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赵汝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汝愚(1140年-1196年),北宋恭宪王赵元佐[1]的七世孙,字子直。原籍饶州馀干,祖父于南宋建炎年间迁居崇德洲钱(今桐乡市洲泉镇)。赵汝愚出生于洲钱。

生平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考中状元,累官秘书少监兼权给事中。

淳熙八年(1181年),任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九年(1182年),以集英殿修撰出任福建军帅。后进直学士,制置四川,兼成都知府,平息羌族对南宋边境的骚扰。宋孝宗赞其有文武之才。宋光宗即位后,进敷文阁学士,知福州绍熙二年(1191年),召为吏部尚书,后升知枢密院事。

绍熙五年(1194年),和外戚韩侂胄一起拥立嘉王赵扩即位为宋宁宗有功,任右丞相。但不久被韩侂胄排斥,韩侂胄借口赵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南宋社稷。于是赵汝愚被罢,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福州。这遭到了谏官和太学生杨宏中等的反对,但这些人皆被韩侂胄贬窜。韩侂胄为此指责赵汝愚“倡引伪徒,谋为不轨”,诏谪宁远军节度副使,贬窜永州

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赵汝愚行至衡州,发病暴卒,终年57岁。

嘉泰二年复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

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杀,赵汝愚被追复观文殿大学士,赐谥号“忠定”,赠太师,追封沂国公。宋理宗时诏配享宁宗庙廷,追封福王,又进封周王。

注释

  1. 赵元佐是宋太宗长子,曾因纵火焚宫被废,因此其庶人子孙未在“靖康之难”中被俘虏北上。

参考书目

  • 《宋史·卷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