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小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小汉
出生 1936年
广东省台山
逝世 2016年5月16日16时30分
国籍 中国
别名 “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职业 演员
知名作品 《白罗衫》

陈小汉,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演员、"B腔"创始人。广东省台山市人,出生于戏剧世家,祖父、父母都是过去的粤剧名演员。2016年5月16日16时30分,在广州逝世。[1]

人物简介

陈小汉生于1936年8月1日,广东台山人。陈小汉出身于三代粤剧世家,11岁入行学艺,15岁初露锋芒,拜粤剧大师薛觉先为师,跟随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靓少佳、罗品超、音乐名家尹自重,以及京剧名宿路凌云学艺,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1957年,陈小汉从香港回到广州发展,先后在广州粤剧工作团、广州粤剧团一团、广东粤剧院试验队、广东粤剧院三团演出队、广州粤剧团二团、东风剧团和雄风剧团工作,主演了《郭子仪祝寿》、《奇花公主》、《泗水关》、《斩经堂》、《落霞孤骛》、《孙成骂殿》等多出剧目,演技精湛纯熟,声名日噪。 他主演薛觉先的首本名剧《范蠡献西施》,表演细腻传神,唱腔典雅醇美,将范蠡的风流儒雅、俊逸睿智,对西施的款款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其中《别馆盟心》和《梦会太湖》两段更是韵味醇浓、情真意切,成为陈小汉的经典名曲。

陈小汉在粤剧导演领域也颇有建树,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与文少非吴宝志郭慧冯小娟等人合作,执导了《兰苑恩仇》、《梁天来》、《刁蛮公主》、《女儿香》、《宋皇告状》等剧目,均深受观众欢迎。[2]

陈小汉潜心钻研粤剧唱腔艺术,集各家所长,揉合自己声线特点,领悟出一套简洁明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的演唱技巧,创立了粤剧唱腔艺术流派"B腔"。 他开创粤剧文武生开"个人演唱会"的先河,先后举办《陈小汉唱腔欣赏会》、《B腔韵动五洲情–陈小汉艺术欣赏会》,演绎悲壮慷慨的《易水送荆轲》、情真意切的《幽会小周后》、抒情流畅的《梦会太湖》、凄婉沧桑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等原唱曲目,塑造了风流倜傥的潘必正、潇洒不羁的李太白、坚毅沉郁的曹雪芹、佻达庸俗的秋胡、刚强深情的吴汉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现出B腔"以情带腔,以腔传情,腔随情转,因情造腔,灵活变化,韵味浓郁,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和独特魅力。 他出版的音像制品有数十种之多,《西楼恨》、《吴汉杀妻》、《琴挑》、《梦会骊宫》、《夜撰红楼梦》、《宝玉怨婚》、《断肠碑》等B腔名曲脍炙人口,在海内外传唱广泛。

陈小汉从艺七十余载,一直对粤剧艺术事业不离不弃,孜孜不倦,努力耕耘,更致力提携培育粤剧曲艺后学,桃李满门。他的一生,为粤剧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人物经历

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十一岁便开始学戏,十五岁登台演童角的戏。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六年,在香港演出又不断地拍电影。他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社会主义制度,于一九五七年一月毅然返回祖国,参加广州市粤剧团工作。先后师承薛觉先、靓少佳及京剧表演艺术家路凌云等的教诲,兼收并蓄各名家流派之长,在艺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小汉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粤剧艺术事业上不断钻研。他的表演技艺既离不开传统,在程式上又能有所革新,他一贯认为对粤剧艺术(包括唱腔)是:"学习、继承、发展"六个字。一个演员做到老,学到老,一百岁也仍是学生,艺海无涯,离开学习就没有继承,继承优良传统也是为了改革,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有了改革才能把粤剧艺术向前推进。他在表演和唱腔艺术上强调:内容决定程式,程式为内容服务。

一切从人物思想感情出发,去调动和处理表演及唱腔的艺术手段。他本人的表演动作洒脱洗炼,细腻多姿,善于深入人物的思想感情。他年青时嗓音清亮,共鸣好,高中音区音域宽广,音色纯正,近几年受伤病困扰,影响到声带和唱功。他转而研究唱腔,循字取腔,以情带声,唱腔重视因人而异。他善于吸收曲艺和各剧种的特点,溶化到自己唱腔之中,充分体现了他爽朗明快,流畅多变,突出了他一个"活"字的独特演唱风格,故而深受广大粤曲爱好者欢迎。

