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种植地被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种植地被菊

种植地被菊
原圖鏈接

地被菊(ground—cover chrysanthemum)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利用菊花野生种质资源反复杂交选育出的菊花品种群,。其具有株型低矮、花朵繁密、花色丰富、抗逆性强等特点,经长期的人工培育已成为重要的观赏花卉和经济花卉。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地被菊的需求日益增多,地被菊快速繁殖方式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生产价值。

基本信息

中文名:地被菊

拉丁学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地被菊
原圖鏈接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科:菊科

属:菊属

分布区域:分布习性:华北及东北。

形态特征

地被菊属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再生能力强,冬季地上部枝叶枯死,地下匍匐茎越冬,早春萌发新芽,初春至秋末依品种不同依次开花。地被菊植株低矮,开花早、花期长、开花繁密。依品种不同,株高25~40cm、花径3.5~9.0cm,多数品种花为重瓣,6~7月形成花蕾,陆续开花至10月中下旬。花色由红、深红、褐红、紫红、枣红、橙红到玫瑰红;由黄、金黄、褐黄到乳黄;由粉边黄心、白色黄心到黄色白心,由粉到深粉,由紫到粉紫色,由乳白到纯白,还有茶褐色等等。

生长环境

地被菊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耐瘠薄性、耐盐碱性和耐污染性,故栽培条件广泛,并且具有一定的耐寒性,适合北方地区栽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性。

分布范围

由于地被菊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效果良好,因而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骆驼式" 的花卉。至今累计推广应用已达1000万株以上,以北京、天津及"三北"地区为主,西至乌鲁木齐、哈密,北达大庆、黑河等地,均可露地越冬。现有"落金钱"、"盏黄"、"美矮黄"、"金不换"、"玉玲珑"、"新红"、"醉西施"、"梦幻"等20多个优良品种,最适合在广场、街道、公园等各类园林绿地中做地被植物用,组成大色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发挥宏观群体之美。[1]

栽培技术

(1)移栽

露地栽植于5月初下地,栽植前耕翻土壤30厘米,施足基肥,株行距为30厘米×30厘米。定植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花苗时带护心土。生长过程中除注意除草外,没有特殊要求,均按常规进行管理,可适当粗放。如果盆栽,可于开花前半个月从露地带土移入20~25厘米大小的盆中,放置避阴处,灌足水,进行日常养护管理。

(2)光照

喜阳光充足,可耐半阴甚至浓阴,但表现为植株徒长,开花较少。

(3)温度

极耐寒,能耐-41℃的低温。在北方寒冷地区可以露地越冬。

(4)浇水

定植后,要浇1次透水,防止大水漫灌将幼苗冲倒。夏季如遇干热少雨时,需补浇水。霜降、灌冬水后露地越冬。

地被菊的管理方法

(1)施肥

定植前施足基肥,以后可不再施肥。

(2)土壤

土壤适应性广泛,抗逆性强,抗旱,耐盐碱,仅需粗放管理即可生长良好。对氯气二氧化硫有较高的抗性。

(3)病害

在地被菊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叶斑病、病毒病、蚜虫、蛴螬等,应结合病情进行适当防治。[2]

栽培管理

地被菊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属短日照植物,8~9月便形成花蕾,陆续开花(多数品种的自然花期是9~10月)。根系发达,不定根每年复生, 萌发新个体,枝叶繁茂,冠形丰满 。

繁殖方法

地被菊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这种方法成本低,繁殖系数大,可获得大量变异种,但后代性状良莠不齐。无性繁殖包括分株、扦插、嫁接等方法。为了保持地被菊的优良特性,通常采用无性繁殖,而其中分株和扦插两种方法是人们常用的繁殖方法。分株繁殖一般选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阴天进行,如连续晴天也可在下午进行。 扦插繁殖一般在4~5月份在插床或苗盘中进行,两周后大部分插穗生根,一般在扦插后25~30天定植。

定植及管理

应选择在通风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定植,地被菊喜肥,定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定植株行距为30cm×40cm,第一年可适当密植,以便及早覆盖地面,第二年应及时间苗 。定植时根系要舒展,种植深度为将基部1~2片叶节埋入土中为宜,根部要用土压实,苗要栽正,之后浇透水。在生长前期,要多次松土除草,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为防止雨季积水,当植株长到20cm~30cm高时,可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地被菊缓苗后应及时摘心,只留下部四片叶,以利于多分枝。成活后,一般不再需要浇水施肥。第一年定植,通常不需摘心。第二年因长势强,株距相对变密,易导致徒长,基叶脱落。所以,自第二年起需采取控水、间苗疏枝、摘心等措施。最后一次定头一般不宜迟于7月20日,否则会推迟花期甚至影响开花。地被菊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残花,修剪生长过密的枝叶和病枯枝,以保证健壮枝的营养供应和保持株型良好。

病害防治

在地被菊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叶斑病病毒病、蚜虫、蛴螬等,应结合病情进行适当药物防治。[3]

主要品种

1"醉西施":株高33cm左右,冠幅35×40(cm);花径:5.5cm,花色:粉色,花心紫色;花期9月上-10月上。

2"梦幻":株高23cm左右,冠幅33×33(cm);花径:3.6cm,花色:初淡紫色,盛期黄橙色;花期9月中-10月中。

3"玉玲珑":株高35cm左右,冠幅33×33(cm);花径:4.8cm,花色:白色,心淡黄;花期9月底-10月中。

4"落金钱":株高20cm左右,冠幅30×40(cm);花径:2.5cm,花色:初紫色,盛期淡紫;花期9月上-10月中。

5 "红玉":株高28cm左右,冠幅39×35(cm);花径:5.0cm,初花时外瓣平展,内瓣抱心,且平瓣内卷,背色显露,盛期平碟形,现中小花心;花:红色;花期9月底-10月底。

6'新紫':株高25cm左右,冠幅32×36(cm);花径:4.5cm,花色:初紫色,盛期淡紫;花期9月中-10月上。

7"红星":株高22cm左右,冠幅40×45(cm);花径:4.0cm,花红色;花期9月底-10月底。

8"雪雁":株高20cm左右,冠幅26(cm);花径:4.0cm,花色:纯白;花期9月底-10月底。

9"流金岁月":株高19cm左右,冠幅25×40(cm);花径:4.2cm,花黄橙色,瓣边略红;花期9月中-10月中;植株低矮、匍匐。

10"黄盏花":株高30cm左右;冠幅30×36(cm);花径:3.8cm,花色:初桔色,盛期橙黄,花心小瓣仍桔色;花期9月底-10月底。

11"金不换":株高35cm左右;冠幅35×45(cm);花径:5.2cm,花期9月上-10月上。

12"美矮黄":株高25-35cm;冠幅40×50(cm);花径:4.5cm,花期9月中下-10月下。


相关视频

营养杯地被菊,花色:五彩、粉红


花卉草本和木本的区别是啥?如何养草本和木本花卉?花匠姐姐教您技术!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