼用品种。制干率41.6{bf}。9月下旬成熟。

13、鸡心蜜枣。分布于河南新郑、中牟等地。果实鸡心形,平均单果重6.5克,果深红色,质细,品质上等。为制干鲜食兼用品种,制干率42{bf}~46.7{bf}。9月中旬成熟。

14、马牙枣。又叫葫芦枣、脆枣。主产于北京。果实葫芦形,平均单果4.4克,紫红色,质细脆,品质上等,为鲜食的优良品种。9月上旬成熟。

15、蜂蜜罐。产于陕西大荔。果实短椭圆形或短圆柱形。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8.3克,最大果重10.1克,皮薄肉嫩,品质上等,是鲜食早熟的优良品种。9月初成熟。

16、郎家园大枣。主产于北京东郊郎家园一带。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9.5克,最大果重11.5克,果实红色,肉质细嫩面脆,成熟早,品质极上。是闻名中外的鲜食品种,9月初成熟。

17、大叶无核枣。产于河南内黄,浚县。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28.0克,最大果重31.3克,果实暗红色,品质上等,9月上旬成熟,该品种叶大果大,且无核,是鲜食稀有的珍贵品种。

18、圆铃枣。又叫铃枣,紫枣。产于山东聊城、德州等地。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1.1克,最大果重24.8克。果皮厚,果面不平滑,质地紧密。是制干的优良品种,出干率60{bf}~62{bf}。9月上中旬成熟。

19、无核小枣。又叫空心枣、虚心枣。产于山东乐陵、河北沧州一带。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5.0克,最大果重10.1克。果皮橙红色,肉质细腻,核退化成膜质,品质上等,适于加工制干,制干率53.8{bf}。9月上中旬成熟。

20、相枣。分布于山西运城北相镇一带。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9.9克,最大果重25.5克,深红色,果面光滑,质致密较脆,品质上等,是优良的制干品种,制干率60{bf},9月下旬成熟。

21、婆枣。又叫阜平大枣,分布河北西部,南部及山东北部等地。果实多长圆形,平均果重11.2克,果皮深紫红色,质地疏松,品质中等,宜制干,制干率53.5{bf},9月下旬成熟。

22、朗枣。分布在山西太谷、祁县等地。果实圆筒形,平均果重13.5克,最大果重20克,果皮紫红色,肉质较脆硬,品质中上,适于制干,制干率67{bf},9月下旬成熟。

23、扁核酸。又叫小纹枣,分布河南内黄,河北南部。果实圆筒形,平均单果重9.5克,最大果重13.6克,果紫红色,肉质脆,品质中上等,宜制干,制干率58.1{bf}。9月底成熟。

24、核桃纹枣。又叫大纹枣,主产于河南北部。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2.4克,最大果重20.2克。果皮深红色、质硬、果面皱纹深而密,似核桃,果实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该品种宜制干,制干率40{bf},品质中上。9月中旬成熟。

25、木枣。分布在山西柳林县、临县、离石县等地。果实柱形,果皮红色、肉质紧密,品质中等,适于制干,制干率56.9{bf},9月下旬成熟。

26、屯屯枣。产于山西南部,河南灵宝等地,果实短圆形,果面有不明显的五棱突起。平均单果重17.5克。最大单果重23.9克,深红色,质密较硬,品质中上,适宜制干,制干率60{bf},9月下旬成熟。

27、大叶无核枣。产于河南内黄、浚县,散生于农家庭院中。是近几年发现的名贵稀有品种。 果实近圆形,果大,最大单果重31.3克,平均单果重28.0克,纵径4.21厘米,横径4.12厘米。梗洼深,果顶凹,有一明显横沟。果皮浅红色,果点圆形、小面密集。果肉青白色,汁多质脆,味甜。果核退化成薄膜状,果心为一个无核的空腔。 4月中旬萌芽,6月初开花,9月上旬果实成熟。该品种外形独特美观,品质上等,是优良的鲜食、加工品种,可在城近郊区发展。

三、枣树的观赏类品种

1、龙枣:亦称龙须枣,为当地长红枣的特殊变异。果实扁柱形,果重3~4克,果面不平,成熟时为红褐色。鲜干品质均较差。果实9月下旬成熟。树体小,树姿开张,树冠自然园头形,20年生大树高4米左右,冠径4~5米。枣头紫红色,树形弯曲不定,有的蜿蜒曲折前伸,有的盘曲成圈生长。犹如群龙飞舞,大雅活泼。生长势弱。嫁接当年即可结果,产量较低。

2、茶壶枣:果重4~8克,果形奇特,在果实中上部,常长出1~2对短柱状的肉质突出物,高出果面5~7毫米,厚5毫米左右,形似壶嘴、壶把,因此得名。果面平滑,成熟时紫色,光泽鲜艳。鲜食品质中等,9月中旬成熟。树体中等,树姿奇特,外围枝条披垂。树冠自然半园形,20年生大树高5~6米,冠径6~7米,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结果,丰产性好。

