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罗家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家伦
原图链接

罗家伦(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教育家历史学家,“五四运动”的命名者。

经历

1897年12月21日生。少承庭训,习读文史,四岁进入私塾读书,十五岁就读于南昌英文夜校学习外文、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以作文满分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文科[1],当时的校长是他的同乡蔡元培,所以罗家伦也因此成为了蔡元培的学生。1918年,罗家伦和傅斯年等人创办《新潮》月刊,主要针对反封建、反侵略等发表一些看法和文章,同时也竭力主张民主和独立。1919年五四运动中,撰写《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为学生领袖之一。

1920年赴留学,先后于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深造,接着游历欧洲伦敦大学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在四大国五名校研读七年,专治历史哲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及附中。稍后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军,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议、编辑委员会委员长、战地政务委员兼教务处长,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教务主任、代教育长。

1928年8月,清华学校更名国立清华大学,在时任教育部长蔡元培的推荐下,出任首任校长,期间整顿教育,裁并冗员,精简机构,罗致优师,重视教育,招收女生,扩建学校,卓有成效。在清华主事两年,至1930年辞去。他在清华的政绩相当突出,时任清华国学院导师之一的陈寅恪曾说:“志希在清华,把清华正式的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很高的。即不论这点,像志希这样的校长,在清华可说是前无古人……。”但由于他在任内最后一段时间与当时的学生关系紧张,又由于其后任梅贻琦治校之功广被称道,罗家伦这段清华大学的成就便多少被淹没。[2]

1932年8月,出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当时中央大学数易校长,校内局势动荡。罗家伦到任之后,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教育制度,使中央大学平稳地渡过了一个动荡期。罗提出“诚、朴、雄、伟”的校训,把“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设为中央大学的使命;此后虽历经抗战西迁重庆,中央大学仍蓬勃发展,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经费曾一度相当于其他四所中国名校的总和,全国名校联考三分之二的学生以该校为第一志愿。

1941年,由于罗家伦的独断专行,被校内师生联名反对,他请辞中央大学校长一职,出任党政考察团团长、西北建设考察团团长、监察院首任新疆省监察使。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筹备会议代表,1949年班任中国首任驻印度大使兼世界各国驻印使节团团长。

1949年到,先后出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国民党党史会主任委员、中国笔会会长、考试院副院长、国史馆馆长等职。1969年12月25日在台北逝世。[3]

评论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里提到,1928年,他随罗家伦到清华接收并担任秘书长,杨振声为教务长,他以颇长的文字论述罗家伦在清华的贡献,如开放女禁,提高教员地位、与清华董事会、基金会的斗争、辞退外籍教授、实施扩建计划等。冯友兰对罗家伦在处理这些问题上的主张和表现都是肯定的,尤其是罗家伦当时要求撤销清华董事会和基金会,要求外交部不得干预清华事务,冯友兰把它概括为“清华反对半殖民地教育的一场严重的斗争”,这突显出罗家伦办学的民族精神。[2]

参考资料

  1. 胡适批阅罗家伦的作文试卷时,激赏的给了满分,但招生委员会却发现他数学零分,其它学科平平。蔡元培同意破例录取。
  2. 2.0 2.1 陈来. “五四”闻人罗家伦. 新浪历史. 2013-06-25 [2019-02-11] (中文). 
  3. 清华首任校长罗家伦的介绍及其相关作品. 壹读. 2016-07-14 [2019-02-1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