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竹叶青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竹叶青酒 [1]

竹叶青酒是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保健名酒,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它以优质汾酒为基酒,配以十馀种名贵药材采用独特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其清醇甜美的口感和显著的养生保健功效从唐、宋时期就被人们所肯定。[1]

顾名思义,竹叶青酒是酒加竹叶合酿而成,属于露酒。露酒是颇具民族传统特色的古老酒种,建立在中国特有的“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上。有人将露酒理解为配置酒,也有狭义的认为是“在黄酒白酒等为酒基,调配以花香、果香、药香和其它呈香、呈味、呈色物质配置加工而成的酒”。[2]

竹叶青由来

竹叶青是杏花村酒厂的名品。它是由汾酒加上竹叶等12种香料和冰糖等配制而成,酒味美甘润,驰名中外。民间传说反映了它的发明过程。

传说山西酒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酒会,各种新酒请众人品尝,以便排列名次。这年,酒会又要开了,一家酒坊老板让两个伙计抬上一坛新酒先去,自己随后就到。这两个伙计抬到半路汗水淋漓,遇一片竹林,便去歇凉,由于口渴难忍,便偷偷开坛将酒喝了一半,他俩抬上又走。可是酒少了一半不行,因此当走到一片竹林,见石根下有一湾水,便用水把坛里灌满,抬到了酒会上,结 果大家一尝,都说好酒,评比结果,名列第一。酒坊老板自己一尝发现此酒比自己酿的酒要更好,便追问那两个伙计,伙计说了实话,酒坊老板知道那竹泉是酿酒的好水,便去找那竹泉。找到后,在那开了一口井,将酒坊迁去,酿起酒来。从此,便酿出一种绿晶晶、青澄澄的好酒。因其色如竹叶,就叫成竹叶青了。[3]

成分特色

竹叶青酒师宗竹叶青酒以汾酒为“底酒”,保留了竹叶的特点,然后添加砂仁紫檀当归陈皮公丁香零香广木香等珍贵中药材,以及雪花糖蛋清等配物。本品具有温胃疏肝补脾、[[[活血化瘀]]等功效。师宗竹叶青酒和汾酒,几千年来在汾阳兴华村汾酒厂生产,在第二届全国葡萄酒评审会上被评为全国18种名酒之一。酒体呈金黄色、透明、绿色,具有独特的汾酒和药用提取物的香气,香气浓郁,入口甜苦,温和,无刺激性,回味无穷。

诗与酒

师宗竹叶青酒在古代享有盛名。这种酒是用黄酒和竹叶制成的。梁简文帝萧纲(公元503年至551年)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诗句,北周文学家庾信(公元513--581年)在《春日离合二首》诗中有:“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鸡弦”的佳句。

唐朝,初唐诗人王绪在《过酒家》诗中赞:“竹叶连糟翠,葡萄带曲红”;一代女皇武则天赋诗《游九龙潭》:“山窗游玉女,润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白居易有诗云:“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骆宾王有“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宰相诗人李峤有“临风竹叶满,湛月桂香浮。”就连佛门中的大书法家怀素最爱喝的也是竹叶酒。与李白杜甫同一时期的任华在《怀素人草书歌》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樽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癫狂。”唐肃宗李亨对平叛“安史之乱”有功的车马大元帅郭子仪封为“汾阳王”,以满足他酷爱喝竹叶酒的嗜好。可见,竹叶青酒在唐朝得到重大发展,名气之大,流传之广,一派繁荣景象。

著名历史小说《金瓶梅》中有“一杯竹叶穿肠过,两朵桃花脸上来。”的对联;《水浒传》中还有:“西门庆说……那酒是个内臣送我的竹叶青。”可见竹叶青酒好,在宋朝仍是宫廷内臣所用宫廷酒,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引以为傲的上品。

此后宋、元、明、清的许多小说,诸如李汝珍的《镜花缘》、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对汾酒、竹叶青酒的赞誉;傅山留书“得造花香”四字,李自成倚马立书“尽善尽美”,字字溢满盛誉。20世纪著名武侠作家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侠客畅饮老白汾酒、竹叶青酒的描写,反映了汾酒、竹叶青酒当时在我国酒界的地位。

