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释空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释空尘(公元十九、二十世纪),法號雲閑,吳縣人,清末民初僧人,广陵派琴家。先师从牧村和尚,后又师从秦维瀚的弟子赵逸峰丁绥安光绪年间,他以《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为宗,编著了《枯木禅琴谱》八卷,收三十二曲,刊行于世。《枯木禅琴谱》是广陵派在清末的重要琴著。

空尘曾携琴云游燕、齐、楚、越,遍访同道,深得琴中三昧。他推崇明代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并对每法都有精辟的解析。「輕鬆脆活、高法清虛、幽奇古淡、中和疾徐」他的琴学理论,对广陵琴派“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缓中有急、急中有缓”的琴曲处理方法产生了很大影响。[1]

传琴只收佛门弟子

空尘认为琴德和禅理互为表里,都是修身养性之道,他潜心琴学的目的在于以琴喻禅。他把琴作为传授佛学的载体,並以佛教梵音創作古琴曲,如《那羅法曲》是他於1888年秋在北京稽檀寺聽喇嘛歌唱梵唄以後所作的。因此,他传琴也只收佛门弟子。 因他不收俗家弟子,清末著名琴家黄勉之,为得广陵真传,曾暂入空门拜空尘为师,学习古琴。

主要作品

光绪年间,他以《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为宗,编著了《枯木禅琴谱》八卷,收三十二曲,刊行于世。《枯木禅琴谱》是广陵派在清末的重要琴著。 空尘的琴曲作品包括:《那罗法曲》、《怀古曲》、《枯木吟》、《独鹤于飞》等,也收录于《枯木禅琴谱》中。

參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