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夷君」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Slf對話 | 貢獻
簡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武夷君'''也作為[[道教]]中陰間[[土地]][[所有權]]的持有之神,[[陸鴻漸]]《武夷山記》:「武夷君,地官也。」古時凡建造[[墳墓|陰宅]]或[[房屋|陽宅]],都會向武夷君祈禱,焚燒[[紙錢]],刻劃一磚作契約,埋在屋角,世稱「磚契」,與[[臺灣民間信仰]]中的[[地基主]]有關。
 
'''武夷君'''也作為[[道教]]中陰間[[土地]][[所有權]]的持有之神,[[陸鴻漸]]《武夷山記》:「武夷君,地官也。」古時凡建造[[墳墓|陰宅]]或[[房屋|陽宅]],都會向武夷君祈禱,焚燒[[紙錢]],刻劃一磚作契約,埋在屋角,世稱「磚契」,與[[臺灣民間信仰]]中的[[地基主]]有關。
 +
武夷君,又稱武夷王、武夷顯道真君,是中國福建武夷山的山神、鄉土神。武夷山因此神而得名。古時,凡福建人,入武夷山之前多半會先向武夷君祭禱。<ref name="維基武夷君 ">{{cite news|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A6%E5%A4%B7%E5%90%9B|title =武夷君簡介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維基百科 | author= | accessdate=2019-2-24 }}</ref>
 +
 +
  [[福建]][[武夷山]]市傳說,武夷君原先是[[閩]][[越]]當地的一個貴族,爲了離開政治鬥爭的紛擾,率領軍民來到武夷山隱居開拓,爲民所重,人稱爲[[“武夷王”]]。後用心修道,頗顯靈蹟,物化之後,民人緬懷而祀香火。<ref name="中文百科武夷君 ">{{cite news|url=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433319.aspx|title =武夷君簡介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中文百科 | author= | accessdate=2019-2-24 }}</ref>
 
==簡介==
 
==簡介==
  地基神祇研究》認為,'''武夷君'''是武夷山地方的居民對[[盤古]]的尊稱,並視為本地的[[境主]]神、山神,有時稱為「盤古武夷大王」,因為盤古開天闢地,故所有土地皆是盤古所擁有,自然包括武夷山,也被認為掌控了所有陰間土地的所有權。
+
 地基神祇研究》認為,'''武夷君'''是武夷山地方的居民對[[盤古]]的尊稱,並視為本地的[[境主]]神、山神,有時稱為「盤古武夷大王」,因為盤古開天闢地,故所有土地皆是盤古所擁有,自然包括武夷山,也被認為掌控了所有陰間土地的所有權。
  
 
[[南宋]][[理學家]][[朱熹]]《武夷图序》:“武夷之名著自[[汉代|汉世]]。祀以干鱼,不知果何神也。今[[建宁府]][[崇安县]]南二十余里,有山名武夷,相传即神所宅。”朱熹引用《[[史記]]》記載,[[汉武帝]]曾以[[乾魚]][[祭祀]]武夷君。朱熹認為'''武夷君'''應該也是一個隱士,“盖亦避世之士,生为众所臣服,没而传以为仙也”。
 
[[南宋]][[理學家]][[朱熹]]《武夷图序》:“武夷之名著自[[汉代|汉世]]。祀以干鱼,不知果何神也。今[[建宁府]][[崇安县]]南二十余里,有山名武夷,相传即神所宅。”朱熹引用《[[史記]]》記載,[[汉武帝]]曾以[[乾魚]][[祭祀]]武夷君。朱熹認為'''武夷君'''應該也是一個隱士,“盖亦避世之士,生为众所臣服,没而传以为仙也”。
行 7: 行 10:
 
 本地傳說,'''武夷君'''原先是[[閩越]]當地的一個[[貴族]],為了離開政治鬥爭的紛擾,率領[[軍人|軍]][[人民|民]]'''以武克夷''',來到武夷山開拓,為民所重,人稱為「'''武夷王'''」。後用心修道,頗顯靈蹟,[[物化]]之後,民人緬懷而祀[[香火]]。與朱熹說法大致相同。
 
