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武陵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陵郡,中国西汉时设置的郡,在今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

建置沿革

汉代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改黔中郡置武陵郡[1],治所在索县(今湖南省常德市东断港头乡城址村,一说治义陵县,今溆浦县南马田坪乡梁家坡村西北)。辖境约当今湖南省沅江流域以以西,贵州省东部,湖北省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地。

武陵郡属荆州刺史部。西汉后期,武陵郡领十三县: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佷山、零阳、充。王莽时,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初复为武陵郡。

东汉时,武陵郡移治临沅县(今湖南省常德市西),省义陵县,佷山县改属南郡。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50年),析置沅南县。汉顺帝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其后辖境逐渐减缩。

六朝

三国时期,武陵郡属吴。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分武陵郡之零阳、溇中、充、临澧、澧阳等县立天门郡。

晋武帝太康中,武陵郡领十一县:临沅、龙阳、汉寿、沅陵、黚阳、酉阳、辰阳、镡城、沅南、迁陵、舞阳。东晋时,省镡城县。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分荆州立郢州,武陵郡改属郢州。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分荆州之天门、义阳、南平,郢州之武陵四郡,置武州,治武陵,以武州刺史领武陵太守。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武陵郡,并临沅县、沅南县和汉寿县置武陵县,其地属朗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朗州为武陵郡。武陵郡领二县:武陵、龙阳。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改武陵郡为朗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朗州为武陵郡。武陵郡领二县:武陵、龙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武陵郡为朗州。

武陵蛮

武陵郡境内有盘瓠种等民族,史称武陵蛮,又称五溪蛮[2]东晋南朝时,武陵太守、内史例加“安远护军”之号,以管理武陵蛮。

人口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武陵郡有34177户,185758口。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武陵郡有46672户,250913口。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武陵郡有14000户。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武陵郡有5090户,37555口。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武陵郡有3416户。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武陵郡有9306户,43716口。

视频

武陵郡 相关视频

武陵郡中,桃花源现
最美中国 - 武陵郡

参考文献

  1. 荆南四郡与武陵之谜,知乎,2019-8-21
  2. 论武陵文化,道客巴巴, 20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