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英語:John Maxwell Coetzee,或者簡寫為J. M. Coetzee,1940年2月9日-),又譯柯慈,南非當代著名小說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大学教授。是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 -布克奖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2003年的得主[1], 是非洲第五位、南非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87年耶路撒冷獎得獎者,使用英文寫作。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原文名 John Maxwell Coetzee
出生 (1940-02-09) 1940年2月9日(84歲)
南非 开普敦
国籍 南非
职业 教师
知名作品 《耻》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目录

个人简历

  • 1940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市,兼具德国英国背景,但以英语为母语。
  • 1960年代库切移居英国,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后来转往[[美国攻读文学,取得博士学位,在纽约州立大学巴法罗分校教文学。
  • 1974年才出版第一本小说,算来起步稍晚,但成绩非凡。
  • 1983年以《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赢得英国布克奖。
  • 1984年他回开普敦大学,成为南非开普敦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教英国文学。
  • 1984年,库切就任南非开普敦大学英文系主任,就职演说的题目是《自传里的真实》。
  • 1999年又以《耻》再度获布克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赢得两次布克奖的作家。而布克奖只颁给原著以英语创作者,在此,库切的南非背景也深具意义。库切除了小说,也从事翻译、撰写文学评论与书评。他在作品中往往不指明地理背景,但类似南非行之有年的种族隔离政策,形成偏颇、愚昧的社会观念,导致价值观与行为上的混乱,却是他创作的主题。
  • 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加入澳洲籍, 任职于阿德莱德大学。
  • 2003年获得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和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戈迪默被视为南非当代文坛的双子星座 。同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 "自传"。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 原文名 年份
幽暗之地 Dusk lands 1974
内陆深处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1976
等待野蛮人 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1980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 1983
Foe 1986
《铁器时代]]》 Age of Iron 1990
彼得堡的大师 The Master of Petersburg 1994
《冒犯》 Giving Offense : Essays on Censorship 1996
《少年时代:来自省城生活的情景》(回忆录) Boyhood: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1997
Disgrace 1999
青春 Youth 2002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 Elizabeth Costello: Eight Lessons 2003
慢人 Slow Man 2005
《荒年日记》(论文集) Diary of a Bad Year 2007
耶稣的童年 The Childhood of Jesus 2013

人物评价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库切时,表示库切的数部小说"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他的作品《耻》、《等待野蛮人》和《内陆深处》是这一风格的典范这几部作品"构思纤美精巧、文白韵味深刻、分析精辟入微",是难得一见的闪光之作。此外,库切在批判西方文明的理性主义和伪道德方面也"笔锋犀利、入木三分"。但库切的小说也存在"是非不清的观点,尤其是在一些泾渭分明的问题上"。瑞典皇家颁奖委员会在其颁奖辞中,指出库切的获奖理由为:"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在谈到中间形态的写作观念对库切研究的意义时,评论家多维说:"他(库切)的小说一直是在争论中被阅读和评判,这种争论关涉他到底是站在压迫者一边,还是被压迫者一边。" 据瑞典文学院介绍,库切的作品主要描写的是种族隔离下人们的生活。这些作品的一大特色是对所塑造的人物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心理刻画。瑞典文学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库切所创作的小说结构巧妙,对话含蓄,观点鲜明。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审慎的怀疑论者,在其作品里无情地鞭挞了西方文明的残酷理性主义和虚伪的道德观。

库切对成为公众人物向来敬谢不敏,这从他从未出席布克奖颁奖典礼就可证明,诺贝尔奖主办单位也已警告全世界的记者,不要冀望采访得到他。《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中,女主角在得到某个奖项时表示:要劝他们别浪费时间筹备什么颁奖典礼,把支票寄来就好了。这大概可以暂且充当他的得奖感言吧。库切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界红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其作品丰富的内涵和罕见的深度,对它们进行诠释和评价常常如履薄冰。在这个平庸为患的时代,大师的出现固然让人精神振奋,然而大师们对读者的要求也不比一般作者。面对不易理解的作品,作者的背景和创作花絮或许能暂时把读者从疑惑中解救出来。不过,不少大师都深知这种"解救"多半和文学无关,仅仅是为阅读者提供背景,甚或谈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