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钩状石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钩状石斛(学名:Dendrobium aduncum Lindl.)是兰科石斛属植物。茎下垂,圆柱形不分枝,具多个节。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总状花序通常数个,出自落了叶或具叶的老茎上部,花开展,萼片和花瓣淡粉红色;花瓣长圆形,长1.4-1.8厘米,宽7毫米,先端急尖,具5条脉;唇瓣白色,朝上,凹陷呈舟状,展开时为宽卵形。花期5-6月。[1]

生于海拔700-10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形态特征

钩状石斛是草本植物,茎下垂,圆柱形,长50-100厘米,粗2-5毫米,有时上部多少弯曲,不分枝,具多个节,节间长3-3.5厘米,干后淡黄色。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0.5厘米,宽1-3.5厘米,先端急尖并且钩转,基部具抱茎的鞘。[2]

总状花序通常数个,出自落了叶或具叶的老茎上部,花序轴纤细,长1.5-4厘米,多少回折状弯曲,疏生1-6朵花;花序柄长5-10毫米,基部被3-4枚长2-3毫米的膜质鞘;花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长5-7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长约1.5厘米;花开展,萼片和花瓣淡粉红色;中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6-2厘米,宽7毫米,先端锐尖,具5条脉;侧萼片斜卵状三角形,与中萼片等长而宽得多,先端急尖,具5条脉,基部歪斜;萼囊明显坛状,长约1厘米。

花瓣长圆形,长1.4-1.8厘米,宽7毫米,先端急尖,具5条脉;唇瓣白色,朝上,凹陷呈舟状,展开时为宽卵形,长1.5-1.7厘米,前部骤然收狭而先端为短尾状并且反卷,基部具长约5毫米的爪,上面除爪和唇盘两侧外密布白色短毛,近基部具1个绿色方形的胼胝体;蕊柱白色,长约4毫米,下部扩大,顶端两侧具耳状的蕊柱齿,正面密布紫色长毛;蕊柱足长而宽,长约1厘米,向前弯曲,末端与唇瓣相连接处具1个关节,内面有时疏生毛;药帽深紫色,近半球形,密布乳突状毛,顶端稍凹的,前端边缘具不整齐的齿。花期5-6月。

产地生境

生于海拔700-10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产中国湖南东北部(桃源)、广东南部(罗浮山)、香港海南(三亚市、保亭、陵水、琼中)、广西(龙州、上思、凌云、田林、百色、东兰、乐业、永福等地)、贵州西南部至东南部(兴义、独山、罗甸、安龙、黎平)、云南东南部(马关)。分布于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越南。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

近种区别

该种近重唇石斛(Dendrobium hercoglossum Rchb. f.),区别在于唇瓣从后部沿中央至前部密布短毛,蕊柱足较长,萼囊明显,蕊柱齿大、耳状,可以区别。

生长习性

钩状石斛是一种喜阴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温暖、潮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阴半阳的环境,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适宜生长温度为15到28度,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以上,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属气生根系,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采用的基质最好能通风透气滤水,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生长速度快,生存能力非常强。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茎上部节上抽出花序,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发育成茎,秋冬季节进入休眠期。

繁殖方式

选地

选地、整地 根据其生长习性,石斛类栽培地宜选半阴半阳的环境,空气湿度在80%以上,冬季气温在0℃以上地区。人工可控环境也可,树种应以黄桷树、梨树、樟树等且应树皮厚有纵沟、含水多、枝叶茂、树干粗大的活树,石块地也应在阴凉、湿润地区,石块上应有苔藓生长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质。

分株

选择生长较密的值株.开过花后.将其从盆中取出,除去老很从丛生茎的基部切开,分切时尽最少伤根系,只掩剪开相互连接的很状呈部位,根部用手位开,不必用刀切。以主株为一组,再将老根进一步剪除。将新芽靠近盆中央,填入新的基质并压实,即成新的植株。

分芽

盆裁3年以上的植株或部分秋石斛茎的顶部或基部长有小植株时,可以进行切芽繁殖。选择具有3-4片叶,2-3条根,根长4-5厘米的小植株,从母株上切下,用草木灰或70%的代森锰锌处理伤口,将苗植入盆中即可。汪意要浅植。栽培2年后一般可开花成为商品花。

