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万宜羁留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万宜羁留中心

图片来自wordpress

万宜羁留中心(High Island Detention Centre)是香港政府因应越南船民问题,在新界西贡区西贡半岛万宜水库西坝附近设立的一间高度设防越南船民羁留中心,亦是惩教署辖下同类型羁留中心当中最后一间关闭者。

介绍

该羁留中心于1989年10月31日启用,原本由香港警务处兴建并短暂管理,后来交予惩教署。它启用前引来西贡居民的抗议,到之后又因遣返问题而导致入住船民的不满,最严重的就是1995年大型骚乱和1996年两百名船民逃营事件。

随著港府有秩序遣返行动顺利进行,万宜羁留中心亦于1998年5月26日完成其历史使命,惩教署的越南船民事务也到此结束。然而,原址一直要到2002年4月才正式拆卸,现已改建为创兴水上活动中心香港太空馆天文公园

历史

越南战争在1975年结束后,出走国外的越南人不断攀升,香港作为“第一收容港”,更要承受源源不绝的越南船民。虽然惩教署(包含其前身监狱署)自1978年起开设不同的羁留中心以暂时收容他们,但在港船民到了1980年代仍有增无减,那些新设的羁留中心亦告爆满。因此,港府在1988年甄别政策实施后,改变管理越南船民方针,并计划在马鞍山白石西贡万宜水库专设大型的羁留中心,以集中收容大量船民。

可是这个消息很快传到当地居民的耳中,并且开始发起各种抗议行动,企图阻止此项计划。1989年6月尾,西贡区议会一致通过动议,反对港府在那里兴建羁留中心,其后继续在翌月发表声明对政府坚持续建羁留中心一事感到遗憾。[1]另一方面,西贡居民亦在7月西贡区议会一场会议中,抬入一副贴上“香港民意千古”标语的棺材,导致会议中途腰斩。他们之后在8月发起两百人游行,以及在9月发起约700艘渔船和约500部车辆,分别从元朗大埔巡游示威到西贡的终点。及后再有逾1,500名西贡居民先在中环遮打花园集会,再游行到港督府抗议。不过,港府对这些大小抗议行动始终没有理会,并且一早安排香港警务处协助设计和兴建该中心,经过多个月的工作,结果在同年10月31日落成并接收第一批船民。

在港越南人阮海晴忆述,万宜中心环境如监狱一样,里面的人都获编配一个号码,且活动空间细小而住的人却很多,卫生亦恶劣,冲突也不断发生。[2]另外,中心启用时正遇著甄别政策实施初期,很多被分类为“船民”的在港越南人都不认同港府相关政策,例如阮海晴所住的万宜中心就有连串示威,并在营内游行及喊口号。

到1991年港府推出有秩序遣返行动,并每隔一至两个月就会遣返越南人,但自愿遣返的越南人仍然很少,有些在万宜中心的人宁愿自杀也不回越南。其后港府再进一步强制遣返越南人,并以包机接他们返河内市,令越南人更为不满,包含石岗船民中心及白石羁留中心的多个设施先后爆发暴力示威,造成不少人伤亡。而万宜中心也在1995年发生大型骚乱,当时越南人为“关灯时间”与惩教职员冲突,继而在操场作乱,并手持武器和把火球抛到职员指挥营,以致职员一度被围困,最后警方需调动东九龙冲锋队机动部队进入营房才能制止。1996年6月11日,又发生200名越南人企图逃脱事件,继而与前来的警方爆发冲突,结果警方需要施放15枚催泪弹平息。

随著有秩序遣返计划的顺利推行,滞留香港的越南人大为减少,而羁留中心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消失。自1997年起,万宜中心接收来自白石中心关闭后的所有越南人,同时持续缩减中心的规模以减省开支。

1998年1月9日港府的第一收容港政策失效,而该中心不久后也关闭北营并缩减营内人数至900名,到3月进一步降至660名。到5月26日港府再遣返267名越南人及将剩下32名居住于万宜中心的越南人迁往域多利监狱后,该中心便随即关闭,是为惩教署同类型羁留中心当中最后一间关闭者。

结构

万宜羁留中心是一间高度设防的设施,主要收容南越人,先由香港警务处负责兴建和短暂管理,其后于1991年9月19日正式移交到惩教署。它由五座长型铁皮大型营房组成,并被有刺铁丝网围墙包围,入口亦有两重门,营内附设供休憩、学习和聚集的空地,并在晚上提供灯光照明。[3]警方在兴建时已经考虑到船民可能会就地取材,拆除床架铁枝以自制武器,所以动用警员跟技工一起焊紧床架的螺丝位置。同时为预防营内骚乱和罪案,亦安排警员负责在营内举行康乐活动和引入非政府组织开设工场,甚至让小朋友由警员陪同下出外远足,或在保良局北潭涌渡假营游泳,这些安排在惩教署接手后也得以延续。

影响

白石羁留中心一样,该中心在香港越南船民问题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同时让惩教署肩负保护香港社会重要工作,致力将越南船民对大众的影响减至最少。[4]不过由于选址接近西贡一带的民居,一度引起居民的反弹。羁留中心的关闭,标志著越南船民问题步向最后阶段,随著本地收容计划和遣返行动双管齐下,滞留越南船民快速减少,社会终能够放下困扰廿馀年的心头大石,两年后全港最后一间羁留中心,由香港明爱管理的望后石羁留中心关闭,为越南船民问题画上句号。

羁留中心关闭后留下一大片平坦的土地,加上位处郊区,风景优美,为港府提供一个理想的旅游设施选址,例如2006年港府曾提出发展水疗及消闲度假设施,万宜羁留中心一带地方是其中一个选项,可是其后搁置。[5]

参考文献

  1. 水库旁船民中心兴建中西贡区议会怒责表遗憾. 星岛日报. 1989-07-11. 
  2. 陈芷琪; 姚宛廷. 投奔香港寻新生 越南难民忆当年. 大学线月刊 (130)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7-04-28 [2020-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3. 林占士. 占Sir on Duty——万宜营的难民. 头条日报. 2013-09-04 [2020-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2). 
  4. 惩教署署长回顾惩教工作. 香港特别行政区惩教署. [2020-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5. 水疗及消闲度假设施旅游新基建发展顾问研究:报告摘要 (PDF). 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事务署. [2020-05-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