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酷聖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酷圣石
圖片來自酷聖石冰淇淋台灣官網

酷圣石[1] [2] ,(Cold Stone Creamery)是一个美国冰淇淋连锁店。

簡介

卡哈拉加盟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并经营这家位于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的公司。[3][4]

酷圣石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客户定制的現買現做、含有12-14%乳脂的冰淇淋[5][6]

酷圣石強調是否讓顧客體驗到冰淇淋歡樂、現場的製作,以及服務員與顧客的互動。Cold Stone的價位屬與中高價位,比Haagen-Dazs便宜,就這一點來說就贏得許多年紀較輕的消費者來光顧,而且Cold Stone的口味更是多樣化,並且不斷創新。酷聖石的原料又比別人來的好,冰淇淋中的乳脂肪奶油都比別人高,且含氧量較低,冰淇淋吃起來是又香又Q。 

官方網站,從美國過來的酷圣石COLD STONE,打著變化口味多達1200萬種客製化冰淇淋的口號,2006年授權於台灣統一超商(7-ELEVEN)後,全台灣已經多達二、三十家門市。

酷圣石產品比其他業者的價錢略高,消費者的花費相對較高,故鎖定消費能力強的消費者。對學生來說下課或假日是一個可以交流情感的地方,但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有點貴的價位。對上班族是一個社交場所,下班之後與同事之間交流的地方,或是公事之餘休息的場所。

酷圣石还将其菜单扩展,贩售其他与冰淇淋相关的产品。

成分

酷聖石Cold Stone冰淇淋的原料複雜,這種甜品比較會偽裝,他不是比一層糖霜鋪在冰淇淋上,而是和冰淇淋混在一起,這樣吃起來會更甜,簡直是為老美量身定製的甜品,相應的熱量、糖分和脂肪含量也會更高。

一大份(名為「Gotta Have It」)含1,240大卡熱量、80克脂肪和123克碳水化合物,其中105克是。由於成分混雜,每份中的1.5克反式脂肪,很難確定是否乳製品中天然存在的那一種。

酷聖石這個品牌的很多產品,都被評為美國公認的10種垃圾食品排行榜

美國營養網站(Authoritynutrition)報導了全美最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垃圾食品」是指營養價值很低的加工食品,這些食品原材料不僅熱量高,而且還會導致一些病症。

發展历史

1988年,苏姗·萨瑟兰和唐纳德·萨瑟兰(并非演员唐纳德·萨瑟兰)共同创立了这家公司,他们追求既不硬也不软的冰激凌。同年,酷圣石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开设了第一家店。[5]

虽然公司总部最开始在坦佩,1997年公司将其总部迁至斯科茨代尔。[5]2005年迁至目前其总部所在地。[7]最初的酷圣石店,编号#0001如今仍在原处营业。[8]

酷圣石现在于日本台湾韩国泰国[9]波多黎各印度尼西亚关岛中国大陆墨西哥巴林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设店。

2008年酷圣石在丹麦哥本哈根开设了其欧洲的第一家加盟连锁店。其后又在丹麦其他地区开设了3家店。

2006年1月被Entrepreneur Magazine评为第11发展迅速的加盟连锁。2009年6月该公司在密西沙加开设了位于加拿大的第一家店。

2006年12月28日授權統一超商,成立酷聖石冰淇淋股份有限公司,台灣首家門市於2007年4月30日開幕,台灣為日韓之後第三個海外授權地區。

2007年5月,酷圣石与卡哈拉公司合并,组成卡哈拉-酷圣石,旗下共有13个品牌。酷圣石的前总裁和CEO道格·杜席被任命为新公司的CEO。[10]卡哈拉的前CEO凯文·布莱克韦尔成为董事会主席和首席策略官。2007年9月,道格·杜席宣布他将离开该公司。[11]凯文·布莱克韦尔被任命为CEO。[12]

品牌

2007年下半年,酷圣石在纽约的加盟连锁店开始与Soup Kitchen International合作,在酷圣石门店的销售汤。[13]

2008年,该公司与洛基山巧克力工厂签订协议在美国西部开设7家门店。这样联合使得全年都有顾客光顾,以避免原先各自客流随季节变化。[14]酷圣石和洛基山的品牌联合给洛基山门店周销售额带来了多于10%的增长。[15]

2009年2月,在羅德島州的两个试验店成功之后,酷圣石的母公司卡哈拉宣布其已经与加拿大咖啡店连锁蒂姆·霍顿斯达成协议,开设最多100个联合品牌店。[16]这个战略联盟将使得蒂姆·霍顿斯能够在更多的美国地区营运,同时让酷圣石能够在加拿大扩张。

2009年6月,酷圣石开始通过与蒂姆·霍顿斯开设的7个联合品牌店测试加拿大市场。[17]如今它们在加拿大除了紐芬蘭-拉布拉多之外每个省都有设店。[18]

主力产品

所有冰激凌产品都以3种大小供应,分别是“Like It”:5 oz(140 g)、“Love It”:8 oz(230 g)和“Gotta Have It”:12 oz(340 g)。同时,还有儿童大小:3 oz(85 g)。酷圣石还供应奶昔和冰沙,其中,“Cold Stone PB&C”被Men's Health Magazine连续两年列入最不健康的美国饮料列表。[19][20]该公司同时还供应冰激凌蛋糕、派。还有大部分是现场制作的冰激凌杯状蛋糕和冰激凌曲奇三明治。和冰激凌产品一样,顾客可以自定义这些甜点。

