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给斯大林的礼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给斯大林的礼物
圖片來自猫眼电影

给斯大林的礼物》是鲁斯坦·阿卜杜拉舍夫执导的剧情片,努尔朱曼·伊赫特木巴耶夫和Bakhtiar Khoja出演。

该片讲述了小男孩期盼与父母重逢决定献给斯大林一份生日礼物的故事。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给斯大林的礼物[1]
  • 外文名:Podarok Stalinu/The Gift to Stalin
  • 其他译名:给史达林的礼物
  • 类 型:剧情
  • 制片地区: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 波兰 / 以色列
  • 导 演:鲁斯坦·阿卜杜拉舍夫
  • 编 剧:巴维尔·费尼
  • 主 演:Yekaterina Rednikova、Nurzhuman Ikhtymbayev、Bakhtiar Khoja
  • 片 长:97 分钟
  • 上映时间:2008年10月02日
  • 对白语言:俄语 / 哈萨克语 / 希伯来语
  • 色 彩:彩色
  • imdb编码:tt1305027

剧情简介

1949年的哈萨克斯坦,苏俄的强权统治让很多少数民族背井离乡。犹太男孩儿萨沙流落到一个陌生的小镇,他的祖父在同来的列车上离开了人世。萨沙遇到了善良的卡西姆老人,开始了新生活。然而不久一场灾难却降临到了镇子上……片名中的“礼物”有两层含义,其中之一是萨沙坚信只要给斯大林送去70岁生日的礼物,自己就能和失散的父母重聚,另一个含义则是苏联政府在1949年为庆祝斯大林的生日而进行的核试验,在影片中正是这场核试验将收留Sashka的那个小村庄完全从地图上抹去。[2]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配音
Kasym 努尔朱曼·伊赫特木巴耶夫 -
Bulgabi Bakhtiar Khoja -
Vera / Verka 叶卡婕琳娜·列德尼科娃 -
Sashka / Sabyr Dalen Shintemirov -

  职员表

导演:鲁斯坦·阿卜杜拉舍夫

幕后制作

10月2日,第十三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以哈萨克斯坦新锐导演鲁斯腾·阿布德拉什托夫(Rustem Abdrashev)的《给斯大林的礼物》(THE GIFT TOSTALIN)开幕,似乎在向世界宣布其"亚洲电影中枢"(THE HUB OF ASIAN CINEMA)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这亦是金东虎领导的釜山影展十三年来第一次以中亚电影开幕(去年的开幕影片是中国导演冯小刚的战争电影《集结号》),结合本次影展重要展映单元如"亚洲电影之窗"的入围作品来看,韩国人将他们的亚洲电影版图向西扩张的决心再明显不过。 阿布德拉什托夫在《给斯大林的礼物》中延续了他在04年的处女作《复活之岛》(Renaissance(听歌)Island)中对历史政治环境变迁中漂泊不定的个体的关注,他的故事总是会回到苏共统治下的哈萨克斯坦社会主义共和国,似乎不重温这个国族的这段共产主义历史,就不能翻越过去,亦无法正视现在。故事始于小男孩撒什卡(Sashka)在1949年的一次动荡旅程,他随爷爷被火车运从莫斯科送到设置在哈萨克斯坦的流放犯人集中营,爷爷在抵达目的地前离世,他却侥幸被好心的老铁道工人、独眼老兵(听歌)卡西姆收留。作为"异乡人",撒什卡在卡西姆、流放犯人邻居和村民那里得到短暂的温暖与爱……讲故事的却是一把苍老声音,在影片的末尾,已入耄耋之年的撒什卡来到耶路撒冷,他在圣殿山的西墙(前称"哭墙")面前久久站立,塞入他祈福的纸条……年迈的撒什卡忆起往事,荣辱不惊的叙述背后,纠结的却是在政治铁腕下因政治和宗教信仰不同而遭流放的人群无法释放的伤痛记忆。在斯大林70岁寿辰之际,天真的撒什卡央求一位苏共军官为斯大林带上一份礼物——他收留的一只脱离羊群的白色绵羊——捎话希望他能够释放自己被囚禁的父母;而此时在撒什卡和卡西姆的村庄附近,有一枚核弹即将引爆,它开出的蘑菇云以其浓重的死亡气息讽刺性地成为这个国家给革命领袖寿辰的最高献礼。

影片的政治题材的确容易令人将阿布德拉什托夫和不少其他前共产主义联邦国家,如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相提并论——然而对他们中的优秀电影作者来说,争议性的政治题材并非利用西方残存的冷战思维哗众取宠的伎俩,如《礼物》中颇见功力的叙事能力和人性关怀都令影片能够跳脱一般关于"苏联"这一凝重题材的俗套,却未曾轻佻。科班出身于莫斯科国家电影学院(VGIK)的阿布德拉什托夫在成为导演之前,曾经为不少哈萨克斯坦导演担纲艺术指导,影片固然以现实主义为主导,利用熟稔的场面调度,阿布德拉什托夫同时也将哈萨克多元文化的悠远与神秘主义缝合到场景之中。这部电影亦令人联想到去年德国名导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Schl——ndorff)的《ULZHAN》,在施隆多夫那里,他的主人公骑马闯入哈萨克斯坦荒原内被废弃的核爆区,试图寻到精神救赎。对大多数观众——尤其是能够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的观众来说,《给斯大林的礼物》的力量不仅延伸自其诗意厚重的影像,也来自所有在黑暗之中寻找光明的心灵。 从1949年到1989年,原苏联曾在哈萨克斯坦的塞米巴拉金斯克秘密进行了343次核试验,可那里不是荒无人烟的沙漠,而是70万哈萨克人一直居住的草原。主人公沙士奇就是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

村民博拉特1949年时还是个孩子,和许多孩子一样,他跑出去看了第一次核爆炸。博拉特说,“每次(核试验)前一天,当兵的就来告诉我们把瓷器收起来,别开烤炉。因为爆炸会把炉门炸飞,把房子烧着。”当时在苏联核试验各个场所服役的3万多名哈萨克士兵只有100多人还活着。——这就如同是主人公原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