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烧庄战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火烧庄战役,是指发生于1895年12月26日,在今日台湾屏东县长治乡长兴村的一场会战,交战方是大日本帝国陆军与当地客家人所集结的联军,最终日军获胜,长兴全村被日军放火焚烧。

背景

清朝末年的甲午战争,结果由大日本帝国获胜。清国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予日本;而在台湾当地,不愿接受日本统治的士人成立了台湾民主国,邱凤扬是当时的客家人领袖,他号召成立了六堆客家义军,六堆的“堆”通“队”,指右堆、左堆、后堆、中堆、先锋堆、前堆,共同对抗日军。六堆义军在本战之前,已于茄苳脚(今屏东县佳冬乡)与日军战斗过,因为武装与训练均远远落后日军而败退。

1895年10月20日,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刘永福阵前逃亡至厦门[1]。10月21日,台南开城投降,邱凤扬决意南撤至火烧庄(后称长兴村),他计划在该地进行最终抵抗。在当时,屏东平原仍有平埔族的台湾原住民武装力量,但因为平日与客家人有宿怨,故此役时平埔族支持日军,六堆义军形成孤军抵抗的局面。

战斗经过

1895年12月25日,日军南下途经砖仔磘、下淡水溪、穿阿猴街抵达火烧庄,与邱阿六(即邱凤扬)对战。六堆义军奋力抵抗击退敌军,于是日军于次日使用山炮轰击村庄,并放火烧民房,最终全村陷入一片火海,六堆义军至此瓦解。

据战后日方统计,火烧庄连带烧毁了老潭头庄、新潭头庄、仑上庄、香橼脚(今屏东县长治乡香杨村)等村庄,焚毁计三百余户民家,仅四、五户幸存,死亡人数合计约250人。

纪念

中华民国前监察院长于右任得知此史,曾做一首颂诗:“气与河山壮,名争日月光,煌煌民族史,照耀火烧庄。”;1968年万峦国中兴建时挖出了多具无主尸骨,经查为当年死者被埋葬处,后移至当年战场奉祀;1995年,由当年义军的后代子孙立碑纪念此事[2],当年战场现为纪念公园。

视频

火烧庄战役 相关视频

火烧庄战役
台北新剧“穿越”讲述“火烧庄之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