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荆州南门天主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荆州南门天主(教堂)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荆州南门天主教堂位于荆州市荆州城南门外东堤街,包括大经堂和修道院。大经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坐南朝北。平面近似于正八边形,正面两侧建有西式四层塔式阙楼,顶部设十字架塔尖。面阔15.6米,进深41.21米。修道院,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面呈品字形布局,占地面积约1933平方米。由修道院大楼、文萃小学大楼、修道圣堂三栋主体建筑组成。该教堂是荆州地区唯一现存的欧式建筑,对研究西方建筑风格在江汉平原地区的流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基督教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一些奴隶和贫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于1~2世纪开始流传。罗马帝国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后,教堂建筑逐渐发展起来,罗马一地就有30余座。5 至 10 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建筑,主要的类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罗马建筑作为礼拜仪式之用,没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将罗马的巴西利卡改为教堂。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

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彼得教堂。

视频

荆州南门天主教堂 相关视频

观赏荆州老南门樱花
世界三大宗教

参考文献

  1. 早期基督教美术,豆丁网,2012-08-06
  2. 教堂建筑风格简简史,搜狐,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