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淮安土特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淮安位于苏北平原腹地,京杭大运河古淮河交汇处,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全市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218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总人口近500万,其中市区人口246万。 区划:辖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原淮阴县)楚州区(原县级淮安市)金湖盱眙涟水洪泽4县。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 淮安是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地级淮阴市更名而来。淮安位于苏北平原中部,淮安市下辖四县四区,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518万,其中市区建设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73万。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洪泽湖镶嵌其间,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环境优良,已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重要的交通枢纽、苏北南部的中心城市、新兴的工业基地和农副产加销基地。
  2. 南距江苏省省会南京市188公里,东北距亚欧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市135公里。东靠盐城市,南连扬州市,西与西南接安徽省,北邻连云港市与徐州市以及刚刚成立的宿迁市,素有“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淮安不仅人杰地灵,而且风景优美,沿大运河,环洪泽湖,既可领略自然风光,又可观赏名胜古迹。1986年国务院公布淮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名人

淮安,即淮水安澜之意,得名于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据《南齐书·州郡志》记载: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割直渎、破釜塘以东淮阴镇下流杂一百户置淮安县,隶属于东平郡。淮安之名始见。 淮安名人辈出。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历史上先后诞生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爱国将领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淮安名胜众多。有周恩来故居童年读书处纪念馆遗物陈列馆,有老子山,在盱眙境内有朱元璋高祖、曾祖和祖父的陵墓--明祖陵[1]

蒲菜

蒲菜为香蒲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一种,其叶鞘抱合而成的假茎可食。具有清凉解毒、凉血、利水和消肿的功效,适合一般人在夏季闷烦时食用。因其对某些妇科病和辅助疗效,故亦适宜经产期妇女食用。

蒲菜的食疗功效

蒲菜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孕妇劳热、胎动下血、消渴、口疮、热痢、淋病、白带、水肿、瘰病。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但蒲菜性凉,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过多。

加工方式

蒲菜可用于炒、炝、烧、扒等,还可做汤、制馅,味道清淡,爽口。 [2]

菜品特色

蒲菜为香蒲科植物,香蒲TyphalatifoliaL.嫩的假茎。又名深蒲、蒲荔久、蒲笋、蒲芽、蒲白、蒲儿根、蒲儿菜,为香蒲科多年生植物香蒲的假茎。贵州俗称水蜡烛,因为该植物生长于沼泽地、植物花絮形似蜡烛故而称之为水蜡烛。

蒲菜历史

  1. 蒲菜,俗称草芽,为香蒲的嫩茎,蒲菜入宴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周礼》上即有“蒲菹”的记载。明朝顾过诗曰:“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蒲菜佳肴甲天下,古今中外独一家”这是在江苏淮安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谣,起源南宋抗金名将梁红玉留下的一个动人传说。
  2. 南宋建炎五年,金国十万精兵攻打淮安城时,梁红玉领兵镇守淮安被金兵长期围困,在内无粮草、外无军援的情况下,偶然发现马食蒲茎,因而取蒲菜代食,解决了粮食尽绝困境,军民同心协力,终于打败了金兵,故淮安民间又称蒲菜为“抗金菜”。自此,食用蒲菜在淮安一带广泛流行开来。如今,蒲菜不仅在当地成为宴席中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所谓“无蒲不成宴”,而且已经跨出淮安,走进了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

营养价值

每100克蒲菜嫩茎中含蛋白质1.2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克,膳食纤维4克,维生素C6毫克,钙53毫克,磷24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胡萝卜素及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

医学应用

蒲菜不仅是美味佳蔬,而且是食疗良药。其味甘性凉,能清热利血、凉血。祖国医学认为,蒲菜主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小便短少赤黄、乳痈、便秘,胃脘灼痛等症。久食有轻身耐老、固齿明目聪耳之功;生吃有止消渴、补中气、活血脉之效。