3、盘枣:果实石磨状,在果实中部有一条缢痕横贯中腰,深宽2~3毫米。果重6~7克,成熟时紫色,有光泽。鲜干品质较差,9月下旬成熟。树体较高大,树冠呈自然半圆形,树势中等。20年生大树高6~7米,冠径6米左右。定植后2~3年结果,产量较低。适应性强,抗寒。

4、柿蒂枣:果实椭圆形,果重11~13克,果肩园,颧片宿存,随着果实发育增长而逐渐肉质化呈多角状肉瘤,盖住果肩和梗洼,直径约1厘米、厚约0.6厘米,圆形如柿萼,故称“柿蒂枣”。果面平滑,成熟时深红色,可鲜食,亦可制干,但品质均中等。9月中旬成熟。树体中等,树姿开张,树冠自然半圆形,发枝力较强。耐旱、耐瘠薄。

5、葫芦枣:也称猴头枣,由长红枣变异而来。果实为长倒卵形,果重10~15克,从果顶部与胴部连接处开始向下收缩变呈乳头状,既似倒挂的葫芦,又似小猴缩脖而坐,因而得外。果面光滑,果皮褐红色。鲜干品质中等;9月中旬成熟。树体较高大,树冠呈白然园头形,发枝力中等,20年生大树高5米左右,冠径4~5米。嫁接后1~2年开始见果。生长强旺,耐瘠薄、丰产。

6、大柿饼枣:因果实扁园如柿饼状而得名。果重8~10克,果面不平,褐红色,无光泽,质地细脆,汁液中多,甜味浓,鲜食品质上等。9月上中旬成熟。树体较小,干性强,枣头多直立生长,树冠呈自然园头形。20年生大树高4~5米,冠径3~4米。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始果。树势弱,立地条件要求土壤肥沃。

7、胎里红:果实长椭圆形,果重18克左右,果面平整光滑。果皮色泽从幼果到成熟变化三次:花后子房成绿色,1~3天渐转呈深红色,1个月后,红色渐退,又渐呈绿色,进入脆熟期,又转变为粉红色,成熟时为深红色。鲜食品质较差,制干品质中等。9月上中旬成熟。树体较高大,树姿开张,树冠园锥形,20年生大树高6~7米,冠径5~6米。定植12年开始结果。[2]

繁殖方式

枣树育苗常用的有分株法、嫁接法和扦插法。多用嫁接法或分株法繁殖。 嫁接时砧木用本砧或酸枣,接穗用1~2a生枣头上的二次枝。本砧或酸枣种子秋播或沙藏后春播。皮下接法对砧木粗度要求不严,接穗容易采集,嫁接成活率高,是枣树的主要嫁接方法,在砧木离皮期均可进行,以发芽前后至新梢旺长期为最好。较粗的砧木可以用劈接法,嫁接适期掌握在萌芽前15~20d。 分株是利用枣发生的根蘖,根蘖过密时可适当疏除。此外,利用自根枣树,还可进行根插育苗。近年用生根粉处理1a生嫩枝、硬枝扦插获得有较高的成活率。

分株未:

是我国枣产区的传统繁殖方法。主要是利用枣根易形成不定芽且易萌发的特性。通过培育根苗繁殖苗木。此法虽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但育苗量有限。培育根蘖苗的方法有3种: 1.是刨树盘,损伤粗1~2厘米的根,刺激伤口形成不定芽,生长根蘖苗。 2.是在行间开沟,在离树冠外围挖深40厘米、宽30厘米左右的沟,切断2厘米以下的细根,剪平根断面、铺填松散湿土,促发根蘖苗。 3.是将田间第1年形成的根蘖苗,夏秋季进行归圊育苗,起苗时剪除叶片,随起苗随栽植,随浇水,亩栽5000株以上,2年后即可出圊。

嫁接法:

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劈接、切接、皮下接和芽接等。 1.劈接和切接一般在萌芽前15~20天进行。砧木直径在1。5厘米以上的劈接,较细的争接。接穗选1~2年生枣头一次枝,按一般接法进行。 2.皮下接又称袋接。从树液开始流动到整个离皮期间均可进行,以发芽前后到7月上旬最好。注意,生长季嫁接,应将剪下的接穗立即剪去脱落性枝和叶片,插在盛有少量清水的桶不保存,接后用塑料条缠缚,套塑料袋保湿更好,但成活后要及时破袋通风。 3.芽接以带木质芽接为好,在花期可且尚未木质化的发育枝作接穗。此法兼有芽挡和枝接双重特点。又称为嫩梢接。适用于实生砧木圊内嫁接育苗。

杄插法:

有根插和枝插两种。枝插生根难,成活充极低,根插成活率较好。据山西太谷农校和湖南林学院试验,直径1~3厘米、长10~20厘米的根段,斜插于露天苗畦,顶部覆干5厘米。经常浇水保湿,成苗率高,苗木生长也壮。[3]