主要作品

陈小汉从艺以来,主演过不少戏,如《奇花公主》、《金丝蝴蝶》、《劈陵救母》、《罗通扫北》、《泗水关》、《斩经堂》、尤其是《白罗衫》、《孙成骂殿》、《范蠡献西施》等,均获行内外的一致赞许。近年来他和香港粤剧名伶文千岁,梁少心等分别合唱了《贾宝玉与柳湘连》、《梦会太湖》、《紫凤楼》、《无限河山泪》等曲﹔与郎秀云合唱薛觉先的首本戏《胡不归》(慰妻,哭坟)﹔与林锦屏合唱《琴挑》、《别馆盟心》。这些粤曲都已灌录成唱片或卡带,影响极深,流传甚广,普遍受群众欢迎。除演出工作外,陈小汉也经常担负导演工作,为大力培养和教导中青年演员的艺术成长作出了贡献。他曾接受著名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邀请,为她导演了《刁蛮公主》、《女儿香》、现代剧《艺苑恩仇》等剧。《刁》剧和《女》剧于一九八四年曾带往港、澳和新加坡演出,获得高度评价,陈小汉现任广州粤剧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一九八五年七月成立的广州市实验粤剧团副团长。

数十辛苦

陈小汉出生于戏剧世家,11岁学戏15岁登台,至今风风雨雨半个世纪了。第一次"个唱"陈小汉的《梦会太湖》、《别馆盟心》、《吴汉杀妻》、《同是天涯沦落人》等曲目顿时成为社团坊间流行的唱本。年已六旬的他推出的新曲《窃国救赵》、《乱世佳人》、《光绪皇情暖珍妃》、《夜撰红楼梦》都备受欢迎。

把粤剧当作生命的陈小汉也靠它战胜病痛。1990年,陈小汉患的风湿性心脏病恶化,在不能注麻药的情况下要植入人造脉管,这对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何况一个50多岁的老人!但陈小汉此时吟唱粤曲《无限河山泪》,以元代英雄夏完淳视死如归的精神鼓励自己,手术终于成功。一年后就出现在舞台上,并于1992年成功地举行了他的第一次"个唱",可以说是生命和艺术的双奇迹。

桃李春风

十年等一回,穗港澳《 B腔韵动五洲情--陈小汉艺术欣赏会》,届时戏迷朋友可尽情欣赏 B腔的无穷魅力,而弟子李敏华以及众多粤剧红伶郑培英林锦屏倪惠英曹秀琴郭凤女将作为特邀嘉宾。在广州有3场演出,12月7日是一次慰问公安干警的演出,专门撰写了歌颂公安干警的曲目《化雨春风夜叩门》;12月11日、12日在广州南方剧院连演两场。

参演活动

2005年11月1日,农历乙酉年九月三十日:中华之声--2005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举办第二场

"中华之声--2005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第二场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演唱会邀请京剧、粤剧等8大戏种的名家同台演出。

演出节目

京剧《上天台》、《三家店》选段(9分钟多)(于魁智)

京剧《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7分钟)(李胜素)

京剧《四郎探母·坐宫》选段(4分钟多)(清唱)(于魁智、李胜素合唱)

京剧《野猪林》选段"大雪飘"(不足8分钟)(王立军)

京剧《春闺梦》(6分钟)(张火丁)

京剧《铡美案》、《曹操与杨修》(8分钟)(清唱)(尚长荣)

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8分钟)(朱世慧)

昆曲《牡丹亭》选段"寻梦"、"如杭"(7分钟)(张静娴)

河北梆子《王宝钏》选段"大登殿",《杜十娘》选段"用手儿打开了百宝箱"(许荷英)

越剧《陆游与唐琬》选段"浪迹天涯三长载"(5分钟)(茅威涛)

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虎美玲)

黄梅戏《红楼梦》选段"如此红尘"(马兰)

川剧《巴山秀才》(6分钟)、《斩黄袍》(3分钟)(陈智林)

粤剧《范蟸觅西施》(11分钟)(陈小汉)

2005年11月3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初二日:中华之声--2005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举办第三场

"中华之声--2005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第三场在佛山举行。演唱会邀请京剧、粤剧等8大戏种的名家同台演出。

2006年3月28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九日,20时:名家名曲名腔肇庆粤曲演唱会举行

名家名曲名腔肇庆粤曲演唱会在星岩礼堂拉开帷幕。肇庆市委书记林雄、肇庆市长杨浩明等省市领导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粤曲发烧友欢聚一堂,共同分享这套精神文化大餐。

