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瓜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瓜萎(学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是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可达10米。[1]

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雌雄异株;

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果期7-11月。

分布于中国辽宁、华北、华东、中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

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村旁田边。

因本种为传统中药天花粉和栝楼,故在其自然分布区内、外,广为栽培。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和老挝。

栝楼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 种子含脂花肪油;

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根含蛋白质、皂苷、酸类。

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长达10米;块根圆柱状,粗大肥厚,富含淀粉,淡黄褐色。

茎较粗,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

叶片纸质,轮廓近圆形,长宽均约5-20厘米,常3-5(-7)浅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仅有不等大的粗齿,

裂片菱状倒卵形、长圆形,先端钝,急尖,边缘常再浅裂,叶基心形,

弯缺深2-4厘米,上表面深绿色,粗糙,背面淡绿色,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

基出掌状脉5条,细脉网状;叶柄长3-10厘米,具纵条纹,被长柔毛。卷须3-7歧,被柔毛。

主要价值

药用别名 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穆天子传》郭璞注),瓜葵(《针灸甲乙经》),泽姑黄瓜(《别录》),天圆子(《东医宝鉴》),柿瓜(《医林纂要》),野苦瓜(《贵州民间方药集》),杜瓜大肚瓜(《浙江中药手册》),药瓜(《四川中药志》),鸭屎瓜(《广东中药》)。栝楼 炮制要点

当果实表面有白粉,变成淡黄色时,分批采摘,悬通风处晾干,即成全栝楼;

将果实从果蒂处剖开,取出瓜和瓤和种子,晒干即成栝楼皮;瓜瓤和种子放入盆内,

加草木灰;雄株在栽种后第3年10月下旬挖取块根,去净泥沙,

刮去粗皮,小的切成10-20cm长,大的可纵剖成2-4瓣,晒干或烘干,即成天花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