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雁洋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雁洋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地处区域东北部,位于莲花山脉的五指峰下,东、南、西、北四面分别与大埔县英雅、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三乡、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松南镇接壤,西南距梅州市区33公里,距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9公里,距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16公里。全镇辖27个村,2个居委会,279个村民小组,27138人(2017年)。

雁洋古时多为湖洋低洼水田,候鸟多,大雁成群,常聚居于此,故而得名。雁洋镇山地广阔,资源丰富。 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千米(2017年),山地面积22万亩,水田面积1. 2万亩,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镇。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辖区内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和雁鸣湖、千年古刹灵光寺、粤东名山五指峰等五大旅游景区,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桥溪村。2014年6月,雁洋镇被国际慢城联盟授予“国际慢城”称谓,成为中国继南京高淳桠溪镇之后的又一个“国际慢城”。

2014年6月,在荷兰举行的国际慢城联盟组织年会上,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正式被授予“国际慢城”称号,这是继南京市高淳桠溪之后,中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小镇。截止到2014年4月,已经有28个国家的187个城市加入国际慢城联盟组织。雁洋获得国际慢城联盟的认可,将成为梅州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对外窗口。

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1]

自然地理

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21.2℃,最冷月(一月)均温11.9℃,最高温月(七月)均温28.6℃,年平均无霜期306天,日照数2000小时,平均每天5.5小时,七、八月达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472.9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355.4毫米,最小年降雨量979.8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4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其次为西南风、东风。

梅江河由丙村自西南向东北流经镇域西部,石窟河在镇域西侧由西北向东南在镇域南端汇入梅江。梅江、石窟河雁洋段百年一遇洪水位约在67.0~67.5米(黄基,下同)。另有添溪、下寨溪两条小支流自东南向西北汇入梅江。镇域内高山丘陵、河谷盆地纵横交错,地势东高西低,东部阴那山自然保护区的五指峰海拔1297米,为梅县区第一高峰,属莲花山脉北段起点,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基本未受人为干扰,森林茂密。丘陵山地多为红粘土或风化砂层岩,山缘部分为现代冲积物,河背、雁上、雁中、松坪一带较低洼处为湖盆沉积地,地基承载力较小。镇域总面积183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山地10.60万亩、耕地1.35万亩、园地2.05万亩、鱼塘0.10万亩、村镇建设用地0.13万亩,分别占全部土地面积的74.5%、9.5%、14.4%、0.7%、0.9%。

镇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煤、铁、锰、铅、锌、稀土、石灰石、水晶、硼、银、锑等,其中已探明的煤储量达3000多万吨。水力资源也较丰富,已建成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14座,小水电9座,总装机容量8700千瓦。位于石窟河上装机容量1.8万千瓦的坝头水电站已建成投产。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域共16个管理区,自然分为河背片(梅江河以西),包括文社、鹧鸪、莆里、东洲、永福5个管理区;雁村片,包括雁上、雁中、雁下、松坪、对坑、添溪6个管理区;东部山区片,包括大坪、长教、阴那、塘心、南福5个管理区。27138人(2017年)。多年来,镇委、镇政府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2%以下,被区委区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镇。[2]

经济情况

全镇有梅雁、宝丽华、华银、超华、卡莱等110多家企业,梅雁、宝丽华2家企业是上市公司。农业以梅州金柚、茶叶、油茶等种植为主,其中沙田柚种植面积达13700亩。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正蓬勃兴起。据统计,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 29.9亿元,比增23%;工业总产值16.01亿元;上缴国家税收2.29亿元;镇级机动财力达1052万元;农村人均年收入达到4897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79.04万元。先后被评为 “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经济开发示范镇”、 “中国百颗星”、“ 全国绿化造林百佳镇”、 “省十佳模范乡镇党委”、“广东省固本强基省级示范点”、“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金柚专业镇”、“广东省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旅游技术创新专业镇”等称号。

该镇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总收入9.16亿元,0.78亿元增加了8.38亿元。该镇曾被授予“广东省旅游技术创新专业镇”称号。

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5亿元,比增17.3%;工业总产值18.7亿元;上缴国家税收4.5亿元;镇级机动财力达1160万元;农村人均年收入达到4999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58万元。[3]

