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浒墅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浒墅关镇

中文名: 浒墅关镇

外文名: XuShuGuan Town

别 名: 浒关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

面 积: 30 km?

下辖地区: 5个行政村,8个社区

政府驻地: 兴贤路与中兴路交叉口

电话区号: 0512

邮政区码: 215151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人口数量: 62873人(2017年)

火车站: 苏州站、苏州新区站、浒墅关站

车牌代码: 苏E

浒墅关镇地处苏州高新区东北部,踞京杭大运河东岸,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江南要冲地、吴中活码头”之称,域总面积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

199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乡镇”。

2014年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19.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增长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增长55.1%;完成工业投资34亿元,增长39.9%;完成内资注册资金18.1亿元,增长13.1%;其中内资工业注册资金6.4亿元,增长30.6%。[1]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5月浒墅关镇,有5个行政村,8个社区。

人口

浒墅关镇总人口62873人(2017年)。

浒墅关,位于苏州城西北、运河之滨,镇中心为东经120°29′、北纬31°23′,北接望亭,西与通安镇、藏书镇交界。京杭大运河纵贯镇区南北,龙华塘、竹青塘横穿东西。

气候

浒墅关境域在中亚热带向,属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

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和无霜期较长的特点,风向有较明显的交替变化。全年最多风向是东南风,其次为西北、东北风,平均风速3.9米/秒上下,年平均气温在15.8℃,全年平均降水日为134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实际平均日照小时数217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9.3%,平均气压测得为1016.8毫巴。

地质地貌

境内为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中生界和中下三叠系地层较发育,侏罗系上统火山岩出露于阳山北至东向浒墅关一带及潭山虎丘等,向北至瓦山、白石(豸)山一带。泥盆纪是4—3.5亿年前时为陆地,沉积为陆相和三角洲相的粉砂岩、块砂岩等构成的地层。地层中有中华棘鱼、斜方薄木及无锡(矽)亚鳞木化石,古生代气候的干燥炎热致使泥盆纪地层致密硬坚,不易风化剥蚀。阳山丘陵即为辖区的全部或大部。石炭纪是3.5亿年前至2.9亿年前早期海陆更替。主要沉积了海陆相交的粉砂岩、细砂岩及泥岩构成的地层。侏罗纪至白垩纪为2—1.4亿年前和1.4—0.7亿年前燕山运动的影响,镇区已形成的地层产生了多期次多种褶皱、断裂层,地壳深处的岩浆沿断裂破碎频繁上浸(侵),有的冲出地表,有的侵入地表下不同深度处冷凝固结,形成各类侵入岩。阳山东北部及浒墅关、虎丘、漕、澄湖等地,在第四系土层之下皆为当时形成的火山岩。后来,地壳上升加之上盖层遭受风化剥蚀,使地下花岗岩露出或接近地表,成为当今怪石嶙峋、姿态纷呈的花岗岩地容地貌。管山的“狻猊”兽形是极为典型的花岗岩嶙峋岗峦(即现“观山摩崖刻”峰峦)。

浒关镇区蕴藏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处于较富水区的松散岩类承压孔隙水富水区的边缘带。在地下150—250米深度范围内有4—5个承压含水层,潜水含水层通常与地表水体相沟通,水质多受污染(浅层地表水)深部含水层水质较佳。又自运河西的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区的亚区地域,也组成全区地下水富水区。

矿产资源

浒墅关阳山脉系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矿种亦较多,已发现的有铁、萤石、石英砂岩、花岗石石灰岩、钽、铌、高岭土等。这同本区域地质属苏州断束构造带(东北向)密切相关的。其中非金属矿产以高岭土最丰富,阳山一带有石英斑岩及火山岩分布,亦为主要矿源地区。

