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赛博朋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千图 的图片

用语名称 英语:Cyberpunk

音译:赛博朋克

其他表述 数位朋克、网络叛客

用语出处 科幻小说

相关条目 朋克(科幻主题)、

蒸汽朋克反乌托邦

国家/地区:

赛博朋克英语:Cyberpunk[1];又称数位朋克网络朋克[2]),是一种科幻创作题材,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

有人归纳其主旨为“High Tec,Low Life(高科技,低生活)”。 [3]

起源

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77年的短篇小说《全息玫瑰碎片[4]》被大多数人公认为是首部赛博朋克作品;并且约翰·布伦纳(John Brunner)1975年的小说《冲击波骑士[5]》也被大多人认为是“最接近赛博朋克”的作品。

现在普遍认为:该流派是在1976年或1977年诞生的;而被命名为赛博朋克则是在1983年 —— 当时布鲁斯·斯特林的小说《赛博朋克》刚刚出版。这本小说的名字被多数创作者认为相当地符合该流派的特征,但在被命名之前,这个流派就已经在美国科幻界引起轰动。

简介

经常出现的元素
互联网黑客虚拟现实赛博改造人工智能仿生人半机械人、都市扩张与贫民窟、巨型企业、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
时代背景
计算机和信息科技发展到了极高水平;人与机械的界线开始消失;社会高度秩序化或者混乱不堪。
社会背景
  • 人类社会黑暗而颓废;
  • 人体植入设备大行其道,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被计算机网络所控制;
  • 某种集团超级企业、极权政府、宗教等)为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和人体植入设备的控制,会建立起某种“系统”来统治;普通人则沦为系统的一个零件;
  • 罪犯、流亡者、帮派分子等边缘人物,将原本用于控制他们的高科技作为自己的武器,对“系统”展开反击。

赛博朋克强调科技反叛精神,通常着重表现“技术滥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黑暗”以及“高科技时代下普通人生活质量的衰退”,所以常常和“反乌托邦”联系到一起。但几乎一切近未来风格或以高科技世界为背景的作品都很容易被归类为“赛博朋克”。

2012年,游戏公司波兰蠢驴已经将"Cyberpunk"作为商标注册。

评价

作为一种常见的,并且在还继续发展的新类型科幻题材,常常会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一般认为,赛博朋克是很富有创造价值,并且易于发掘思想深度的优秀科幻类型。其被构想出来的时代是计算机的体积和成本都非常巨大的时候,因此这个流派构想出了一个由微型处理器和超导体组成的世界。

作品中包含着对于贫富差距、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文明的影响以及生物与机器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而这些都是今时今日的热点问题。

但现今的“赛博朋克”作品常常被批判“形式大于内容” —— 这个流派往往着眼于细节,大多数赛博朋克故事都在讲述阴冷逼仄的城市中,危险的赛博雇佣兵与黑客的故事,以消极的态度看待人类的未来,难以表现太空歌剧式的宏大与积极。

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和敌视。如刘慈欣就尖锐批判:“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6]”这类批评也引起了很多科幻爱好者的反对,认为是过于片面肤浅和不负责任。

相关作品

注释与外部链接

参考来源

  1. 是“Cybernetics”与“Punk”的结合词,该词由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所发明,原本是他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
  2. 以及电驭叛客、电脑叛客、网路叛客
  3. 赛博朋克, 千图, 2020-01-18
  4. 原名:Fragments of a Hologram Rose
  5. 原名:The Shockwave Rider
  6. 出自其获“克拉克奖”时发表的获奖感言。
  7. https://tieba.baidu.com/p/7556954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