授权

酷圣石与一些公司有合作伙伴关系,在其店铺中贩售其他公司品牌产品。该公司在2009年开始和卡夫食品Jell-O品牌合作。酷圣石引入了一系列基于受欢迎的Jell-O布丁口味的冰激凌。由于布丁口味添加物使得冰激凌凝胶化,这些口味的冰激凌被New York Magazine提到不会融化。[21] 而且還會不定時推出新的限定版冰淇淋

纠纷诉讼

一些独立的加盟连锁店宣称酷圣石的经营方式把他们放入了在竞争上不利的位置。这些前加盟连锁店称母公司将店铺开设得过密并夸大了预期营业额和收入。[22]

另一些加盟店争辩称事情不是这样,他们在在经济前景不明、由高油价和高能源价格带来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增长。[23]

2008年6月华尔街日报研究了这个问题。文章称大量的酷圣石加盟连锁店(约16-20%)已经关闭或待售,其中许多店铺因其投资受到了显著的经济损失。

文章中包括加盟连锁店声称公司歪曲了酷圣石店铺的平均营业额且其行为减少了店铺的利润率。酷圣石公司的一位女发言人说“考虑到经济形势的挑战性”,待售店铺的数量“按价值在行业预期之内(at par with industry expectations)”。[24]

CNBC纪录片与诉讼

2010年12月,酷圣石的律师威胁将针对即将发布的CNBC纪录片的一些内容提起诉讼。[25]“柜台后面:加盟连锁未讲述的故事”记录了加盟连锁店失败和成功。在几次编辑后,2011年3月21日节目在CNBC播出。

外部連接

参考资料

  1. 【台中冰品】甜度爆錶口味滿分!COLD STONE 酷聖石冰淇淋 ...,zineblog,2011-05-25
  2. 大曝光!美國公認的10種垃圾食品!,每日頭條,2017-05-21
  3. Duff, Mike. Target, Cold Stone Creamery sign in-store deal.. RetailNet.com. 2006-05-06 [2006-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4. Ruggless, Ron. Cold Stone, 蒂姆·霍顿斯 expand co-branding. Nation's Restaurant News. 2009-02-06 [2009-10-26]. [失效連結]
  5. 5.0 5.1 5.2 Pederson, Jay P. (编).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Company Histories 69. Detroit, Michigan: St. James Press. 2005-04-29 [2009-10-30]. ISBN 1558625445. 
  6. Murphy, Kate. Slabs Are Joining Scoops In Ice Cream Retailing. New York Time. 2006-10-26 [2009-11-03]. 
  7. The Cold Stone Creamery Story. ColdStoneCreamery. [2007-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1). 
  8. The Cold Stone Creamery Location finder. ColdStoneCreamery. [2009-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8). 
  9. http://phoenix.bizjournals.com/phoenix/stories/2010/01/04/daily56.html Cold Stone Creamery gets the scoop on Thailand
  10. Kahala and Cold Stone Creamery merge creating new category of franchising company (PDF). May 11, 2007 [2007-1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11). 
  11. Ryan Randazzo. Kahala-Cold Stone CEO leaving job after 12 years. The Arizona Republic. September 15, 2007 [2007-10-10]. 
  12. Kahala•Cold Stone Names New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QSR Magazine. 17 September 2007 [2007-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13. SoupMan and Cold Stone Team Up. QSR Magazine. 2007-11-19 [200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7). 
  14. Cold Stone Creamery, chocolatier to co-brand stores. Nation's Restaurant News. 2009-11-13 [2009-10-26]. [失效連結]
  15. Rocky Mountain Chocolate Factory, Inc. Reports 6% Increase in Second Quarter Earnings (新闻稿). New York Times. 2009-10-09 [2009-11-03]. 
  16. 蒂姆·霍顿斯, Cold Stone to create new stores. Toronto Star. 2009-02-06 [2009-10-30]. 
  17. 蒂姆·霍顿斯 to co-brand six stores in Ontario with Cold Stone Creamery. Amherst Daily News. Amherst, Nova Scotia: The Canadian Press. 2009-06-11 [200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5). 
  18. 存档副本. [2012-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0). 
  19. 20 Worst Drinks in America 2010 Men's Health Magazine
  20. The Worst Drinks in America 2009 Men's Health Magazine
  21. Burton, Susan. Chemistry in a Cone. New York Magazine. 2009-07-14. 
  22. Cassutt, Melissa. Cooling Business:3 of 5 local Cold Stone Creamery stores have shut down in just over a year. The Gazette. 2008-05-03 [2009-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1) (英语). 
  23. Fink, Jason. Cold Stone Creamery in Trouble?. Hoboken Now. NJ.com. 2008-06-18 [2009-11-03]. 
  24. Gibson, Richard. The Inside Scoop. Wall Street Journal. 2008-06-12 [2009-]. 
  25. Kosman, Josh. Cold Stone Creamery burning mad at CNBC. New York Post. 2010-12-28 [24 March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