林业资源

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麻栎、桧柏、苦槠、紫楠、青刚、刺槐、白栎、香樟、杉木、黄檀、山槐、榉树、榆牙、苦楝、黄梧桐、杨、柳、枫杨、枸、乌臼、椿树(香)、楸树、桑、茶、桂、玫瑰、柑桔、枇杷、杨梅、银杏(盆景培植为多)、枣栗、桃李、法冬青、广玉兰、女贞、木莲、山茶、棕榈、铁树、橄榄、含笑、桃叶珊、黄杨、扶桑、棕竹、栀子、杜鹃、夹竹桃、法梧、雪松、川楝、泡桐、火炬松、金钱松、水松、柏木、龙柏、五针松、木槿、棠棣、腊梅、石榴、海棠、枫树、木芙蓉、青桐、白榆、皂荚、枫香等70余种。

交通

沪宁铁路设有浒墅关站(三等站)、沪宁城际铁路在镇政府东侧设苏州新区站(高铁站)。

沪宁高速穿越全境,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有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2号线,中环快速路汇集,

一小时内均可直抵东西北向的上海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光福机场和无锡硕放机场。

经济状况

2014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9.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55.1%;其中完成工业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39.9%;完成内资注册资金18.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内资工业注册资金6.4亿元,同比增长30.6%;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7.5亿元。各项指标均属全区前列。

2004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完成一般预收收入1.06亿元,首次跨入苏州市财政收入超亿元先进镇行列;实现工业销售57.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完成自有产品出口额2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全镇居民年平均收入达1万余元,近几年来,全镇经济连续呈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浒墅关自宋至清代,浒墅关区域内有进士17名,举人29名。浒墅关镇作为全国蚕桑科研教育事业的发祥地和蚕种生产基地,被日本蚕业专家称为蚕业界“圣人”的已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蚕学协会名誉理事长郑辟疆先生,于1912年创办了全国的蚕桑专科学校。

2015年浒墅关镇有吴县中学、苏州文昌实验学校、浒墅关中学等3所三星级重点中学,浒墅关中心小学校1所和培智学校1所。另有成人教育中心和各类培训机构,全镇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以及7-15周岁的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也达100%,升学率达99%,缀学率严格控制在零。成人继续教育情况良好,每年各类培训人数约6000人左右。

文化

浒墅关的吴地文化源远流长,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群在这块土地上生存。进入人类阶级社会以后,自泰伯在吴地立国,代代相传,逐步形成的吴地文化在浒墅关域内充分地得到了展示。

浒墅关镇作为全国蚕桑科研教育事业的发祥地和蚕种生产基地,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被日本蚕业专家称为蚕业界“圣人”的已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蚕学协会名誉理事长郑辟疆先生,于1912年创办了全国的蚕桑专科学校。他亲任校长,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蚕桑业高级技术人才。建于1926年的浒关蚕种场,占地125公顷,每年生产蚕种70万张,且品种优良,被誉为“铁种”。该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科研为先导的三级(总场、分场、机厂)繁育、四级(繁育母种、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制种的育种体系,为我国蚕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80年代始,《桑镇文艺》、曲艺会演节目、篆刻书画、摄影、音乐舞蹈等均取得显著成绩,有百多篇文学作品发表于省、市级刊物,百多幅书画摄影在省、市联展展出;在少儿书画美术方面更是成绩骄人,数百幅少儿书画于90年代中到省文化展厅参赛展览。1998年10月,获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1990年,浒墅关文化站为江苏省一级文化站;1992年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1998年汪序调任站长。此后,成教中心、党校、工人俱乐部归并一处,成为全镇文化中心,原朱家弄口文化茶室为文化站分部。文化站下属业余团队有:评弹之友社、腰鼓队、戏曲演唱队、拳操表演队、少儿书画协会、棋类协会、大运河摄影社、民间收藏协会。文化中心 1980年原浒墅关镇与保安乡共建浒墅关文化中心,至1987年乡镇合并后,原保安文化站与浒关镇站合并为浒墅关文化站。原保安文化站长宓亘霖任镇副站长。文化中心设阅览室,有文化茶室、游艺活动、棋类灯谜活动、录像放映、电影下乡放映、书画文艺创作、摄影、群众各类比赛竞赛、科技讲座文学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