栽培技术

定植

枣树的栽培密度分林粮间作式和早期丰产式两种。计划林粮间作的可考虑按株行距2米X5米栽植,亩栽67株。宽行窄株有利于套种农作物。早期丰产式主要目的是抓早期产量,尽早获益。栽培密度可按株行距(1.5~2.0)米义(3~4)米,亩载83~146,而从实际效果看,株行距2米X4米,亩栽83株居多。

施肥

枣是果实发育期较长的树种, 从开花到成熟需要源源不断的养分供应,无论是幼树还是盛果期大树都应以施好、施足基肥为基础。基肥施人时间最好在秋季10月底之前进行,最迟要在12月底之前完成。每亩施肥量不少于5000千克。基肥的种类以士杂肥、既肥、圈肥为主,秸秆沤制的肥料效果也很好。干旱地区施基肥后最好灌溉-次。 在施好基肥的前提下,2~3年生幼树-般在6月中旬每株施人0.1~0.2千克尿素即可。盛果期枣树全年追肥2~3次(不包括根外追肥)。第-次在5月上中旬进行,每株追施尿素0.2~0.3千克;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株追磷酸二氨或氮磷钾复合肥0.2~0.4千克,促进幼果生长发育;第三次追肥在7月底至8月初进行,株追尿素或磷酸二氨0.2~0.4千克。除此之外,从5月中旬起至采收前每15天左右,最好喷一次0. 3%的磷酸二氢钾液,以促进坐果和果实发育。

修剪

枣树树冠扩展速度较慢,幼树修剪可增加枝量,加快树冠形成,形成丰产骨架。结果期树修剪目的在于调节营养分配关系,实现丰产、稳产。 ①树形选择:枣树树形很多,但就目前的栽培模式看,选用纺锤形树形较能适应密植需要,有利于实现早期丰产。该树形有明显的中心干,主干高40~50厘米,树高③米左右,中心干上错落着生5~7个主枝,主枝不分层,每隔20~40厘米留一个,呈螺旋状上升排列,主枝上直接养结果枝组。定植时80厘米定干,2~3年内依次培养5~7个主枝,中心干通过数次短截后达到3米高度时落头,控制上长。 ②修剪:幼树修剪量要小,除太阳旺枝条和交叉重叠需去除之外,其余枝条应尽量保苗。主枝角度不太高的, 可通过撑、拉、坠等措施,开张角度,并在修剪中采用刻芽、重截发育枝、夏季摘心扭悄等手段增加枝叶量。

提高坐果率

①开甲:枣树开甲又叫环状剥皮,目的在于阻止地上部分制造的养分向根部运输,提高坐果率。开甲时间根据不同品种习性而稍有不同。一般对于落花重、头蓬花坐果难的品种,开甲的最佳时间在盛花初期,此时开甲可有效促进头蓬花结果。落果重的品种应在盛花后开甲.开甲的部位可在距地面25厘米处进行,以后逐年开甲高度上移。开甲即环剥的宽度以0.5厘米左右为好。开甲时切口要平滑,以不伤木质部,只剥下韧皮层,留下形成层为度。环剥的伤口必须连接成闭合的环形,否则效果不佳。

②控制树势:枣树幼树易旺长,尤其是大雪枣、梨枣和冬枣以及台湾青枣等,一般当年栽苗生长量就很大。旺长对整个树体扩冠成形十分有益,但也同时影响了坐果率,致使幼旺树在1~2年内产量很低。所以,在生产上要加以控制。对坐果率低的强旺树,可采取长放和拉枝等措施,对提高坐果率效果较好。其次,还可采取控制肥水以及喷施多效唑等技术措施来提高坐果率。[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

l、枣锈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害果实。受害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淡灰褐色,最后病斑变黄褐色,产生突起的夏孢子堆。在叶片正面对着夏孢子堆的地方,出现不规则的褐绿色小斑点,逐渐失去光泽变为黄褐色角斑。病菌多在病叶上越冬。6月下旬降雨后,越冬的孢子开始萌芽侵入叶片,7月中旬开始发病,8一9月份病菌不断进行再侵染,受害严重叶片开始大量落叶。多雨、高湿是枣锈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

防治措施:⑴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カ。⑵在冬季休眠期,通过合理整形修剪,使园内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彻底扫除病落叶,集中烧掉,减少越冬病菌。⑶喷药防治:6月下旬,病菌开始侵入前,喷药保护,每隔l5一2O天喷l次,连喷3一5次。常用药剂有5O%多菌灵8OO一lOOO倍、2OO倍倍量式波尔多液、5O%退菌特6OO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lOOO一l5OO倍液等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2、枣炭疽病。该病主要危害枣果,也能危害叶片。果实受害,最初出现褐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成近圆形的凹陷病斑,病斑扩大密生灰色至黑色的小粒点,引起落果,病果味苦不堪食用,叶片受害会变黄脱落。多雨时会加重发病。

