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瓯江,原名永宁江,曾称“永嘉江”或“温江”。(来源于嘉靖《永嘉县志》)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处浙江省东南部,古名为“慎江”,瓯江干流全长388千米,上下游落差1300米,流域面积18028平方千米,平均年流量202亿立方米。

上源是出自浙闽边界百山祖洞宫山脉的龙泉溪,由西往东,途经丽水温州两市,在温州湾灵昆岛附近流入东海[1]

目录

干流走向

瓯江,古名慎江,曾以地取名为永宁江永嘉江温江。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流经龙泉云和丽水青田永嘉瓯海鹿城龙湾等8个县(市、区),出温州湾入东海。地跨丽水、金华温州台州4个地市18个县(市)。干流长384公里,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干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大多与山脉走向平行,河谷两岸地形陡峻,降水汇流快,滩多弯多,洪水暴涨暴落。温溪以下为感潮河段,平时通航10~200吨船,候潮可通500吨海船。温州至头14.9公里,候潮可进出3000吨海轮。

瓯江干流,自源头至入海口为三段,分别是龙泉溪大溪、瓯江[2]

龙泉溪段

龙泉溪,发源于庆元镇锅帽尖西北麓,上游干流源流为梅溪,梅溪、青溪在黄南村头汇合后始称龙泉溪,向东流经龙泉市查田、兰巨、龙渊镇等乡镇,经道太乡至武溪村入云和县境(由梧桐口至武溪一段为紧水滩水库库区);出紧水滩,浮云溪自右岸注入,折东北流至石塘;出石塘水库,至大港头,松阴溪从左岸注入。流程197.5公里,流域面积3566平方公里。自然落差约1106.5米,平均坡降5.6‰。

注入龙泉溪的支流有19条,其中自南向北汇入龙泉溪,来自洞宫山脉的支流有:青溪(秦溪)、南窖溪石隆溪八都溪横溪桑溪豫章溪均溪等8条;自北向南汇入龙泉溪,来自仙霞岭山脉的支流有:锦溪岩樟溪大贵溪林洋溪、塔石溪白雁溪道太溪安仁溪安福溪大石溪武溪等11条。

大溪段

龙泉溪,汇松阴溪后称大溪,折东北流,西坑至右岸注入;流至港口,宣平溪自左岸注入,折东北流至敏河,小安溪自左岸注入,东流折北经丽水市,复东流至厦河、古城,好溪自左岸注入,折东南流入青田境内,纳官庄源、祯埠港海溪雄溪、冲坑水、芝溪、石盖源水后,折东至船寮,纳船寮港,折南流至湖边村,小溪自右岸汇入。

自大港头至湖边村,流程92.5公里,流域面积(包括松阴溪、宣平溪、小安溪、好溪、小溪)9564平方公里,河道天然落差58米,平均坡降0.6‰。降0.6‰。

瓯江段

大溪纳小溪后称瓯江,折东南流,有石郭溪、四都港从右岸注入,继续东流折北,贵岙源从左岸汇入,折北流经温溪镇后,折东入永嘉瓯海菇溪自左岸汇入,复东流,西溪自左岸注入,折东南流,戌浦江从右岸注入,折东转南过梅岙,继南流进入温州市区,仙河门水自右岸注入,经双屿折东,水分南、北两江,继续东流,楠溪江从左岸注入。

瓯江纳楠溪江后,江流浩渺,继续东流,右纳瞿溪、郭溪、雄溪及会昌湖水、并纳温瑞塘河水,至状元桥镇,江心有七都涂沙洲,江水分为南、北两支。南流经龙湾,北流经乌牛码道,乌牛溪从左岸注入,继续东流,纳百石溪。南北两支汇合后继续东流,受灵昆岛分隔形成南口、北口。南口纳永强塘河水出温州湾入海;北口经黄华岐头出温州湾入海。

