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錦 (清朝才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錦
國籍 中國
別名 季湘
職業 清代才女
知名作品 《青草堂琴譜》

王錦,號季湘,女,漢族,清朝貴州貴陽人。約生於清道光年間,辛亥革命後仍健在。代表作品 :《青草堂琴譜》。[1][2]

原圖鏈接古琴譜。

王錦不僅會作詩,對音樂造詣也很深,能彈古琴,審定過《青草堂琴譜》,並為琴譜作了一篇駢文序言,微引精確,詞章華妙。[3][4]

原圖鏈接古琴譜。

她嫁與薛照南為妻,薛於光緒年間在湖北任職,她隨夫於任所,還襄助處理訴訟文件,當時有人讚揚她"老於申韓"(意即精通法律)。[5][6]

原圖鏈接古琴譜。

〖貴築王季湘女史錦,為薛照南刺史德配。淹雅多才,尤精音律。性癖琴,重訂《春草堂》琴譜,審音定徽,多所正誤。余尤愛其自序駢體文一篇,微引精詳,詞格華妙。其詞云:〗

原圖鏈接古琴譜。

琴譜序

原圖鏈接古琴譜。

(清)貴築王錦季湘 撰

粵自湘妃寫怨,蒼梧留帝子之音;蔡氏知音,淥水盡中郎之妙。考新聲於北魏,艷說虞妃;紀韻事於西京,爭夸趙後。郵亭女子,識楚國之明光;上景仙姝,倡漢宮之絕調。拍成雅操,癖有落霞;譜人樂章,歌新子夜。故弦調九弄,香閨大有傳人;亦琴鼓三終,正坐猶嚴女訓。然而文君心蕩,綺靡相沿;於嫂音微,箏琶莫辨。鳴鸞寡和,疇環珮之迎風;舞鶴不來,空絲桐之佇月。洋洋盈耳,半屬淫哇;詡詡師心,殊乖古法。安弦操縵,堪羞艷李濃桃;累牌連篇,只誚災梨禍棗。求其曲操雅正,音律詳明,則《春草堂》原譜一書,固後學之津梁,元音之真訣也。所惜者徽分一間,尚誤曲中;弦審五音,微差位表。吾師祝桐君先生為當時伯牙,將取此卷正之。乃倉皇戎馬,未操郢上之觚;況瘁征鴻,早返閩中之駕。余也撫琴動操,指訓親承,扢雅揚風,心傳願紹。因女紅之餘暇,細校徽音;合元律之精微,詳加刪訂。神來意會,每觸類而旁通;激濁揚清,務纖毫之無憾。經年綺閣,既告成功;反命絳帷,用謀鋟板。所翼三聲類聚,與古為徒;若雲千載賞音,則吾豈敢![7]

古琴譜簡介

古琴譜最早是用文字來記錄的,也就是文字譜。文字譜是用文字記述古琴彈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種記譜法。我國現存唯一的文字譜是《碣石調·幽蘭》,它由六朝梁代丘明傳譜,原譜則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於文字譜過於繁複,使用不便,經唐代琴家曹柔減化,發展成為減字譜。

今日我們所能見到的古琴譜,又名減字譜,相傳為唐末曹柔發明,減字譜一般為四部分,上方記錄左手指法,下方紀錄右手指法,左上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為右手指法,內部為所彈、按弦。除此之外,減字譜還有續部、注釋,一般用來標示音的細微變化。但由於減字譜無法記錄每個音的時長,故而造成了大量琴曲的失傳。現存有150多部古琴譜,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

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或藝術性的哲學,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古代每個文人的必修之器,歷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辦學重要的六藝之一。《詩經》中就記載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等。

古琴的樂器本身就充滿着傳奇的象徵色彩,比如,它長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為平,象徵着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古琴有13個徽,代表着一年有12個月及閏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徵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古琴有100多個泛音,這大概是世界上擁有泛音最多的樂器。古琴有自己的記譜方法(簡字譜),至少有1500多年的歷史。古琴現存有150多部古琴譜,包含着3000多首琴曲流傳下來。《琴操》中記載:「伏羲作琴。」然而考察世界各民族進化的歷史,凡在野蠻的時代,均能制器作樂。中華民族也不例外。在伏羲之時,中國社會已進入文明時期,必早已制有各種樂器。不過定名定製,始自伏羲。所以雖說作於伏羲,其實必早已有琴了。

又有吳儀琴當序》中記載:」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桓譚新論》中記載:「神農之琴以純絲為弦,刻桐木為琴。至五帝時,始改為八尺六寸,虞舜改為五弦,武王改為七弦,直至現在仍如之。」這種琴的製作,雖然始於伏羲,可是今日的古琴,實際上始自虞舜,完成於周武王。古人體高肢長,愈進而愈短。所以琴的長度,也日益減短。

今日的古琴,長三尺六寸三分,損益它,各為徽識,裝飾以金玉的圓點,稱為徽全弦。十三徽,以指按而彈之,即十三音也。

文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