防治措施:⑴加强肥水管理,改良土壤,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增施有机肥,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カ。⑵清洁果园:落叶后将园内所有的落叶及落果集中烧掉或深埋。⑶药剂防治:枣树萌芽前,喷l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6月上、中旬喷布l次2OO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各喷l次杀菌剂,常用药剂有65%代森锌5OO倍液,5O%多菌灵8OO一lOOO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OO倍液,2OO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等。

3、枣疯病。该病主要为害枣树和野生酸枣树,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枣树染病后,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表现不正常的生育状态。地上部分表现在花变叶,芽不正常发育和生长所引起的枝叶丛生,以及嫩叶黄化、卷曲呈匙状等。地下部分则主要表现在根蘖丛生。幼树发病l一2次就会枯死,大树染病,3一6年逐渐干枯死亡。枣树疯病通过嫁接传染或田间叶蝉类害虫刺吸传播。

防治措施:⑴铲除病株和带病的根蘖,以防传染。⑵选用无病的接穗,嫁接繁育苗木。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树体健壮生长。⑷防治传病媒介害虫,喷布2O%杀虫菊酯3OOO倍液或lO%吡虫啉3OOO倍液。

主要虫害

l、桃小食心虫。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l一2代,以老龄幼虫在土壤中作冬茧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上中旬连续出土,6月中下旬为出土盛期,7月份成虫羽化产卵,7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蛀果,幼虫在果实内生活25天左右,脱果结茧化蛹,继续发生笫2代,7月中旬以后蛀果的幼虫,脱果后则多数入土结茧越冬,只发生l代。

防治措施:⑴树盘培土或覆膜,在幼虫出土前,在树干四周l米范围内培土并压紧,阻止幼虫出土。覆膜前,用5%辛硫磷颗粒剂撒施于地下,然后浅锄。⑵适期用药。当卵果率达l一2%时,开始喷药防治。连续喷2一3次,每l5天喷-次,常用药剂有2O%杀灭菊酯2OOO一3OOO倍液,3O%桃小灵乳油l5OO倍液,喷药时要仔细周到。

2、枣尺蠖。幼虫为害枣的嫩芽,叶片及花蕾,每年发生l代,以蛹在树冠周围lO一l5公分深的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为成虫,交尾后产卵,雌成虫无翅,须爬到树干上产卵,经过25天左右的卵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幼虫孵化上树危害,幼虫l一3龄食量小,主要食害嫩叶,4一5龄幼虫食量大增,常将叶片吃光,幼虫经过5龄发育后,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开始入土化蛹越夏并越冬。

防治措施:⑴在冬季结合深耕土壤,拣除并杀死越冬虫蛹。⑵3月上旬在树干基部距地面2O一25公分处绑扎lO公分左右宽的薄膜阻止雌成虫上树产卵,每天早晨、晚上在树下人エ捕杀成虫,或在树干周围喷布菊酯类农药,杀死孵化的小幼虫。⑶树上喷药防治,如果树下未防治彻底,仍有上树危害的,可以喷布药剂,用25%灭幼脲2OOO倍液防治。

3、枣粘虫。ㄡ名包叶虫,以幼虫为害叶片、花、果实,并将枣树小枝吐丝粘在-起将叶片卷成饺子状在其中危害,或由果柄蛀入果内蛀食果肉,造成被害果早落。该虫l年发生3代,以蛹在老翘皮下和缝隙中作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4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2一4天交配,交配后l一2天产卵,卵期lO一l5天,笫l代幼虫发生盛期在5月上旬,笫2代幼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笫3代在8月上中旬。

防治措施:⑴在9月上旬开始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幼虫在其上化蛹越冬,到冬季收集草把,烧掉或深埋。⑵在冬季刮除老翘皮,以减少越冬虫源。⑶喷药防治,狠抓笫l代幼虫防治,在幼虫发生期及时喷药防治,用9O%敌百虫lOOO倍液、2O%杀灭菊酯3OOO倍液交替使用,效果较好。[5]

主要价值

营养

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自动合成的在),6种有机酸,36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其中蛋白质含量比梨高出11倍,维生素C和维生素P含量最高,有维生素王之美称。大枣中所含糖类主要是葡萄糖,亦含果糖、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低聚糖、阿拉伯聚糖及半乳醛聚糖等.另外,还发现大枣中存在一种酸性多糖,命名为大枣果胶(Zizyphus-pectin)A。此外还含有纤维素、胡萝卜素、核黄素、树脂、黏液质、香豆素类衍生物、儿茶酚(Catechol)、鞣质(Tannin)、挥发油等。民间有“天天吃红枣,一生不显老”之说。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在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可以制成蜜枣、红枣、熏枣、黑枣、酒枣及牙枣等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泥、枣面、枣酒、枣醋等,为食品工业原料。