瓯江自青田湖边村至河口长98公里,流域面积(包括楠溪江)4729平方公里,河道天然落差6米,平均坡降0.06‰。

主要支流

小溪

乃瓯江最大支流,与瓯江干流大溪汇合于青田县石溪村境。

小溪源头主流称南阳溪,发源于庆元县大毛峰山麓,在凤滩垟与来自右岸的左溪汇合后,北流进入景宁境内,称毛垟溪;纳西溪水后继续北流,英川源从左岸汇入,折东南流,标溪自右岸注入,后折北流至梧桐,梧桐坑自左岸注入,始称小溪;折北流,纳北坑水,折东南流纳际头、叶源来水,折北,有鹤溪自右岸注入,纳鹤溪后,折东北流,沿途纳梅溪大山源诸水,折东流,炉西坑自右岸注入,折北流,大、小顺溪自左岸注入,后自东折南,纳小吾坑,折西北流,阜口源自右岸注入,折北流,左岸张口坑注入,折东纳仁村源、大奕坑,折东北流至湖边村汇入大溪

小溪干流全长215.9公里,流域面积3405平方公里,河宽150~90米,河道天然落差1282米,平均坡降5.9‰,年平均径流量39.8亿立方米,年际丰枯变幅较大,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性。

松阴溪

古时称松川,又有松溪松阳溪松阳港之称。发源于遂昌县贵义岭黄峰洞山麓,在丽水市大港头汇入龙泉溪

松阴溪源头主流为十四都源,亦称成屏源,上通源。出源头北流,纳金岙水、安坑,过成屏源口至遂昌县妙高镇河段称南溪;流经叶坦桥,北溪自左岸注入后,称襟溪,继续北流至渡船头,折东南至庄山,濂溪自左岸汇入;襟溪纳濂溪后,过资口入松阳,始称松阴溪,河水直向东南,十二都源自右岸汇入,折东流梧桐源自左岸汇入,折东南流至古市,十三都源自右岸注入,继续东南流纳东关源庄门源六都源东坞源后,东流经寺岭下,竹源溪自右岸注入,四都源从左岸汇入,折东南流,沿途纳黄坑源关溪黄源诸水至港口,小港自右岸注入,后由东南折东,逶迤穿行在低山丘陵地带,至雅口,雅溪从左岸注入后,东流纳南坑源石马源靖居源后,折东南流,纳木岱坑裕溪凤弄源后,进入丽水市境内,穿过通济堰大坝,直奔大港头

松阴溪干流长109.4公里,流域面积1995平方公里,河道宽120~160米,河道天然落差854米,平均坡降7.8‰,年平均径流量20.3亿立方米。其主要支流小港,在瓯江二级支流中,仅次于楠溪江的小源溪,主流长63公里,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

好溪

唐代以前称恶溪。因其滩多水急,舟楫常遭覆没而言“恶”,李白曾感叹“却寻恶溪去,宁惧恶溪恶。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自唐大中年间,疏浚河道、修堰兴利,易名好溪。好溪发源于磐安县大盘山仰曹尖,上游名九曲溪,南流纳横坑、冬坑水、孔宅坑水、泊公源水,流至仁川并纳杨坑小溪东坑诸水,折西流至冷水;经冷水后,继续西流,纳龙溪、灵溪、玉坑后至泮潭进入缙云县,始称好溪[3]

纳白竹溪后折南流,唐溪自左岸汇入,过左库水库后,折西转南至壶镇,纳白六溪浣溪,折西南流,右岸子草坑注入,经东金岱石溪汇入,过东方镇后,直奔著名景区仙都;过仙都后,经五云至东渡,章溪自左岸注入;

纳章溪后,继续南流,纳长坑,由南折西进入莲都区,纳廷坑、杉树坑,至彭头,方溪自左岸注入,过秋塘,折西南流,于古城村汇入大溪。主流河长129公里,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河宽90~150米,平均年径流量12.2亿立方米,河道天然落差847米,平均坡降6.4‰。