从这些断断续续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汾酒和竹叶青酒是从皇帝到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及市井民间都喜欢饮用的健康酒种。她那酒质莹彻透明、淡黄兼呈青绿的颜色;那入口香绵、略带甜味的芳香;诱使人们源源不断地涌向杏花村。历史赋予竹叶青酒以灵动,文人墨客赋予竹叶青酒以情感,帝王将相赋予竹叶青酒以雄壮,中外政要赋予竹叶青酒以豪气,汾酒人则赋予竹叶青酒以精神。[1]

解放后,兴化村汾酒厂广大职工的智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药材的选择、浸泡和调合,再到调合陈化的过程,都建立了完整的竹叶绿酒生产工艺,使竹叶绿酒有了完整的酒体。尽管有多种中草药香气,但没有一种香气成分不透露出我国葡萄酒配制的特色,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年平均出口量近1000吨,出口到五大洲,在一些海外国家被称为“仙女酒”。[4]

主要功效

竹叶青酒,与汾酒同一产地,属于汾酒的再制品。它以汾酒为原料,另以淡竹叶、陈皮、木香、檀香、砂仁、山柰等十馀种种中药材为辅料,再制而成。竹叶青酒,颜色金黄碧翠,有晶体感,酒烈度不大,饮后使人心舒神旷,且有润肝健体的功效。竹叶青酒具有和胃、除烦、消食的功能。药随酒力,穿筋入骨,对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都有一定的疗效。通过国家卫生监督检验所运用先进的检测手段,经过严格的动物和人体试食实验得出的科学资料,进一步证明,竹叶青酒具有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改善肠道菌群,润肠通便,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能。

配制竹叶青酒的部分中药材及其功效介绍:

栀子

'性能'苦,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
'主治'急性黄胆性肝炎,肝热目赤,鼻衄,尿血,吐血,热毒疮毒

砂仁

'性能'辛、温。理气,化湿。
'主治'胸膈胀满,食积气滞,呕吐腹泻及脾寒泄泻。

公丁香

'性能'辛、温。暖胃降逆,止痛。
'主治'脾胃虚寒,呃逆,哎哕,吐泻,脘腹疼痛,阳痿,疝痛。

竹叶

'性能'甘,淡,寒。清热除烦,利小便。 '主治'热病心烦口渴,咽喉炎,口腔炎,牙龈肿痛,尿少黄色。

白菊花

'性能'甘、苦,微寒。疏风清热,平肝明目。 '主治'外感风热,眩晕头痛,暑热头晕,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昏明, 疔疮痛肿,斑疹,高血压症。

广木香

'性能'苦、辛,温。行气止痛,温中和胃。
'主治'胸腹胀痛,哎吐,腹泻,痢疾,里急后重。[1]

现代竹叶青改革历史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一直占据著重要地位,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伴随著中国人一生的成长。孩子出生要和满月酒,孩子周岁时要喝周岁酒,成年赶考、大婚都要用酒来寓意美好的希冀,人生多少个重要时刻都要用酒来纪念。2003年45°竹叶青酒125ml,一瓶充满故事和历史感的酒,唤醒的不仅是两代人的情感,更能够让生活精彩纷呈。[5]

竹叶青酒的历史

竹叶青酒和名盛千年的汾酒,同产于汾阳杏花村酒厂,在第二、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

竹叶青酒远在古代就享有盛誉,当时是以黄酒加竹叶合酿而成的配制酒,作为中国的一大名酒,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竹叶青酒清醇甜美的口感和显著的养生保健功效从唐、宋时期就被人们所肯定,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保健名酒。现代的竹叶青酒用的是经过改进的配方,据说这一配方是明末清初的爱国者、著名医学家傅山先生设计并流传至今的。

创始人的故事

明末清初大学士傅山,字青主,是一位博学多才,诗、书、文、医集于一身的大学者。清军入关后,他便隐姓埋名,自称“朱衣道人”,自由自在地云游山西各地,而汾阳杏花村又是他经常来往的地方。

