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糖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糖糕[1]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小吃。有江西白糖糕和广东白糖糕,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美食。

广东白糖糕最早始创于明朝广东顺德伦教,现今是广东,江西,香港等地的传统特色糕点。据说是一梁姓小贩蒸松糕时失手令粉质下坠而创出,它清甜爽口弹牙烟韧,看起来简简单单,实际工序繁琐到极:它是把大米磨浆,用米浆糕种发酵后,加入白砂糖蒸熟而成。

江西白糖糕是一种流行于江西民间的传统糕类小吃,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南昌,到民国时代,这种白糖糕已是南昌街头巷尾各大茶铺常备的佐茶食品,被誉为“江西五大传统名点”,其特点香韧、柔软、洁白,其表面沾有江西独特的冻米粉和糖份混合物,风味独特,是深受江西地区民众喜爱的传统糕点。

起源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几乎家家茶楼都会有的白糖糕吗?这款点心最早始创于明朝顺德伦教,据说是一梁姓小贩蒸松糕时失手令粉质下坠而创出,它清甜爽口弹牙烟韧,看起来简简单单,实际工序繁琐到极:它是把大米磨浆,用米浆糕种发酵后,加入白砂糖蒸熟而成。其间功夫甚考师傅,但是又卖不起价,所以越来越少餐厅酒楼肯做。

不过上膳汤馆的徐生就向记者报料,说在利苑找回了这一款传统的白糖糕。这家的白糖糕,看起来雪白晶莹带点剔透感,表面光滑平整,夹起来会看得到它在轻轻颤动。凑近一看,便会嗅到很轻微的酸味,那是面种发酵特有的味道。咬开一块,便看到里面的气孔分布均匀,入口清甜弹牙爽口带点烟韧。而能和广州利苑媲美的白糖糕,估计大家都得去香港深水埗福华街的坤记,卖了白糖糕20多年,据说是以自磨粘米粉加上经过发酵的旧米浆混合新米浆来做,所以不像平日吃到的白糖糕带有酸味,松化又爽口。

同样是一条街的香港深水埗北河街的生隆饼家,白糖糕也是有声有色的。亲切的老板还说要把美味廉价的东西让更多人分享,除了白糖糕,还有黄糖糕,略带蔗糖的香甜,吃后,口中还甘甘甜甜的。值得推荐~~

据说,这个香港老字号,家庭式饼家"生隆饼店"现在已经传到第二代,根据店主黄先生讲,除了白糖糕,该店还有台山地道风味的"三糕":白糖糕,黄糖糕,钵仔糕。其实白糖糕,黄糖糕本质是一样的,不过原料不同,一个是白糖,一个是黄糖,但风味和味道就很不同。据黄先生所讲,古时在乡下台山清明时节,拜祭先祖,白糖糕,黄糖糕缺一不可。(乡下话平时说的:"行山糕"其实就是指白糖糕和黄糖糕)

做法

优质糯米经浸泡、洗滤,入石臼舂成细粉,冲开水揉和,搓为细条,展为薄片,多层叠起,弯转成圈,入油炸至金黄,起锅滤油,以白糖、米粉混和撒于糕上。糯软香甜,表酥内嫩。

用料

材料(七吋盘可以做到12件份量) ,粘米粉200克(过筛) ,糖 170克 ,水 410克 ,酵母粉 1茶匙 (用一汤匙的水开均匀) ,发粉 1/2茶匙

做法

粘米粉、水、糖拌均匀。

用小火煮成糊状,煮时需不停搅拌以免结硬块,然后用筛子过滤.待冷后加入酵母水和发粉拌匀。

置8小时,再倒入蒸盘内(先扫油),用大火蒸25分钟至熟,待凉切块即可。

小贴士

在香港的温度大概17-18度,我用了8-9个钟发酵,用保鲜纸封住碗放在kitchen,都没有发酵过度,不过如果夏天做,6小时应该就得。

如果用焗蛋糕的六吋圆盘做的,可以做成份量的一半,厚度刚刚好。

食疗作用

最常用的糖包括白糖、冰糖和红糖三种,它们都属于庶糖的范畴,白糖性平,纯度较高;红糖性湿,杂质较多;冰糖则是糖的结晶。尤其白砂糖味甘、性平,有润肺生津、止咳、和中益肺、舒缓肝气、滋阴、除口臭、解盐卤毒之效。

视频

白糖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