宣平溪

又称宣平港,民国《浙江通志稿》称畎溪,流经武义县松阳丽水市莲都区。宣平溪源出武义县顶头岗,源头主流为东溪。出源头南流,左纳洪坦云华来水,右纳松溪后,南流至柳城镇,西溪自右岸汇入后称宣平溪;继续南流,竹客溪自右岸汇入,折东流至溪口左纳和尚坛来水,仍折南流,曳坑水自左岸注入,吾坑水自右岸注入,折东南流至莲都区丽新乡,纳老竹水后折东流,汇入大溪。宣平溪干流长72.8公里,流域面积860平方公里,河宽50~100米,河道天然落差990米,平均坡降13.6‰,平均年径流量8.2亿立方米。历史上宣平溪流域曾经设置宣平县,是浙江省内仅次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第二大畲族聚居区[4]

小安溪

又称太平港,民国《浙江通志稿》称安溪。发源于武义县新宅雪峰山,流经武义县、莲都区。小安溪源头主流称菊溪又名李村水,南流至新宅乌门,大莱溪自右岸注入;纳大莱溪后折东流至沿溪口,沿溪自左岸注入,至溪下,金岩溪自右岸注入;纳金岩溪后东南流进入莲都区始称小安溪,折南流,纳西溪水、葛渡水后,南流至小安村,祥后水自右岸汇入后,继续南流,沿途纳小溪口、冯坑源及联城诸水后,经苏埠汇入大溪。小安溪干流长72公里,流域面积575平方公里,河宽30~50米,河道天然落差902米,平均坡降12.5‰,平均年径流量6.3亿立方米。

西溪

是瓯江下游一级支流,发源于永嘉县下嵊乡外宕村西北,由西北向东南,流经荆源瓯渠六龙徐岙、桥下五乡镇,在垟塆村附近入瓯江。源头海拔1041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970米,主流长32.5公里,平均比降29.90‰,流域166.05平方公里。上游源短流急,谷深滩险。下游从西岸村至河口是感潮河段,长5.9公里,可通小轮船至温州。沿溪多台田谷地,下游为冲积平原,是县内主要产粮区。支流5条,以瓯渠溪和徐岙溪为大。

瓯渠溪

发源于永嘉县茗岙乡石马尖西侧,由北向南纵贯瓯渠乡,在六龙乡上湖村附近入西溪。源头海拔893.5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230米,主流长11.7公里,平均比降57.30‰,流域24.43平方公里。两岸多梯田梯地,台田谷地很少。

徐岙溪

发源于永嘉县昆阳乡白岩头,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徐岙乡,在殿后村附近入西溪。源头海拔1027.8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920米,主流长9.70公里,平均比降94.00‰,流域50.12平方公里。沿溪两岸有小量台田谷地。

菇溪

是瓯江下游一级支流,发源于青田县峰山村东侧,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青田县吴坑乡后进入永嘉县境,再经白云桥头朱涂3乡镇,在朱涂乡朱涂村附近入瓯江。源头海拔930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880米,主流长35.15公里,平均比降25.10‰,流域153.29平方公里(包括境外面积)。桥头镇至源头,溪流较顺直,沿岸有台田也有小片沙砾滩;桥头镇至河口,为感潮河段,长4.9公里,可通小轮船到温州。沿溪两岸为冲积平原。支流有平头山潘罗长田小舟山等溪。

乌牛溪

是瓯江下游一级支流,为永嘉乐清两县界河。发源于永嘉县仁溪乡乌岩村东北面,由北向南,流经仁溪和乌牛二乡,在乌牛码道村附近入瓯江。源头海拔665.0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550米,主流长21.1公里,平均比降26.16‰,流域87.63平方公里(包括境外面积)。上游是山地丘陵,源短流急,河谷深削,多峡谷险滩;白水际电站至源头,平均比降97.58‰;下游是冲积平原,地势平缓。支流14条,总长46.8公里。西岸马岙溪发源于大嶂山、东流至横屿村附近入乌牛溪、主流长7.5公里。东岸运河与乐清县白象水网区相通,对径流调节作用较大。