药用

枣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补益脾胃,滋养阴血,养心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所致的食少、泄泻,阴血虚所致的妇女脏躁证,病后体虚的人食用大枣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枣甘温益气,质润养血,味甘又能缓和药性,用于气血亏虚及缓解药物的毒烈之性。“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红枣不但是美味果品,还是滋补良药,有强筋壮骨、补血行气、滋颐润颜之功效。

大枣为木本多年生植物,是中药重要用药,有“无枣不成药之说”,其味甘无毒,主心邪气,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络,补少气,主攻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可和百药,久食轻身延年。枣具有防止动脉硬化,利于血管通畅,降低血压,滋肝清热、健脑安神、强身壮体,补血美容,扶正抗癌等多种功效。对肝病,血液类疾病,肾虚有显著疗效,对近百中疾病有预防的效果。 ①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抑制癌细胞。 ②减少结石的形成。 ③防治骨质疏松,预防贫血。 ④对病后体虚的人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⑤防治高血压。 ⑥抗过敏。 ⑦宁心安神、益智健脑。

禁忌: ①有宿疾者应慎食。 ②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③牙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④便秘患者应慎食。 枣木的质地非常的坚硬并且很密实,枣木的纹理细腻,有光泽,并且不容易遭受虫蛀,属于非常好的木材。可供雕刻,制车、造船、作乐器。[6]

植物文化

枣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北方果品,在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逐渐被人们赋予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文献记载表明,早期婚仪中有新妇以枣、栗拜见舅姑的习俗,暗含男女有别,妇女的行为应受到严格的限制,要随时以枣、栗所暗示的“早起战栗”观念来“自正”、约束自己。这一习俗在汉以后仍然被流传下来,但逐渐失掉了原意而被赋予了“祝多男”之意,暗喻早生贵子、多生贵子。除此之外,道教的仙人传说又赋予枣灵质仙气的含义,极富思索和睿智之深意。

据考古发掘,枣在中华大地上的历史,可溯源至7000~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栽培历史至少也有3000年了。早期的栽培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一带,渐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汉代以后,枣的栽培地区逐渐扩大。到近代,除上述地区外,东北三省、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也都有出产。但无论从文献记载看,还是从现代报道来看,枣都是我国北方居民的重要果品之一。

一、妇人之贽与早起战栗

文献中关于枣的记载颇为丰富,大多收集在历代辑录出版的类书之中,如唐代徐坚辑《初学记》、宋代吴淑撰《事类赋注》、明代蒋廷锡等编纂的“四库全书·博物汇编·草木典”、明代陈耀文撰《天中记》(“四库类书丛刊”)、清代张英等纂修的《渊鉴类函·果部》等。这些记载,大体说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枣的生物品性和食用功能,另一类是枣的人文品性和象征意涵。

在诸多的记载里,徐坚《初学记》所辑早出,材料不如后来辑录者和增补者辑录得那样繁多,但对汉唐以前枣的记述,不仅罗列清楚,而且显示了汉唐之前有关枣的种种人文观念。如:

《尔雅》曰:枣,壶枣,遵羊枣,洗大枣,蹶泄苦枣,皙无实枣,还味稔枣。枣李曰寔之。《周官》曰:馈食之笾其实枣。《毛诗》曰:八月剥枣。《礼记》曰:妇人之贽①,椇榛脯枣栗。又曰:枣曰新之,栗曰撰之,桃曰胆之,揸梨曰钻之。食枣桃李,不致于核。[1]463

从徐坚的记述来看,《尔雅》和《毛诗》对枣的记述,可算是最早的了。如果就古籍中追述古事而言,后出的《邹子》里说:“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对照裴李岗文化出土的枣碳化石遗存,也可聊备一格,后人想象先民钻木取火所以用枣木和杏木,大概是因为黄河流域生长的枣树和杏树,木质坚硬的关系,但毕竟还是缺乏考古学直接证据的支持。

周代赋予枣的文化意涵,以《礼记·曲礼》所记“妇人之挚,椇、榛、脯、修、枣、栗”为代表。《曲礼》注:“妇人无外事,见以羞物也。”何注《公羊传》:“礼,妇人见舅姑,以枣、栗为挚;见女姑,以腶、修为挚。”《正义》解释说:“妇人唯初嫁用挚以见舅姑。椇,即今之白石李也,形如珊瑚,味甜美。脯,搏肉无骨而曝之。修,取肉锻治而加姜桂,干之如脯。所以用此六物者:椇,训法也;榛,训至也;脯,始也;修,治也;枣,早也;栗,肃也。后夫人以下,皆为枣、栗为挚,取其早起战栗,自正也。”[2]75~76男人馈赠所用之贽,与女人不同。《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告虔也。’”《国语·鲁语上》也有大体相同的叙述。

周代婚礼分正婚礼和婚后礼两个阶段、两种仪式。在正婚礼之后,新妇拜见舅姑,行婚后礼,赠送枣栗等为礼物。据邓子琴先生《中国礼俗纲要》记载,在中国古代,正婚礼之后,尚有极重要的婚后礼必须要进行,其意即新妇还有其他家属关系,应予见面,以“正名定分”。而诸多家属中,最重要者便是舅姑。拜见舅姑之礼如下:

一,妇见舅姑翌日妇见舅姑[所以须翌日方见者,以有夫妇关系,而后有舅姑与新妇关系,此举实深有旨。惟宋儒已多不了解此意,观朱子之评闻公伊川,可以知之],夙兴,妇沐浴、笄、绡衣、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席于阼。舅即席。席于房外,南面,姑即席。妇执笄,枣栗[笄竹器而衣者,枣栗象征严敬之意义],自门入,升自西阶、进拜、奠于席。[奠之者,舅尊,不敢授也,]舅坐抚之、兴、答拜。妇还又拜。降阶、受笲、腶修[腶修象征振作之意义]、升、进北面、拜、奠于席、姑坐举以兴、拜、授人。于是赞醴妇,仪式始毕。古代挚简而意重,且又专注,不若后代之泛也。

二,妇馈舅姑……

三,舅姑飨妇……

四,舅飨送者……

五,姑飨送者……

“昏(婚)后礼”之重要,目的在达到重责妇顺,即顺于舅姑、和于室人、当于夫君。《礼记·昏仪》对这一目的说得十分清楚完整: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夙兴,妇沐浴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妇执笲,枣栗段修以见。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厥明,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著代也。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立。

在古代,民俗成为礼制的一部分者,以婚礼中的民俗为最明显,如男女和合饮食,融入礼中,即成同牢合卺。新妇以枣、栗等为贽拜见舅姑习俗的背后,又暗含着或遮蔽着对妇女社会地位的限定和束缚:男女有别,妇女的行为受到严格的限制,要随时以枣、栗所暗示的“早起战栗”观念来“自正”自己、约束自己。

周代形成的这种婚礼之制,到两晋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六礼”被省并和简化了,形成了新的“三日妇拜时妇”的新俗。“三日妇”即举行婚礼同居三日后,夫妇关系便告成立。于是回娘家居住,即现在西南地区有些少数民族的不落夫家之俗。“拜时妇”即举行过婚礼后回娘家居住的女子,于新岁或吉日,以纱蒙面,至男家去拜见舅姑。此后,男家可随时接回同居。女子拜见舅姑--即谋求得到男家及其家族成员的承认,以达到在男方家庭中明确其“重责妇顺”的契机,已不再是正婚礼后三日举行的“婚后礼”中完成。到唐末五代乱世,婚礼之变革更为剧烈。

这种婚仪中男女有别,新妇以枣栗拜见舅姑的习俗,何时发生了变化,没有找到直接记载或证据。但明代永乐年间成书的“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的编者在引述了《左传》的上述记载后写道:“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②那就是说,礼俗中规定的妇人拜见舅姑以枣、栗为赠物,以“明妇顺”,确立新妇在男方家庭中的地位和责任,且以枣、栗暗喻妇女以“起早战栗”约束自己行为的观念,到明代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同时,枣、栗在馈赠礼俗中所具有的此等象征含义--起早战栗,从此也就多少被淡化甚至被遗忘了。

二、祝生男

新妇馈赠舅姑枣栗的习俗,在汉以后仍然被流传下来,但逐渐失掉了原意而被赋予了新义,兴起于汉代的“撒帐”习俗中,枣、栗被赋予了与馈赠舅姑不同的喜物象征的意义,即“祝多男”,暗喻早生贵子、多生贵子。

“撒帐”习俗起于何时何因,向有两说:一说以宋人高承撰《事物纪原》和明代王三聘撰《古今事物考》为代表,主张始于汉之翼奉;一说以《戊辰杂钞》和清代赵翼撰《陔余丛考》为代表,主张始于汉武帝。而《戊辰杂钞》被学界认定是“撒帐”第一次见诸载籍③。

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部·撒谷豆》载:“汉世京房之女适翼奉之子。奉择日迎之,房以其日不吉,以三煞在门故也。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犯之损尊长及无子。奉以谓不然,妇将至门,但以谷豆与草禳之,则三煞自避,新人可入也。自是以来,凡嫁娶者,皆置草于门阃内,下车则撒谷豆,既至,蹙草于侧而入,今以为故事也。”[4]473而《戊辰杂钞》也有类似的记载:“撒帐,始于汉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共坐,饮合卺酒,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5]47

对于这两则古代婚礼仪式的记述,论者袁洪铭指出,撒帐和撒谷豆是两回事,所喻之意也不能相提并论:“综观上列两则,可见高(指高承)、王(指王三聘,此处不引--引者)二人所说者完全是民间现行婚嫁礼俗中撒谷豆的变相,较之撒帐为视多男的意义,截然不同……撒帐与撒谷豆显然是两种形相,而撒谷豆则为压禳法术之说,于此实有根据也,然而高、王诸人所说撒谷豆的情节,不但作者不赞同它是撒帐的起源,即赵翼的《陔余丛考》对于清人王棠(指所传《知新录》--引者)所演绎高承、王三聘之说,亦力辟其非。”④