由于多次往返,傅山与许多酒工成为了好朋友。一日,傅山看酒工浸泡药材酿造竹叶青酒,有深厚中医学基础和丰富经验的他便教酒工如何浸泡,如何搭配中药材,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酒工们按他说的方法一试,果然酿出的酒不仅味道芳醇,金黄透亮,医治经络疾病的疗效也显著提高。

这年,傅山偕好友薛宗国王如金在杏花村申明亭下饮酒。席间,大家盛赞经他指点过的竹叶青酒为酒中珍品,劝他为其题词赋诗,留下墨宝时,傅山沉吟片刻,挥毫写下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后人将这四个大字刻在石匾上,该刻石至今保存在汾酒集团杏花园中。

得造花香 [2]

竹叶青酒以汾酒为底酒,保留了竹叶的特色,再添加砂仁、紫檀、当归、陈皮、公丁香、零香、广木香等十馀种名贵中药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配伍,精制陈酿而成。

解放以后,杏花村汾酒厂精选药材,浸泡兑制,到勾兑陈酿等工序都建立了完整的竹叶青酒生产工艺,使竹叶青酒具有酒体完整、谐调匀称、虽胡多种药材香气,但其中的任一种香气成份均不吐露的特色,在全国配制酒类中独树一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1975年又经过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亲自到杏花村汾酒厂运用数学中的“优选法”改造竹叶青酒,对用汾酒浸泡鲜竹叶和砂仁、紫檀、当归、陈皮、公丁香、零香、广木香13味名贵中药材及冰糖等浸泡时间进行优选试验,取得最佳功效,改进了操作工艺,使竹叶青酒的质量更上层楼。

华罗庚教授改造竹叶青酒

竹叶青酒系著两代人间的情感,不仅能够作为父亲的礼物,也正在逐渐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时尚酒。在东南亚、日韩国家,特别是香港地区非常流行用竹叶青酒配制鸡尾酒。在内地竹叶青酒已经进入了公司日常接待、大型宴会、朋友聚餐、平时自饮、家庭聚餐等场所,在部分地区还被当成婚宴酒席的专用酒。 [5]

酒厂竹叶青特色

明末清初医学大师傅山对竹叶青酒的配制进行了修改并确定配方,从而使竹叶青酒的配制工艺定型于明末清初。

公卖局竹叶青酒

70年代 公卖局 金膜 竹叶青酒 [3]

公卖局竹叶青于1974年7月研制成功上市。因竹叶物性多属清凉且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等丰富营养成份,它沿用古代竹叶青酒的配方,并加入沈香等多种中药,与陈年台湾高粱酒融合。酒液为淡绿色,酒色天然,气味甘醇,有活血窜气之功效,陈年竹叶青老酒更是深受修炼气功人士喜爱。

公卖局竹叶青其特点药味浓,酒甘甜醇厚,具有陈年香气。1978年,2002年及1996年分别荣获世界烟酒评鉴会金质奖及银质奖。[6]

汾酒之竹叶青酒

80年代 长城牌竹叶青酒及汾酒 [4]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浙江陕西河北天津吉林云南等各地都曾产过竹叶青酒(超级酒号将在后续文章中给大家点评这些藏酒),但历史上竹叶青酒原产地确为山西杏花村一带。现在,在大陆,竹叶青酒已经成为山西汾酒厂的专属品牌。

汾酒厂所生产之竹叶青酒,以优质汾酒为基酒,保留竹叶的特色,并配以另以淡竹叶、陈皮、木香、檀香、砂仁、山柰等十馀种种中药材为辅料,采用独特生产工艺加工而成。

竹叶青酒曾用“四新牌”、“古井亭牌”、“长城牌”、“杏花村牌”等。其中长城牌用于外销。

汾酒厂所产之竹叶青酒曾在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中被评为全国名酒(归类不属于白酒,而是露酒或者配制酒,故不属于常说的八大名酒之列,常说八大名酒指的是白酒。汾酒则蝉联五届评酒会全国名酒)。

竹叶味辛甘淡,性寒,有清热除烦止渴的作用。最古老的竹叶青酒,单纯加入竹叶浸泡,色青味美,故得其名。现代竹叶青酒则以高度白酒为酒基,辅以多种药材,酒度40-45度,酒液金黄翠绿。[6]

竹叶青酒功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