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珠海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14日 (六) 08:58 由 JTA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圖片名稱'''</center><img src="影像網址" width="250"><…”)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圖片名稱

[影像網址 原圖鏈結] [來源網站網址 圖片來自]

珠海市,簡稱,別稱「百島之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國務院確立的經濟特區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位於廣東省南部。市境北與中山市接壤,西與江門市相連,東南與澳門毗鄰,東隔伶仃洋香港相望,南濱南海。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岸,丘陵、台地與濱海平原相間。西江自北向南在市境經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分流入南海,有淇澳島高欄列島萬山群島等面積較大海島146個,礁石沙洲數千。全市總面積1,7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6.54萬,市人民政府駐香洲區

由於市區的土地開發逐漸飽和,加上珠海市區通往斗門金灣的交通不便的問題,遂在中山市坦洲鎮三鄉鎮新建並形成了珠海的郊區,再加上2012年年末廣珠城際鐵路全線通車,珠中澳都市圈逐漸形成。以珠海為核心的珠中澳大灣區面積為3500平方公里,人口約為543萬人(2010)。考慮到外來打工的人口,實際上比這個數字還要更大一些。隨着2018年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珠海已成為中國內地唯一和香港、澳門接壤的珠三角城市。

珠海的教育發達,經濟活躍。環境優美,宜居宜業。雖然經濟總量在廣東省所有地級市中偏小,但人均GDP在廣東省排名第三名(僅次於),達13.45萬人民幣(約2.3萬美元)(2015)[參 1]。近年來隨着港珠澳大橋興建、一些CBD項目開工,珠海的經濟發展潛力愈加巨大。

珠海也是香山文化發源地之一,誕生出唐國安唐紹儀容閎等愛國志士。

歷史

珠海市現所轄的地方是由原珠海縣大部份轄地及斗門縣的轄地而成[參 2],1949年設海島管理處。1952年12月31日,建立漁民縣,寶安、東莞、中山3縣所屬海島為漁民縣的行政區域,由粵中行政區領導,1953年改為珠海縣,因地處珠江口與南海之間而名。1959年3月22日併入中山縣[註 1][參 3],1961年復置珠海縣[註 2][參 3],1979年3月5日設珠海市。1980年市內部分地區興辦經濟特區,已建成一批技術先進、以出口創匯為主的工業生產項目,1983年原斗門縣劃歸珠海市管轄,1984年8月,設立市轄區──香洲區。根據《國務院關於擴大珠海經濟特區範圍的批覆》,珠海經濟特區範圍自2010年10月1日起擴大至全市[參 4]。此後,珠海市與珠海經濟特區可以劃等號。

地理

珠海市的北面是中山市、東北和東面皆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隔海相望、東南面是澳門特別行政區、西面是台山市、西北面是江門市。由於珠海市位於珠江出海口,所以海岸地區海床很淺。為擴大可用土地,現時珠海南部的低地都開展填海工程,把岸邊的地填高,以便開發;但另一方面,亦使當地原來出產的禾蟲泥魚等農水產物的產量大幅減少。珠海目前陸地面積是1736平方公里[參 5]

由於珠海擁有面積較大海島146個,礁石沙洲數千,又被稱為「百島之城」,由於2009年廣東省政府裁定內伶仃島劃入深圳市管轄,轄區從最東北部內伶仃島縮減淇澳島綿延到南中國海珠江口交匯的桂山萬山擔杆佳蓬列島

珠海市區

關於「珠海市區」,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珠海市全境;第二種是整個香洲區(相對於斗門金灣兩區統稱的西區);第三種就是東起珠江口,南接澳門,西瀕前山河與中山市坦洲鎮,北沿鳳凰山的地區,政府方面稱為「香洲城區」,由於該區域密度高,因此民間稱這一區域為「市區」,以下所說的珠海市區是指第三種說法。

珠海市區可分為老香洲新香洲前山吉大拱北、上沖等六個片區[參 6]

參考文獻


引用錯誤:使用群組名稱 "參" 的 <ref> 標籤已存在,但查無對應的 <references group="參"/> 標籤,或缺少 </ref> 結束標籤。
引用錯誤:使用群組名稱 "註" 的 <ref> 標籤已存在,但查無對應的 <references group="註"/> 標籤,或缺少 </ref> 結束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