袁论所说甚是。撒谷豆与撒帐都是古代(现在也还不同程度的残留着)婚礼中的仪式关节,但两者目的不同,手段也不同。前者是一种以压煞和禳解为目的的巫术,后者应是一种以祈愿为指归的象征。撒谷豆借助的是谷豆和草(宋以后,增加了铜钱等物件),撒帐所抛撒的五色同心花果,即现代所说的“五子”:(1)红枣(俗称“早子”,取早生儿子之意);(2)落花生(俗称“生子”,取生男之意);(3)榛子(俗称“增子”,取增加儿子之意);(4)瓜子(俗称“多子”,取多子之意);(5)桂圆(俗称“龙子”,取生子富贵之意)⑤。

撒谷豆,一般于新妇下轿后进入男家之际,在大门口进行,以压煞可能危害人丁安全、家庭幸福的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如若溯源到古代社会,这种仪式与跨马鞍和跨火堆,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渡仪式,即从母氏家族即异家族,进入父氏家族,从而取得男方家族成员资格的象征仪式。所谓压煞,习惯上是指青羊、乌鸡和青牛之煞,深层看来,也许还带有由内婚制转变为外婚制的更为遥远的意识的遗韵,即排拒他家族的“集体无意识”,而一旦经过撒谷豆、跨马鞍、跨火堆等过渡仪式,新妇便成为男方家族的成员,从此,她要抛弃母家的信仰而以男家信仰为信仰,尤其是祖先信仰,以绵延男方的世系和维护男方家族的利益而效力终生。

撒帐,则是在已经被认可为男方家庭成员的新妇和新郎进入新房后的一种仪式,其主旨在于祈望早生贵子、多生贵子。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所谓早生贵子和多生贵子,当然不是指早生和多生女孩子,而是指早生和多生男孩子,男子是家族绵延的根本,故而是一种“祝生男”的祝愿象征。撒帐,主要是由男方家庭指定人在进入新房和新人上床或入帐时抛撒包括枣栗子在内的“五子”,但也有将“五子”藏匿在炕席下面和炕头角落里,女家也把“五子”和对女儿进行性教育的骨板画等一同藏匿在陪嫁箱底,因为生子同样也是娘家对自家女儿的期盼。

三、灵质仙气

西汉是一个谶纬兴盛、仙道泛滥的时代,枣这一区区嘉果之物,也被赋予了灵质仙气,董仲舒在这一点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在《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中说:“握枣与错金,以示婴儿,婴儿必取枣而不取金也……故物之于人,小者易知也,其大者难见也。”他是在谈论利与义的权衡时,举出这个类似后世婴儿“抓周”的例子,但无意中透露了一点当时关于枣的身份与价值的信息。

宋吴淑在《事类赋注·枣》中把古人涉枣的神秘思想、神话传说、典故集中起来,并予排比、分类和阐发。他说:

枣实嘉果,民之所资。或美樲酸之实,或称还味之滋。或食仁而祛邪,或茹叶而充饥。仲思紫实,周文弱枝。晏子始称于秦缪,少君亦遇于安期。七日闻之于仙传,八月载之于《毛诗》。观其纂纂离离,新之疌之,三星繁茂,五苑纷披……伐东家而去妇,握错金而示儿,数十年仙童之顾,三千岁神女之期。若夫曾皙嗜之而靡忘,孟节含之而不食……《戴礼》称妇人之贽。《周官》设馈笾之实。或生于石虎园中,或植于景阳山侧。羊角、崎廉,细腰、櫅白。或荫郑街,或饶冀州。名擅鸡心,用比狐裘。夏令钻之而取火,春祀笮之而用油……或啖马而为脯,或斫树而同盟。[6]522

在古文献中,枣之所涉,极为广泛,从种植、食用、药用、信仰到象征,而道教的仙人传说所赋予枣的含义,又极富思索和睿智之深意。下面略举几例:

(一)仙人安期生食枣的传说

吴淑《枣赋》引“少君亦遇于安期”的传说,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方士李少君曾语汉武帝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才有汉武帝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举。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说:“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胶西,为曹相国师。”[7]第7册第2436页安期生约为战国末期人。据《神仙传》载,安期生是齐人,本是个卖药翁,曾修炼于泰山东南仙人山之仙人堂,后成仙。葛洪说他服金液长生,“非止世间,或延千年而后去尔”⑥。李少君也是齐人,于安期生处得神丹之方。《列仙传·安期先生》称,安期生为琅玡阜乡(今属山东)人。李少君对汉武帝说,安期生食他提供的枣,且大如瓜者,意谓枣于安之长生不老和成仙不无关系。枣有延年益寿之功效。《神异经》说:“食之可以安体,益气力。”《本草》说:“凡枣九月采,日干,补中益气。”“三千岁神女之期”传说:“《马明生别传》曰:明生少逢神女,还岱宗,见安期生曰:‘昔与女郎游于安息西海之际,食枣异美,忽已三千年矣。’”这又是一个安期生食枣的神仙传说。马明生,临淄人,崔文子弟子。受炼丹经术,入泰山修炼。另据南宋谢守灏编《混元圣纪》,安期生以道授马明生,马明生又传于阴长生。