晚会邀请了国家特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小汉、倪惠英、曾慧、李敏华等同台献技。原广州市市长、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会长黎子流,肇庆粤剧团青年演员、中国戏剧红梅奖得主李秋元也在演唱会上表演了精彩的粤曲选段。

2006年4月11日,农历丙戌年三月十四日:"留得诗韵在人间--陈自强作品欣赏会"举行

"留得诗韵在人间--陈自强作品欣赏会"于4月11日至4月12日在黄花岗剧院举行。

这场会聚广东粤剧界领军人物的演出,并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去世的著名粤剧编剧陈自强,更重要的是为了重振粤剧编剧队伍。

本次演出汇集罗家宝、林锦屏、陈小汉、郑培英、彭炽权、丁凡、曹秀琴、倪惠英、郭凤女、欧凯明、梁耀安、吴国华、姚志强、梁淑卿、琼霞、李淑勤、麦玉清、苏春梅、黎骏声、蒋文端、梁兆明、黄伟香、梁玉嵘、李敏华等20多位活跃在粤剧、粤曲舞台的著名演员,他们倾情演唱《同是天涯沦落人》、《南唐李后主》、《三脱状元袍》、《斩经堂》、《幽会小周会》等陈自强经典名作,而大部分演员就是该作品的始唱者。

2006年9月7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十五日,晚:大型粤剧交响诗《梦断香消四十年》专场晚会举行

大型粤剧交响诗《梦断香消四十年》专场晚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等出席并观看了演出。

把粤剧《梦断香消四十年》名段改编成交响乐或民乐合奏的形式,是著名粤剧编剧家陈冠卿先生生前的愿望,也是对传统艺术的重大创新。在珠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乐团的组织和协调下,此剧历经三年终于完成。

晚会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主办,珠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乐团、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承办。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陈小汉担任艺术总监,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领衔主演。这台交响诗具有浓郁的粤剧风味,又有很强的交响特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实现了突破,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2006年9月13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廿一日:南沙粤韵情--名家粤剧粤曲欣赏会暨专题研讨会举行

9月13日及9月14日,广东及港澳粤剧界的上百位知名人士齐聚南沙,参加"南沙粤韵情--名家粤剧粤曲欣赏会暨专题研讨会"。原广州市长黎子流,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倪惠英、陈小汉、小神鹰等都有精彩表演。次日,年近八旬的粤剧大师红线女特意赶来参加研讨会,与会专家就粤剧发展中所面临的如何融入时代、如何提高艺术水平、如何改革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2006年9月28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七日,上午: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老艺术家之家成立仪式暨中秋茶话会举行

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老艺术家之家成立仪式暨中秋茶话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成立以来,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以"繁荣"为宗旨,在"繁荣"上下功夫。这次成立"老艺术家之家"是2006年计划开展的8项任务之一,目的就是为老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发挥余热的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基金会董事长戴德丰,广东省政协秘书长、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杨懂,以及广东省、广州市文化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陈小汉,著名粤剧编剧家秦中英以及来自广州、深圳、佛山、湛江、茂名等地的老艺术家共130多人参加了活动。

2006年10月28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七日:"先声音韵留光辉--纪念薛觉先逝世五十周年粤剧薛派艺术回顾专场"举行

由广东省政协、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主办,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联、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市文化局协办,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承办的纪念晚会"先声音韵留光辉--纪念薛觉先逝世五十周年粤剧薛派艺术回顾专场",于10月28日和10月29日在广州南方剧院隆重上演。

广东粤剧界著名演员罗家宝、陈小汉、关国华小神鹰倪惠英关青丁凡梁耀安郭凤女曾慧欧凯明蒋文端梁淑卿李敏华苏春梅林家宝崔玉梅叶兆柏、黄少飞、郭建华等献演薛氏经典名剧名曲。专场分两晚举行,两晚节目完全不同,观众在两晚节目中分别欣赏到《胡不归》、《前程万里》、《花染状元红》、《汉武帝梦会卫夫人》、《璇宫艳史》等等薛氏名段。《觉先觉后仰英名》,是著名作曲家蔡衍棻为本次纪念专场而创作的一首歌颂薛觉先的新作品。

2007年2月8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一日,上午: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老艺术家之家2007迎春茶话会举行

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老艺术家之家在广州举行迎春茶话会。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基金会理事长戴德丰,广东省政协秘书长、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杨懂出席了活动。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陈小汉,著名粤剧编剧家秦中英等130多人参加了茶话会。

2007年7月9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五日,晚:丰泰花园酒店2007年7月9日演出

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主办,虎门曲艺团、广东丰泰集团协办的大型粤剧交响诗《梦断香销四十年》在丰泰花园酒店举行。

