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锦 (清朝才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锦
国籍 中国
别名 季湘
职业 清代才女
知名作品 《青草堂琴谱》

王锦,号季湘,女,汉族,清朝贵州贵阳人。约生于清道光年间,辛亥革命后仍健在。代表作品 :《青草堂琴谱》。[1][2]

原图链接古琴谱。

王锦不仅会作诗,对音乐造诣也很深,能弹古琴,审定过《青草堂琴谱》,并为琴谱作了一篇骈文序言,微引精确,词章华妙。[3][4]

原图链接古琴谱。

她嫁与薛照南为妻,薛于光绪年间在湖北任职,她随夫于任所,还襄助处理诉讼文件,当时有人赞扬她"老于申韩"(意即精通法律)。[5][6]

原图链接古琴谱。

〖贵筑王季湘女史锦,为薛照南刺史德配。淹雅多才,尤精音律。性癖琴,重订《春草堂》琴谱,审音定徽,多所正误。余尤爱其自序骈体文一篇,微引精详,词格华妙。其词云:〗

原图链接古琴谱。

琴谱序

原图链接古琴谱。

(清)贵筑王锦季湘 撰

粤自湘妃写怨,苍梧留帝子之音;蔡氏知音,渌水尽中郎之妙。考新声于北魏,艳说虞妃;纪韵事于西京,争夸赵后。邮亭女子,识楚国之明光;上景仙姝,倡汉宫之绝调。拍成雅操,癖有落霞;谱人乐章,歌新子夜。故弦调九弄,香闺大有传人;亦琴鼓三终,正坐犹严女训。然而文君心荡,绮靡相沿;于嫂音微,筝琶莫辨。鸣鸾寡和,畴环珮之迎风;舞鹤不来,空丝桐之伫月。洋洋盈耳,半属淫哇;诩诩师心,殊乖古法。安弦操缦,堪羞艳李浓桃;累牌连篇,只诮灾梨祸枣。求其曲操雅正,音律详明,则《春草堂》原谱一书,固后学之津梁,元音之真诀也。所惜者徽分一间,尚误曲中;弦审五音,微差位表。吾师祝桐君先生为当时伯牙,将取此卷正之。乃仓皇戎马,未操郢上之觚;况瘁征鸿,早返闽中之驾。余也抚琴动操,指训亲承,扢雅扬风,心传愿绍。因女红之馀暇,细校徽音;合元律之精微,详加删订。神来意会,每触类而旁通;激浊扬清,务纤毫之无憾。经年绮阁,既告成功;反命绛帷,用谋锓板。所翼三声类聚,与古为徒;若云千载赏音,则吾岂敢![7]

古琴谱简介

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今日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琴谱,又名减字谱,相传为唐末曹柔发明,减字谱一般为四部分,上方记录左手指法,下方纪录右手指法,左上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为右手指法,内部为所弹、按弦。除此之外,减字谱还有续部、注释,一般用来标示音的细微变化。但由于减字谱无法记录每个音的时长,故而造成了大量琴曲的失传。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诗经》中就记载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

古琴的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古琴有100多个泛音,这大概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古琴有自己的记谱方法(简字谱),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琴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琴曲流传下来。《琴操》中记载:“伏羲作琴。”然而考察世界各民族进化的历史,凡在野蛮的时代,均能制器作乐。中华民族也不例外。在伏羲之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文明时期,必早已制有各种乐器。不过定名定制,始自伏羲。所以虽说作于伏羲,其实必早已有琴了。

又有吴仪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武王改为七弦,直至现在仍如之。”这种琴的制作,虽然始于伏羲,可是今日的古琴,实际上始自虞舜,完成于周武王。古人体高肢长,愈进而愈短。所以琴的长度,也日益减短。

今日的古琴,长三尺六寸三分,损益它,各为徽识,装饰以金玉的圆点,称为徽全弦。十三徽,以指按而弹之,即十三音也。

文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