 本地傳說,'''武夷君'''原先是[[閩越]]當地的一個[[貴族]],為了離開政治鬥爭的紛擾,率領[[軍人|軍]][[人民|民]]'''以武克夷''',來到武夷山開拓,為民所重,人稱為「'''武夷王'''」。後用心修道,頗顯靈蹟,[[物化]]之後,民人緬懷而祀[[香火]]。與朱熹說法大致相同。
  
 《武夷山志》說法,[[彭祖]]長子彭武、次子彭夷到武夷山開墾,彭武與彭夷打敗了[[妖怪]],[[招安]]了當地的[[蠻夷|夷人]],於是不分[[華]]、[[番]]都順服他們,於是治理該地井井有條。彭武、彭夷歿後,民眾合建一祠:曰「武夷祠」,祭祀彭武、彭夷,二人被合稱為「'''武夷二真君'''」,簡稱「'''武夷君'''」。<ref name="維基武夷君 ">{{cite news|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A6%E5%A4%B7%E5%90%9B|title = 武夷君簡介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 維基百科 | author= | accessdate=2019-2-24 }}</ref>
+
 《武夷山志》說法,[[彭祖]]長子彭武、次子彭夷到武夷山開墾,彭武與彭夷打敗了[[妖怪]],[[招安]]了當地的[[蠻夷|夷人]],於是不分[[華]]、[[番]]都順服他們,於是治理該地井井有條。彭武、彭夷歿後,民眾合建一祠:曰「武夷祠」,祭祀彭武、彭夷,二人被合稱為「'''武夷二真君'''」,簡稱「'''武夷君'''」。<ref name="維基武夷君 "/>
 +
== 参考资料==
 +
[[Category:道教人物]]

於 2019年11月8日 (五) 08:19 的最新修訂

武夷君也作為道教中陰間土地所有權的持有之神,陸鴻漸《武夷山記》:「武夷君,地官也。」古時凡建造陰宅陽宅,都會向武夷君祈禱,焚燒紙錢,刻劃一磚作契約,埋在屋角,世稱「磚契」,與臺灣民間信仰中的地基主有關。 武夷君,又稱武夷王、武夷顯道真君,是中國福建武夷山的山神、鄉土神。武夷山因此神而得名。古時,凡福建人,入武夷山之前多半會先向武夷君祭禱。[1]

  福建武夷山市傳說,武夷君原先是當地的一個貴族,爲了離開政治鬥爭的紛擾,率領軍民來到武夷山隱居開拓,爲民所重,人稱爲「武夷王」。後用心修道,頗顯靈蹟,物化之後,民人緬懷而祀香火。[2]

簡介

地基神祇研究》認為,武夷君是武夷山地方的居民對盤古的尊稱,並視為本地的境主神、山神,有時稱為「盤古武夷大王」,因為盤古開天闢地,故所有土地皆是盤古所擁有,自然包括武夷山,也被認為掌控了所有陰間土地的所有權。

南宋理學家朱熹《武夷圖序》:「武夷之名著自漢世。祀以乾魚,不知果何神也。今建寧府崇安縣南二十餘里,有山名武夷,相傳即神所宅。」朱熹引用《史記》記載,漢武帝曾以乾魚祭祀武夷君。朱熹認為武夷君應該也是一個隱士,「蓋亦避世之士,生為眾所臣服,沒而傳以為仙也」。

本地傳說,武夷君原先是閩越當地的一個貴族,為了離開政治鬥爭的紛擾,率領以武克夷,來到武夷山開拓,為民所重,人稱為「武夷王」。後用心修道,頗顯靈蹟,物化之後,民人緬懷而祀香火。與朱熹說法大致相同。

《武夷山志》說法,彭祖長子彭武、次子彭夷到武夷山開墾,彭武與彭夷打敗了妖怪招安了當地的夷人,於是不分都順服他們,於是治理該地井井有條。彭武、彭夷歿後,民眾合建一祠:曰「武夷祠」,祭祀彭武、彭夷,二人被合稱為「武夷二真君」,簡稱「武夷君」。[1]

參考資料

  1. 1.0 1.1 武夷君簡介  . 維基百科. [2019-2-24] (中文). 
  2. 武夷君簡介  . 中文百科. [2019-2-2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