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

圖片來自中文百科全書
兩字    上海市黃浦區四川中路299號

成立    2018年11月23日

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英语:Shanghai and Hong Kong Museum of Banking History)是一座位于上海的银行博物馆。 “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是內地首家由外資銀行設立的面向公眾開放的銀行歷史類展覽館。該館以歷史時間發展為主線,展現自19世紀中期至今兩地銀行業的起迭變遷和交融發展。 展覽館設於上海市四川中路299號東亞銀行大廈。該大廈建於1926年,此後一直用作東亞銀行的經營及辦公場所。1999年,該大廈被上海市政府列入上海市優秀歷史保護建築。大廈一層大廳長達24米的雲石櫃檯、金庫、保管箱庫等設施較好地保存了歷史原貌。

此外,展覽館還展示了眾多滬港兩地不同時期金融機構的珍貴票據和物件,展陳以傳統展示形式及多媒體技術相結合。

历史

2018年11月23日建成开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99号东亚银行大厦,由东亚银行迎接百年华诞成立。[1] 東亞銀行1918年在香港成立,1920年就在上海開設其第一家分行。當時租用外灘30號共濟會堂的辦公室作為其辦公場所,直至1925年購入位於九江路與四川中路交界的物業用於建造東亞銀行大廈。今天,該大廈一層及夾層為“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的展陳區域,保留了當時的建築特色。

1920年代的九江路東段一帶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是租界時代外資銀行和洋行集中地。附近的德華、大陸、三菱等銀行大廈相繼建成,美國運通、花旗等各國銀行也陸續在周邊開業。東亞銀行大廈位於四川中路299號,整體建築風格屬於裝飾藝術派風格,由東亞銀行1925年委託鴻達洋行設計,聯益建造公司(香港)承建,於1926年竣工。

建築風格

鴻達是匈牙利著名建築師,法國“裝飾藝術派”代表人物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鴻達從巴黎來到上海,於1920年代初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

鴻達其它著名的設計作品包括南京路新新公司(1923-1926年) 、虎丘路光陸大戲院(1927年)、淮海中路國泰大戲院(1932年)以及中山東一路的交通銀行(1947年)。

東亞銀行大廈正是“裝飾藝術派”風格建築的代表之一,其採用復古的輪廓,去除復古的細部裝飾,使用現代的幾何裝飾圖案,並輔以黑白拼花大理石等裝飾。室內樓梯間地坪採用裝飾藝術派風格做符號性的裝飾,形似天平。[2]

展館介紹

第一階段:勃勃生機

滬港早期金融業發展(19世紀中期—1931年)

19世紀中期起,上海開放為通商口岸,同時香港也逐漸發展成為航運及貿易港口。兩地金融業也隨之發展,各國外資銀行相繼進駐,華資銀行亦紛紛湧現。滬港兩地的金融業發展各放異彩,旗鼓相當。20世紀上半葉,香港從華南沿海的一個貿易中轉港口逐步發展壯大為國際金融中心;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也發展為遠東的金融中心。同時,內地華資銀行迎來了鼎盛時期,當時華資銀行的總資力已超越外資銀行錢莊

第二階段:堅韌前行

動盪時期至建國前夕(1931年—1949年)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發動侵華戰爭;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國民黨政府控制金融業,實行“法幣”政策後,濫發紙幣造成惡性通貨膨脹,給金融系統帶來重創。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香港淪陷,日軍發行的“軍票”成為當時香港市面上唯一流通的貨幣。動盪時期,幣制歷經多次變換。此後內地爆發內戰,國統區金融崩潰,遊資湧入香港。

第三階段:百廢俱興

建國前後至改革開放前夕(1948年—1978年)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銀行成立,逐漸形成“大一統”格局,而同時期香港經濟持續增長,銀行業飛速發展。

第四階段:欣欣向榮

改革開放至香港回歸(1978年—1997年)

1978年,伴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的春風,內地銀行業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央行轉軌,國有銀行改革開始起步,“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專業銀行相繼恢復和成立。改革開放以來,內地銀行業蓬勃發展,上海金融中心再度崛起。在內地改革開放的熱潮下,香港經濟踏入嶄新發展階段,由製造業轉型至以服務業為主導,金融業蓬勃發展。80年代以來,隨著香港與內地經貿關係的迅速發展,香港已成為中國內地,尤其是華南地區的服務中心。

第五階段:與時俱進

香港回歸至今(1997年—至今)

隨著香港回歸,內地經濟飛速發展,金融業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對香港金融發展的支持與交融更加深入。中國加入WTO、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外資銀行獲準在內地法人化、經貿合作提速等更多金融改革與開放舉措,都在推動滬港金融業快速發展、深度融合。

营业时间

  • 周二、周四、周六:上午九点半至下午四点
  • 周一、周三、周五、周日闭馆

交通

視頻

2019 多倫路文化名人街 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 上海檔案館 香山路孫中山故居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