(二)西王母为汉武帝设玉门枣

关于周穆王汉武帝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汉以降,异常流行,且有种种说法。现代考古出土的汉墓中的画像石,有关这类题材的绘画,也是汗牛充栋。吴淑笔下的“七日闻之于仙传”传说乃是其中之一。《汉武内传》曰:“七月七日西王母当下,为帝设玉门之枣。”“玉门枣”,见于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上林名果异木》:“枣七:弱枝枣、玉门枣、棠枣、青华枣、梬枣、赤心枣、西王母枣(出昆仑山)。”上林苑系汉武帝在秦代旧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供其春秋打猎之用。周围300里,离宫70所,苑中有珍禽奇兽、名果异木。托名班固而很可能是六朝人所撰之《汉武帝内传》中,描写了汉武帝在瑶池与西王母欢会,汉武帝拜请西王母授长生之道及西王母传道授书(《五岳真形图》和《灵光生经》)的神话传说,并记载了群臣各献美果,玉门之枣是西王母盛宴武帝的果品之一。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多有汉武帝与西王母会见的场面,也多经解读,但唯有玉门枣一项始终未见有人专门研究和提及。

(三)烂柯忘归传说

吴淑《枣赋》引“数十年仙童之顾”故事,注说:南宋郑缉之撰《东阳记》曰:“信安县有悬室坂。晋时有民王质,伐木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瑟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令其归,质承声而去,斧柯漼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旧零落,无复昔时矣。”

烂柯忘归的传说,还见于南朝梁人任昉的《述异记》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吴淑所以选择郑缉之的记述,是为了阐述枣在烂柯忘归故事中所起的作用。在这则故事里,童子给王质的这枚枣核,是一个符合道家长生不老理念、具有食之不饥功能的象征物。道教仙人多食枣,故而长生。《事类赋注》还举出别的例子。如,“窟室有仙人之饵”,注曰:“《神仙传》曰:李意其于城角中作一土窟,居其中,冬夏单衣,但饮酒食脯及枣。或百日、二百日不出。”烂柯忘归成了汉语的成语和典故,而人们在提及和使用这个成语或典故时,却不再留意枣核对于王质之忘归所起的延年益寿的作用了。

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流传于山西省陵川县和浙江省衢州市的“烂柯山的传说”(Ⅰ-108)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两个地方提供出来的口头传说记录文本中,枣的身影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至于民间口头讲述中,是否还有枣现身,因缺乏深入的调查和准确的记录,暂时无法作出定论。

透过各个时期的文献记载,结合仍然在民间婚礼中流行的用枣习俗,以及民间文学中流传的与枣有关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枣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其嬗变的大致脉络。枣文化的内涵演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反映。

按照历史的先后,最早时期枣的文化意蕴主要与其发音有关,之后所演变出的不同文化内涵,无论是婚礼中的用枣,还是涉及道家长生不死的信仰,本质上说,它们体现出了中国人基本的生命观,于生则追求多子多福,于死则希望延年益寿,长生不死。[7]
诗词 宋朝郭祥正的《咏枣》:“黑腰虚羡尔,红皱岂为然”;范成大诗“紫烂山梨红皱枣”;可那是晒过的干枣。也有人把鲜枣比拟作“红玉”,如王安石《赋枣》诗“风苞堕朱缯,日颗皱红玉”;黄庭坚诗句“日颗曝干红玉软”。   白居易所作《杏园中枣树》一诗颇有趣,开篇先贬:“人言白果中,唯枣凡且鄙。皮皴似鬼手,夜小如鼠耳。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结语再褒:“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宋代文人王安石也作《赋枣》诗盛赞:“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清代诗人张镠作《富平枣》诗赞曰:“何须珍异物,爱此一林丹。雾暗青虬隐,秋花亦玉寒。吹豳常应候,则壤不名酸。寄语安期叟,如瓜讵可餐。”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树理也在 《咏枣诗》中极尽称颂:“虬龙爪兮钢铁干,耐碱耐贫复耐旱。春献绿阴秋吐珠,多像鲁北庄稼汉。”   清代诗人潘内召还特作《咏枣花》诗盛赞枣花之美:“忽忆故乡树,枣花色正新。枝迎馌饷妇,香惹卖浆人。纂纂飞轻雪,离离缀素珍。祗今秋渐好,频扑任西邻。”清代庆云名士张咸五所作《晚行》一诗,描绘得颇有意境:“林枣离离豆缀花,绿槐村外夕阳斜。” [8]

视频

1.枣树的栽培种植技术[9]

优酷

2.枣树优质丰产栽培实用技术 整形修剪 枣树花果管理[1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