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柏林东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柏林火车东站

图片来自leo-travel

柏林火车东站(Berlin Ostbahnhof)是继柏林火车总站柏林南十字车站之后的柏林第三大铁路车站,它最初是以“法兰克福车站”的名称兴建。

其名称变更的次数较柏林其它任何车站都多。车站命名在近代经常引起争议,而频繁的更名也导致它容易与如今的柏林火车总站或旧柏林东站发生混淆。在车站大厅1道东南尽头的“柏林东站”站牌下方自2000年起增加了一块带有各时期站名的吊牌,它表明了车站的名称自

  • 1842年至1881年使用“法兰克福车站”,
  • 1881年至1950年使用“西里西亚车站”,
  • 1950年至1987年使用“火车东站”,
  • 1987年至1998年使用“火车总站”,
  • 1998年至今使用“火车东站”[1]

在不同的组织机构中亦存在有其它的名称。例如在1880年的德意志国邮政管理局的行车大纲中,该站用作柏林-布雷斯劳铁路线时被称为Berlin, Ostbf,用作柏林-埃尔克内尔铁路线时则被称为Berlin (Ost-Bahnhof)[2]。然而这些称谓也可能用于表述在法兰克福车站被改造为通过式车站期间而被临时使用的旧柏林东站。

在德国车站营运点目录中,该站被归类为BHF类别。同时它也是德国铁路所划分的21座一等站之一。

历史

建造及早年

作为通往奥德河畔法兰克福铁路线的西部起讫点,这座当时被称为“法兰克福车站”的铁路车站最初于1842年作为一个尽头式车站投入使用。随着柏林城市铁路的建设,它被改造为如今的通过式车站,并在1881年改称“西里西亚车站”。与此同时,在该站东北方约400公里处已自1867年建成了旧旧柏林东站(也称屈斯特林车站),以作为普鲁士东部铁路的起讫点。在法兰克福车站施工期间,所有通往下西里西亚-马尔基施铁路的客运服务均被分流至原火车东站办理,而与之平行的普鲁士东部铁路则依靠一条联络线与新的通过式车站西里西亚车站实现永久性连接。当新设施启用后,旧火车东站被关闭。西里西亚车站周边从此形成了一个由夜总会妓院时钟酒店组成的特色红灯区。由于在此处到发的旅客大多来自柏林以东、以天主教为主的地区(波森省上西里西亚),因此该站在西里西亚俗语中也被称为“天主教徒车站”[3]

通往东方的门户

通过与普鲁士东部铁路的接轨,西里西亚车站成为了所有旅客从柏林前往东欧东南欧的出发点。1903年在此停靠的列车包括由圣彼得堡巴黎奥斯滕德的北方快车、前往莫斯科直通列车、以及众多经由柯尼斯堡和车尔尼雪夫斯科耶前往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列车。来自俄罗斯帝国犹太人移民出境潮也会先抵达这里,然后再继续前往汉堡不来梅外来移民港口。

在1914年,西里西亚车站设有以下线路连接服务:

在1914年,速度最快的列车从西里西亚车站前往布雷斯劳仅需4小时,前往但泽和柯尼斯堡也仅分别需要6小时和8小时(在1938/1939年的行车时间更是仅需约7小时20分钟[4])。而这些行车时间时至今日已无法再度重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于搭乘由柏林-柯尼斯堡-圣彼得堡长途列车的乘客而言,它们还可以接驳由圣彼得堡前往鄂木斯克以及中国的列车。

此外在1914年还设有从西里西亚车站经由韦尔诺伊亨弗里岑哥的克夫前往诺伊马克特的柯尼斯贝格的短途列车。

1914年8月,民用列车服务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停办,同时军用列车得以驶入占领区上东区。在1919年的斯巴达克同盟起义中,西里西亚车站也成为主要的抗争场所。直至1926年,先期驶往华沙里加的北方快车才又重新开办。自1927年起,人们甚至可以通过购买铁路通票前往远东地区,例如从柏林至东京的12日行程通票便价值650国家马克(约合2,300欧元)。