食疗应用

热毒下痢

蒲根60克、粟米6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肺热衄血

蒲黄(系蒲菜上之黄粉)、青黛各3克,新汲水服之。

吐血唾血

蒲黄末60克,每日温酒或凉开水送服9克。

小便出血

蒲黄末每服1.5克,生地黄汁调下。

关节疼痛

蒲黄250克、熟附子30克研末,每次服3克,凉开水送服,一日一次。

做法

  1. 将蒲菜外层老皮小心剥去,用小刀削掉根部发黄的地方以及最上面的老蒲。
  2. 清洗干净蒲菜,挑选整齐的中间部位,掰断头尾;炒锅加热,挖一勺猪油进锅溶化。放入姜片蒜泥稍微爆香;
  3. 下入浸泡好沥干水份的虾仁煸炒一下;放入蒲菜继续煸炒,蒲菜翻炒至稍微变软;
  4. 倒进一大碗高汤(鸡汤最佳,实在没有就清水吧),大火烧开,烧开的蒲菜盖上锅盖改中小火继续闷煮几分钟;
  5. 开盖调味即可出锅。若是汤汁过多可用大火稍微收下。最后用淀粉水勾成二流芡!
  6. 长条的蒲菜排在碗底再将碎蒲菜挑起码在中间。碗口盖盘子倒扣,将虾仁当中做装饰,淋入汤汁即可。[3]

涟水萝卜干

历史

涟水县因涟河而得名。据《乾隆淮安府志·河防》记载:宋光宗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注梁山泺,分为二派,一由北清河入海,一由南清河入淮。县境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低洼地带逐渐形成涟水独特的海盐性重盐碱地土壤。其土壤中含盐量超过7‰,PH值在10以上。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的萝卜,个头瘦小,含水分少,皮色紫红,又名“楞头紫”。此萝卜生食虽非上品,但制成萝卜干后则为珍品。   

产地

涟水萝卜干主要分布于涟水县石湖、南集、徐集、黄营、义兴等乡镇。涟水萝卜干是著名的特产,在光绪元年刊本的《安东县志·物产》中就有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涟水萝卜干就随着涟水人的足迹漂洋过海到达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澳门等地,享誉海内外。

营养含量

涟水萝卜干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每100克中含铁0.7毫克~1毫克、钙51毫克~55毫克、锌0.22毫克~0.5毫克、钼0.19毫克~0.33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尼克酸、淀粉酶、多缩戊糖等。[4]

做法

制熟干

将萝卜洗净去须,大者纵剖四瓣,小者二瓣。放入笼内,蒸至八分熟取出,晒干。然后藏之瓮中·味永不变。还可将猪肉等加入其中,则别呈风味。如果在食用时,在萝卜干中加入虾米进行烹调,其味更是鲜美。

制生干

  1. 将萝卜洗净去须,切成手指粗长条,在阳光下稍作晾晒后,即放入缸中。先放至约l 5厘米厚,撒上一层薄盐,再放再撒,放一层撒一层,最上一层盐要撤得稍厚些。总计约生萝卜50公斤,撤食盐2~3公.斤,盐放入过多会减少萝卜干的风味。放好后,上以重物压之,过2~3天后,取出晒干,成为“原干’’。
  2. 原干还不宜食用,必须经过调卤才行。即将其放入原卤中。仍用重物镇压,使之吸收原卤。如果原卤不足,可以另外添加。如欲增高品味,可将花椒、丁香等药料炒焦’捣碎,用布包好,放入缸中,也可以熬成汁水加入,然后用泥封口。

食用

十数日后,即可取出食用。色泽红艳,香脆可口。萝卜含有淀粉酶,萝卜干同样有帮助消化,理食顺气的功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生民,一方生民孕育一方物产。涟水的特产风味源流固有其长,种类固有其多,品位固有其名’,都是涟人世代辛劳,奋发创造的结果。它是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激励今之涟水人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

功效与作用

调理肠胃、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开胃消食。

营养价值

  1. 萝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2. 萝卜中的芥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3. 萝卜中的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使之得到充分的吸收;
  4. 萝卜含有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吞噬癌细胞。此外,萝卜所含的多种酶,能分解致癌的亚硝酸胺,具有防癌作用。

