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浙江图书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浙江图书馆,有时简称浙图,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是中国创办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现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馆藏文献673.44万册(件)。

基本概况

浙江图书馆创办于1900年,前身为杭州藏书楼,1903年改称浙江藏书楼,1909年,定名为浙江图书馆。现馆藏文献约390万册(件),有举世闻名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刻本抄本稿本;除中文文献外,西班牙等文种的文献均有一定的收藏。

1998年落成的新馆坐落于杭州黄龙洞风景区旁,用地面积近3公顷,建筑面积30800平方米,座席1700余个,可藏文献450万册(件),是一座现代化的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新馆连同原杭州孤山路馆舍、杭州大学路馆舍及湖州市南浔区嘉业藏书楼共同组成新的浙江图书馆,为全省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浙江图书馆创建于1900年,是国内创办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1931年建成大学路馆舍。1998年12月26日,浙江图书馆新馆试开馆。2000年11月18日,值浙江图书馆百年华诞之际,浙江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1]。浙江图书馆现有馆舍四处,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以曙光路新馆为总馆,另有湖州嘉业藏书楼、孤山路古籍部和大学路馆舍,并在全省各地设有7个分馆29个流通站。浙江图书馆是浙江省文献信息收藏和服务中心,承担浙江省地方文献的收藏和服务职能,是全世界学习和了解浙江的重要窗口。目前拥有500多万册藏书和超海量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学科门类齐全,文种涉及中、英、日、俄、德、法等。馆藏珍品首推文澜阁《四库全书》,此外有敦煌经卷、宋元明刻本、稿抄本、名家批校题跋本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外国刻本。

浙江图书馆实行天天开放,并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2]。主要服务有:书刊借阅、参考咨询、网络服务、讲座、展览、教育培训、视听服务等。浙江图书馆与时俱进,积极引进和应用高新技术,不断推进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联盟成员。同时,浙江图书馆努力实现与同行间的资源共建共享,与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联合开设“浙江省文献信息导航网”,为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文化大省建设服务;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组织实施了浙江省公共图书馆通阅互借网络。浙江图书馆设有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浙江省分中心,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书目资源共建共享。浙江图书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1994年,以机构会员身份加入国际图联,并参加古籍善本手稿专业委员会与亚太地区委员会。1998年12月,与日本福井县立图书馆缔结为姐妹馆,2000年度获准成为联合国文献资料托存馆。2000年,浙江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读者喜爱的图书馆”称号;2001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被文化部评为一级图书馆

视频

浙江图书馆视频 相关视频

浙江图书馆视频
浙江图书馆U书快借上央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