其他支流

瓯江其他一级支流,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还有:

八都溪,位于龙泉县西部,河长44公里,平均坡降19.8‰,流域面积396平方公里,从左岸汇入龙泉溪。
均溪,位于龙泉县南部,河长27公里,平均坡降51.5‰,流域面积207平方公里,从右岸汇入龙泉溪。
岩樟溪,位于龙泉县北部,河长28公里,平均坡降26.8‰,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
浮云溪,又称雾溪、云和溪,位于云和县中部,河长28公里,平均坡降39.7‰,流域面积338平方公里,从右岸汇入龙泉溪。该河上游建有雾溪水库。
祯埠溪,位于青田县西部,河长35公里,平均坡降22.1‰,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从右岸汇入大溪。
船寮溪,位于青田县北部,河长41公里,平均坡降19.5‰,流域面积358平方公里,从左岸汇入大溪。
四都港,位于青田县东南部,河长45公里,平均坡降18.3‰,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从右岸汇入瓯江。
戍浦江,又称戍浦溪、藤桥江,位于瓯海县西部,河长44公里,平均坡降22.8‰,流域面积247平方公里,从右岸汇入瓯江。

塘河水系

温瑞塘河,温瑞塘河北起温州,南至瑞安市城区,是沟通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的主要内河,温州市瓯海县境内由瞿溪雄溪等河汇集而成,划为瓯江流域部分为353平方公里。

永强塘河,由郑岙白水双岙瑶溪皇岙等溪河汇集而成,河道总长238公里,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

柳市塘河,又名白石水系,主要有柳市河白象河。两河主源为白石溪,发源于郭公山黄坦洞,流经中雁荡山白水漈,注入钟前、白石两座水库,下泄至合湖纳东漈来水,出合湖后分为柳市河和白象河,进入平原河网,流域面积245平方公里。地及滨海冲积平原,江面较宽。

流经区域

瓯江干流流经市县为:龙泉市丽水市莲都区、青田县、温州市鹿城区及乐清市

以下依上游至下游顺序列出各主要支流及其干流流经行政区:

松阴溪:遂昌县松阳县
宣平溪:武义县、莲都区(丽水市
小安溪:武义县莲都区
浮云溪:云和县
好溪:磐安县缙云县莲都区
船寮溪:缙云县青田县
小溪: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
楠溪江:永嘉县

开发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现瓯江流域已建成大小水库289座,其中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水库22座。

20世纪50年代后期建成一批小型水电站。

60~70年代又建成一大批小型骨干水电站。

70年代以来贯彻小水电“自建、自用、自管”方针,小水电建设得到蓬勃发展;80年代在干流龙泉溪河段先后建成紧水滩大型水电站、石塘中型水电站;90年代又建成玉溪中型水电站;进入新世纪华东第一高坝——滩坑水电站顺利建成蓄水[5]

新中国成立后,瓯江治理开发从小支流到大支流及干流,从单一的防治,逐步转向以水力水电为龙头,灌溉、供水[6]、航运、旅游等综合开发利用。

至2008年底,已先后建成大中型水库33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分别是紧水滩水库,滩坑水库,总库容达62.4亿立方米;建成水电站436座,总装机容量71.53万千瓦,其中装机容量1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10座,容量52万千瓦。

视频

瓯江相关视频

夜游瓯江宣传片
龙泉溪

参考文献

  1. 瓯江, 2007年03月1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2. 母亲河-瓯江,梧桐子网站
  3. 《好溪与恶溪》的思考,丽水信息港,来源: 朱文风 时间: 2016-11-24
  4. [转载]水上故乡,新浪博客,2012-08-22 01:50:49
  5. 滩坑水电站投产十年 发电107.8亿千瓦时 ,搜狐网,2018-08-18 08:01
  6. 缓解2水库压力 瓯江每天送水40万吨,新浪,2004年07月09日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