在1926年至1932年期间,车站的站厅结构进行了首次全面翻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里西亚车站每日处理有165班抵达列车和176班出发列车。而为了转运来自俄罗斯的列车,在布列斯特普热梅希尔的两座宽轨车站都被改造为准轨。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量德国士兵开始在西里西亚车站被运送往波兰,以参加面对苏联的战斗。1945年4月22日及23日,该建筑被苏联红军占领。它立即进行废墟清理工作,并在4月25日允许重型铁路炮火设备通过。为了保障苏联军队经由通往布雷斯特的铁路线中顺利推进,车站的其中一条轨道被改造为1524毫米宽轨。1945年6月28日,从莫斯科驶来的首班客运列车抵达车站,它停靠在经过轨距改造的1至3道。其后为了增加运输能力,宽轨轨道于1945年9月20日又被恢复为准轨[5]。自1945年9月2日起,每日一班前往布雷斯特的蓝色快车得到重开。然而在冷战期间,这座通过式车站仅能作为许多来自东欧国家列车的尽头式车站使用。

东德时期

1950年,西里西亚车站被更名为火车东站,这是参照了民主德国(东德)在1950年承认奥德河-尼斯河线边界后,宣布放弃德国前东部领土而作出的决定。采用这类政治性更名的另一个例子是斯德丁车站被改称为火车北站。在1950年代,许多东欧国家领导人均经由火车东站对民主德国进行国事访问(贝鲁特哥特瓦尔德拉科西赫鲁晓夫)。

许多直通列车,尤其是通往德累斯顿哈勒/莱比锡方向的列车开始在火车东站到发。该站同时也用于前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巴尔干半岛的国际列车服务(尼普顿号和波罗的海快车前往哥本哈根,柏林熊号和萨斯尼茨快车前往马尔默以及快速列车前往布拉格、布达佩斯、布加勒斯特索菲亚和维也纳)。而文多波纳号列车至今仍在运行。自1962年起则开办有来自柏林动物园(西德)的联运列车,后改为联运车厢担当。此外,这里还停靠有运行于苏联和法国之间的东西快车(莫斯科-华沙-科隆布鲁塞尔-巴黎)。

列车的电气化运营在1987年5月31日实现。同年车站也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它获得了一个三层楼高的新接待大厅,当中包括有19个售票柜台、电子信息系统以及约1,000个行李储存柜。而站台和顶棚,行人隧道楼梯都作出了现代化更新,并安装有自动扶梯。1987年12月15日,这座重新设计的车站投入使用,并对应它的交通流量而被更名为柏林火车总站。


当代

1994年1月10日,在德国的两个国家铁路正式合并为德国铁路股份公司之际,火车东站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庆典。一台蒸汽机车和一台ICE列车动力车头在活动现场庄重的驶向对方,并相互重联

在1998年5月24日的列车运行图调整中,该站被更改回火车东站的称谓[6]。同年随后又进行了一次重新改造工程,此时的改造范围包括延长长途列车站台,以及将东侧轨道设施与新修复的城市铁路高架桥相接。至2000年6月29日,采用玻璃幕墙的接待大厅正式落成。

车站旁边设有一间城际酒店和2座大型写字楼。车站本身则设有9条到发线,其中包括4条用于快铁的轨道和2条不含月台的直通轨道。

随着柏林的铁路枢纽在2006年5月28日进行重组,火车东站每日的短途列车到发量从236班减少为198班;长途列车的到发量也从146班回落至98班[7]。自2011年起,车站的到发场开始进行彻底翻修。其顶棚、天窗和排水系统需要更换,金属支架也获得了一个灰色的耐腐性涂层及防火涂层,正对埃里希·斯泰因福尔特大街的外立面则被重新安装玻璃,并配备遮光帘。这项工程预计将在2015年12月竣工。

参考文献

  1. Christian Drescher. "Schlesischer Bahnhof" in Berlin. Die Grafschaft Glatz. 2000-08-09 [2014-07-22]. 
  2. Kursbuch der Deutschen Reichs-Postverwaltung … 1. Juli 1880, Tabelle 41 und 42. Pürgen 1992 (Repr.), ISBN 3-921304-84-9.
  3. Laurenz Demps, Der Schlesische Bahnhof in Berlin, Berlin: Transpress, 1991, ISBN 978-3344707255 
  4. Kursbuchauszug
  5. Dirk Winkler, Eisenbahnmetropole Berlin 1935 bis 1955, Freiburg: EK-Verlag: 42–45, 1998, ISBN 3-88255-563-7 
  6. Aktuelles in Kürze, Eisenbahn-Revue International, 1998, (4): 114, ISSN 1421-2811 
  7. Bahnstadt Berlin: Ausbau der Infrastruktur von 1990 bis 2015, Deutsche Bahn (Berlin), 2006: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