扦插

扦插繁殖可以结合花后换盆和分株时一起进行。石触兰多具有细长、带肉质的茎,茎上有许多节,节上能长芽,所以能用扦播繁殖。选择未开花且较充实的整做播条,将技条切成数段,每段具2-3个节,在伤口上涂上草木灰或70%的代森锰锌处理伤口。将茎一段一段地插入苔藓和泥炭混合的基质中,一半露在外面,放于半阴、潮湿处。插后1周不必浇水,然后经常喷雾保湿,适当遮阴。经过1-2个月,在节部有新芽长出,新芽下部长出2-3条小根形成新的植株。将新植株连向老茎一起上盆,栽培2-3年可开花。扦插时间以4-8月为好。

栽培技术

选盆

通常选用四壁多孔的塑料或陶瓷花盆,用碳根、泥炭藓、树皮块、木炭块等作盆栽材料。根据兰苗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花盆,但不宜用大盆栽小苗口上述栽好材料在使用前必需在清水中浸泡1天以上备用。盆底要多垫大瓦片或碎砖块,深度至盆底约1/3处,然后将兰苗放于盆中央,并在一旁插一细竹竿以固定兰苗,再填入其他栽培材料,注意根与根之间用材料隔开。

浇水

栽植初期先放在阴凉阴凉并有散射光处,仅向叶面上喷些水,勿向盆内浇水。约10-15天后,待萌发出新根后两移至阴棚下养护。生长季节浇水要干湿相间保持适度干薄饼肥水。生长旺盛期树每天浇水一次,干旱季节和炎夏还需经常在花盆四周地面上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并要注意通风良好。冬季休眠期应少浇水。后期空气湿度过小要经常浇水保湿,可用喷雾器以喷雾的形式浇水。

温度

刚移栽的组培苗对水分很敏感,缺水则生长缓慢、干枯、成活率低。而喷雾过多则渍水烂根,温度高、湿度大时还易引发软腐病大规模发生。移栽后一周内(幼苗尚未发新根)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周后,植株开始发新根,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种植畦干湿交潜有利于发根长芽。忌强光直射,春秋两季早上可见阳光,冬季可置光照充足处,其他时间置于具有明亮散射光而又通风的地方。越冬温度保持在8-10℃即可。

施肥

由于石斛类为气生根,因此要喷施适宜的叶面肥作为营养液,以供给植株充足的养分,利早发根长芽。叶面肥可以选择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类等,以及进口三元复合肥和稀释的MS培养基等。一般移栽后一周,植株新根发生后开始喷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钾磷酸二氢钾,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长出新芽后每隔10-15天喷3‰的三元复合肥等。生长地贫瘠应注意追肥,第一次在清明前后,以氮肥混合猪牛粪及河泥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后用花生鼓、菜籽饼、过磷酸钙等加入河泥调匀糊在根部,此外尚可根外追肥。

修枝

石斛生长地的都闭度在60%左右,因此要经常对附生树进行整枝修剪,以免过于荫蔽或郁闭度不够。每年春天前发新整时,结合采收老茎将丛内的枯茎剪除,并除去病茎、弱茎以及病者根,栽种6-8年后视丛蔸生长情况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医药用途

茎(黄草钗斛):甘、淡,微寒。滋阴,清热,益胃,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食欲不振。

彝药,全草治四肢骨折,瘀血肿痛《哀牢》。

植物文化

观赏价值极高,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既可作切花,也可盆栽观赏,家有数盆热闹非凡。此外,花朵剪下2-3天也不凋萎,生命力旺盛令人赞叹。

该属植物被认为“秉性刚强,忠厚可亲”,西文社会人们常把她敬献给自己爱戴的尊长。并在每年6月19日时,将石斛送给父亲,被称之为“父亲节之花”。它有着“欢迎你,亲爱的”的花语,可将其与非洲菊、圆叶桉树制成胸花,佩在胸前。在欧美常用石斛花朵制成胸花,配上丝石竹和天冬草,表示“欢迎光临”。至今,广泛用于大型宴会、开幕式剪彩典礼或招待贵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