大型粤剧交响诗《梦断香销四十年》根据同名粤剧改编而成,该剧唱词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诗词贯穿其中。由、陈小汉担任艺术总监,罗家宝担任艺术指导,万霭端担任指挥,丁家琳和司徒抗担任编曲,珠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乐团以及来自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的著名演员黎骏声、曾慧、梁耀安、郭建华、岑海雁、曾秀琴等联袂演出。

2007年12月1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廿二日:2007年广东省粤剧大汇演举行

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07年广东省粤剧大汇演"于12月1日至12月15日举行。

开幕式在广州南方剧院举行,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陈小汉等出席。

主办方共选出最能代表广东粤剧表演艺术水准的26个剧团27个优秀剧目参演。参演剧目都是2001年以来创作或发掘整理、已公开上演的剧目,其中新创剧目约占三分之一,包括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粤剧剧本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

这次大汇演分别在广州、佛山、中山、东莞四个演区演出,其中有部分剧目在各个演区的文化广场免费演出。汇演期间,组织专家小组和观众评议小组进行评议,评出"优秀剧目奖"、和"组织奖"若干名,为全省各级粤剧团体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共同交流,共创艺术精品的大舞台,推动粤剧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2008年1月29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廿二日: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老艺术家之家2008年迎春茶话会举行

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老艺术家之家在广州举行2008年迎春茶话会。粤剧老艺术家欢聚一堂,共迎新春佳节。出席活动的有广东省政协秘书长杨懂,全国政协委员、基金会理事长戴德丰,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陈小汉、陈笑风,著名粤剧编剧家秦中英以及来自广州、深圳、佛山、湛江、茂名等地的老艺术家共130多人。

2008年6月9日,农历戊子年五月初六日:"陈小汉艺术欣赏会--B腔名曲献知音"第一场。

时年72岁的粤剧名家陈小汉举办"B腔名曲献知音"专题演唱会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

2008年6月18日,农历戊子年五月十五日:"陈小汉艺术欣赏会--B腔名曲献知音"第二场

时年72岁的粤剧名家陈小汉举办"B腔名曲献知音"专题演唱会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

演出节目

京剧《珠帘寨》选段(8分钟)(耿其昌)

京剧《红灯记》选段"光辉照儿永向前"、《红楼二尤》选段(清唱)(刘长瑜)

京剧《野猪林》选段"大雪飘"(不足8分钟)(王立军)

京剧《春闺梦》(6分钟)(张火丁)

京剧《铡美案》、《曹操与杨修》(8分钟)(清唱)(尚长荣)

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8分钟)(朱世慧)

昆曲《牡丹亭》选段"寻梦"、"如杭"(7分钟)(张静娴)

河北梆子《王宝钏》选段"大登殿"、《杜十娘》选段"用手儿打开了百宝箱"(许荷英)

越剧《沙漠王子》选段"叹月"(赵志刚)

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和"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虎美玲)

黄梅戏《红楼梦》选段"如此红尘"(马兰)

川剧《巴山秀才》(6分钟)、《斩黄袍》(3分钟)(陈智林)

粤剧《范蟸觅西施》(11分钟)(陈小汉)

2005年11月5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初四日:中华之声--2005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举办第四场

"中华之声--2005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第四场在深圳举行。演唱会邀请京剧、粤剧等8大戏种的名家同台演出。

演出节目

京剧《珠帘寨》选段(8分钟)(耿其昌)

京剧《红灯记》选段"光辉照儿永向前"(3分钟)、《红楼二尤》选段(3分钟)(清唱)(刘长瑜)

京剧《野猪林》选段"大雪飘"(不足8分钟)(王立军)

京剧《春闺梦》(6分钟)(张火丁)

京剧《铡美案》、《曹操与杨修》(8分钟)(清唱)(尚长荣)

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8分钟)(朱世慧)

昆曲《牡丹亭》选段"寻梦"、"如杭"(7分钟)(张静娴)

河北梆子《王宝钏》选段"大登殿"、《杜十娘》选段"用手儿打开了百宝箱"(8分钟多)(许荷英)

越剧《沙漠王子》选段"叹月"(7分40秒)(放伴奏带MD)(赵志刚)

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8分钟)(虎美玲)

黄梅戏《红楼梦》选段"如此红尘"(7分钟多)(放伴奏带)(马兰)

川剧《巴山秀才》(6分钟)、《斩黄袍》(3分钟)(陈智林)

粤剧《范蟸觅西施》(11分钟)(陈小汉)

人物写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