卫生

浒墅关古镇源远流长,历代名医会集吴中苏城,形成吴门医派,浒地是其一支。明清际倪南玉独创管山药王殿,即以医德医术广施济民,并在当地形成一群医林人物,西医传入后,民国20年(1931)即有张子欣在浒开设首家“天荣医院”。建国后,逐步建立县、镇、村三级医疗网。1969年始,浒关已有县级医院、乡级卫生院各一所,农村98%的大队(村)建立合作医疗站,并配备“赤脚医生”。1982年起,县医院、镇卫生院实施医疗岗位技术经济责任制。90年代初,浒关2家医院有病床206张,卫生技术人员230人,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48人。1991年10月,原吴县第二人民医院同镇卫生院合并为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后,规模更扩大,医院卫生技术条件的软硬件设施更能服务于当地及其周边乡村群众的需求。同时在竹青弄、浒新街中段、浒墅关新区、机驾培训考验场等处开设了方便门诊及分部。全镇41个行政村有38个村级卫生室,同第七人民医院共同组成镇医疗网络,在防病治病、卫生保健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苏大附二院高新区医院扩建项目,总投资6.8亿元,按三级医院的建设标准建设,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项目动迁涉及的地面建筑及商业用房,已于2014年6月全部签约拆除,医院扩建后床位可达1000多张。

科技

浒墅关科技队伍中有农艺、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教育、卫生五类人员。1999年总数为188人。其中,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8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14人;经济师3人,助理经济师13人;会计师8人(含统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17人(不含教育、卫生及驻浒单位科技人员数)。

2013年,浒墅关镇引进科技型企业16家,获批研发机构16家,获批科技项目30多项,高新技术企业获批9家,完成专利申请578个,完成服务外包12月数为22128万美元。会上,辖内方林科技、世嘉科技等42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嘉奖。

浒墅关出土文物丰富,价值颇高。甑(真)瓦(华)山良诸文化时期的遗物从地面到地下2米以下之间的7000平方米范围内,有大量石器和陶片标本及出土物。石器有石斧、石钺、石镞、带柄三角形石刀、石凿等;陶片以几何印纹陶为主,陶器内壁有回纹、折尺纹、席纹、菱形纹硬陶罐片;尚有原始瓷钵、鼎等商周时期至良诸文化遗存物。遗址的最上层部,还保存着一部分汉代遗物。1956年江苏省文管会组织的文物普查中发现,并进行一次试掘,但未见有简报。1976年后结合普查,遗址进行过数次复查。1986年5月19日浒墅关青墩(灯)村发现青墩头玉璧一块,直径19.5厘米。随接报送吴县文管会认定是“良诸文化时期的史前器”。1992年11月,真山在开山采石中暴露出古墓葬物。市文管会考古队及时地对真(甑)山进行抢救发掘,同时进行全面考古调查,共发现有57座土墩,对其中7座古墓发掘中有春秋期青铜剑、青铜戈等,特别是一件猴头钮提梁壶更是十分罕见的珍品。还有青铜印、玉板指等稀有文物。1994年对小真山4号墩双穴墓考古清理中又有17件战国期文物出土。浒墅关古宅园址、古寺庙、古人墓又特丰满。古镇素有“八咏”景观中,尚有少数景点如文昌古阁等极有开发价值。

旅游

坐落于镇西的阳山,古有“吴中普陀”之称,海拔338米的箭阙峰以其俊秀的峰峦、奇特的岩石,耸立在江南平原上,更显得十分壮观。阳山东首的仙人洞、来鹤峰则是千姿百态,别具一格,使无数游人流连忘返。镇南运河旁的文昌阁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当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扼守苏州西北大门的指挥所和屯粮营垒,它和三里亭、兴贤桥等古迹都被中国国际旅游总社列为古运河游览景点。

获得荣誉

2019年12月,浒墅关镇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

视频

浒墅关镇 相关视频

浒墅关镇上塘片改造原貌_高清
苏州浒墅关镇周河滨金乡邻大聚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