禁忌

萝卜为寒凉蔬菜,阴胜偏寒体质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吃法

  1. 萝卜可生食,炒食,做药膳,煮食,或煎汤、捣汁饮,或外敷患处。
  2. 烹饪中适用于烧、拌、做汤,也可作配料和点缀。
  3. 萝卜种类繁多,生吃以汁多辣味少者为好,平时不爱吃凉性食物者以熟食为宜。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慢性胃炎患者不宜多食萝卜。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5]

涟水鸡糕

涟水鸡糕是涟水地区传统糕类特产。鸡糕细嫩,造形雅致,营养丰富,深受老人喜爱。制作鸡糕是以鸡胸脯肉为主料,配之以适量的鲜虾仁、鸡蛋、山药、豆粉、葱姜汁等辅料,加上十多种调味品制作而成。

特点

鸡糕细嫩,造形雅致,营养丰富,深受老人喜爱。

历史

“涟水三件宝,曲酒捆蹄加鸡糕”。这是远近人们对涟水饮食文化的概括和评价。提起涟水鸡糕,还有一个故事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涟水时,饥肠辘辘,竟闻有无素鸡可吃。这鸡本来就属荤,天下哪来的素鸡?可偏偏涟水城有位姓姚的师傅绞尽脑汁,真的做出一盘晶莹透明,粉嫩如酥的“素鸡”,吃得皇帝老子头上都冒出蒸汽来,一边赞不绝口,一边大谈其“与民同素”的好处,涟水鸡糕从此出了名。

相关传说

鸡糕又叫“素鸡”,不仅与乾隆皇帝的传说有关,还取其口味清雅、色泽鲜明。又因为它粉嫩如酥,细腻上口,人们还称之为酥鸡。作为涟水城乡独创的传统名菜,它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每逢过年过节,各地朋友纷纷来涟,以一尝涟水鸡糕为幸,特别是涟水的海外游子们,不惜迢迢千里,或返乡,或捎信,以“食之为幸”,大有“鲈鱼堪脍”之奇情。80年代中期,客居台湾的涟水籍名人顾祝同曾托人回家乡捎两样特产,其中之一就是涟水鸡糕。

涟水鸡糕的制作食材

净鸡脯肉300克、猪肥膘50克、桂鱼肉50克、红樱桃5克、菜心25克、冬菇10克、蛋黄25克、蛋清25克、豌豆粉30克、葱姜汁15克、精盐8克、绍酒25克、味精2克。

主要工序

是把鸡胸脯肉与噘鱼肉放在清水里浸泡去掉血水,使之洁白如玉,然后捞起晾干斩成肉泥把鸡蛋清放在肉泥里,再把扑碎的山药,鲜虾仁与鲜粉及调味品一起放人,充分搅拌使之均匀,成为粘性较强的白色糊状,按一寸左右的厚度推在笼上备蒸。将蛋黄放人备留的少许肉湖内搅拌,成为黄色糊状,再均匀地摊在笼中的肉糊上面,小火蒸熟,取出冷却后即成鸡糕。切成半尺见方的块子备用,待到做菜时,再用刀将块子切成薄而透明的片子,开水下锅,一滚即盛盘,你就可以品尝到名闻遐迩的美味佳肴了。

涟水鸡糕的做法

  1. 将鸡脯肉,肥膘、桂鱼肉洗净,分别斩成细茸,同放盆内,加豌豆粉、蛋清、葱姜汁、精盐、绍酒、味精搅拌成糊。取凹瓷盆一个,内抹熟猪油,将4/5的糊倒入盆中抹平;
  2. 然后再在剩汆的糊中加入蛋黄,搅匀后取一半轻轻覆盖在盆内的鸡糊上,入笼蒸15分钟至熟取出,将鸡糕从盆中倒出冷透,把另一半蛋黄鸡糊下油锅炸成小圆子待用;
  3. 将鸡糕改刀成长方形薄片,摆在盆中成花盆状。菜心做成万年青的茎叶。再镶上油炸的黄圆子和樱桃,放上海米及水发香菇,上笼蒸5分钟取出。锅上火舀入鸡汤,加精盐、味精,勾芡,浇在“万年青”上即成。[6]

视频

2019淮安城市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