历史沿革

清末称雁洋堡,1948年称雁洋乡;建国初,属丙村区,1956年从丙村分出成立雁洋乡,1958年又属丙村人民公社,1966年从丙村分出成立雁洋人民公社,1983年冬改为雁洋区公所,1987年设雁洋镇至今。

基础设施

该镇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把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来抓,开展规划进村、公共设施进村、公共服务进村和社会保障进村。这两年,该镇在上级领导、交通部门和企业的大力元解决群众耕作灌溉难问题;分别在阴那、长教、雁上、添溪、文社、东洲、南福、塘心等10个村委会及雁洋、三乡2个居委会建立了52个垃圾池,组织有28人的环卫队伍,有固定的人员清理、运送垃圾。

梅州雁洋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即将动工的梅樟高速,省道S223线、梅坎铁路、韩江穿境而过,陆路、水路十分方便;镇通行政村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4]

特色景点

叶帅故居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山下,叶剑英故居右侧,1989年10月改建落成,2001年6月,获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是广东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十三家单位把纪念馆定为全国百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2005年5月5日隆重举行了叶剑英纪念园工程奠基仪式,之后,各项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计划在2007年5月叶帅诞辰11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纪念园建设规划占地482亩,投资1.2亿元,分人文秀区、纪念景区、旅游休闲服务区、生态林区进行建设。纪念园规划设计定位为展现叶剑英元帅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体现梅州客家文化特色,建成集展现伟人风范、弘扬客家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已投入资金8000万元,陈列馆等各项建设顺利进行。

在叶剑英纪念园建设的带动下,雁上村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拆迁安置工作结合起来,在客家风情街和雁洋新村新建了130多套新房,采用统一设计、统一外观,形成具有客家特色的农民新村。大力发展餐饮业、土特产经营、农家乐等旅游的相关行业。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雁上村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人均纯收入5160元,雁上村连续13年被市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荣获“梅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村”和区“旅游专业村”称号,被定为市级“新农村示范点”。

梅州市梅县区阴那山灵光寺

梅州灵光寺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阴那山五指峰西麓,距梅州市区约50公里。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年—874年),原名“圣寿寺”,相传为唐代高僧潘了拳创建,距今1100多年,是梅州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庵,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岭南四大古刹之一。

该寺占地面积4200多平方米,风格独特,庄严肃穆,是梅州市梅县区现有较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建筑群。寺内有佛殿、天王殿、罗汉殿、诸天殿、钟楼、鼓楼、经堂、斋堂、大悲阁、太史馆等建筑,尤其是佛殿内的殿顶设有玲珑精致的“斗八藻井”,俗称“菠萝顶”,工艺超绝,全国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寺内有木刻、石刻等多种形式的历代楹联、横匾,书体各异,草、隶、篆各具风格。寺外有千年古柏3株,尤其是寺庙天王殿门前的2株,一枯一荣,相映成趣,枯者已有330余年仍枝干苍劲,荣者枝繁碧翠,蔚然奇观,俗称“生死树”。

雁南飞旅游度假村

梅州市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是由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投资开发,是集“三高”农业、生态农业、茶叶种植加工、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休闲度假村,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省“文明窗口”单位。

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

梅州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于1995年1月动工,1997年10月开业。按茶田风光、旅游胜地的总体构想,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旅游设施配套建设。近年来追加投入上亿元,现已投入2亿多元,种下优质名茶2000多亩,梅州金柚、龙眼等优质水果500亩,园林绿化900多亩,种植速生丰产林1100多亩。兴建有茶树品种大观园、茶叶加工厂和一批旅游别墅、高山游泳池、网球场、茶艺馆、美食街、围龙大酒店、围龙食府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其中雁南飞围龙大酒店荣获2004年度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荣誉奖——鲁班奖。该度假村正在拓展完善与景区一体相连的生态停车场及游客接待中心,再创景区客家民俗风情的新特色。

社会福利

雁洋人还可以享受到较完善的保障制度。有一年,该镇便投入50多万元,帮助4890多户群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使全镇医保达到75.4%,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从2004年1月起,雁洋镇农村70岁以上老人每月都能准时领到由镇、村干部送来的50—100元不等的养老金;雁上村的村民每人每月有近200元的补贴;长教村考上大学的学子每年可以获得宝丽华集团公司5000元的奖励。[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