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震天骇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震天骇地
zhèn tiān hài dì

近义词惊天动地

反义词万籁俱寂

出 处 :《晋书·孙楚传

体 裁成语

释 义 :形容某一事件令人惊骇,

也形容声势浩大气概雄伟

震天骇地,读音为zhèn tiān hài dì,是一个汉语词汇,震动了天地。形容某一事件令人惊骇。也形容声势浩大气概雄伟[1]

【出处】

晋书·孙楚传》:“士卒奔迈,其会如林,烟尘俱起,震天骇地。”[2]

辨析

震:震动;骇:惊骇。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

一般用作褒义词。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声势极大

【反义词】不知不觉鸦雀无声万籁俱寂岿然不动安如磐石 风平浪静纹丝不动稳如泰山无声无息推三挡四积重难返拖泥带水慢条斯理势单力薄和风细雨温文尔雅微乎其微畏首畏尾束手无策缩手缩脚束手束脚销声匿迹秘而不宣不露声色偃旗息鼓和平共处严于律己拖拖拉拉无声无臭

【近义词】:石破惊天石破天惊感天动地震天撼地震天动地天崩地坼山崩地裂天翻地覆山塌地崩气吞山河气壮山河气势浩大雷轰电掣 闻风而动 令行禁止山摇地动气势磅礴重振旗鼓 大张旗鼓 扬铃打鼓 兴师动众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令行禁止 大肆渲染 死灰复燃扯旗放炮 排山倒海 雷厉风行大张声势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大力声讨大动干戈闻风而动大刀阔斧大马金刀[3]

【示例】

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岂俟排山之力,乃成破竹之资。火烈风驱,震天骇地。”[4]

只听得海外一个大炮如天崩地坼的一连响了百余响。——《水浒后传》。 亦作“天崩地裂”、“天崩地坍”、“天崩地塌”、“天崩地陷”、“天崩地解”

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南朝徐陵与王僧辩书》:“未有膺龙图以建国,御凤邸以承家,二后钦明,三灵交泰,而天崩地坼,妖寇横行者也。”

李贽史纲评要·后秦纪》:“ 始皇 出世, 李斯 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箇世界。”

巴金灭亡》第十九章:“即刻平地起了一个大霹雳,好似天崩地坼一般。”|一声震天骇地的嘶吼,薛洛劈出惊才绝艳的一刀。

于此同时,更是传来无数震天骇地的兽啸禽啼,犹如天雷阵阵响彻天地。|他们借助各般法宝仙器之神力,竟可以震天骇地,有雷霆惊天之神威。

词语分解

天的解释 天 ā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渊之别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天气。天冷。 季节,时节:冬天。 日,一日。

地坼的解释 .地裂。语出《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鶡旦不鸣,虎始交。”《淮南子·诠言训》:“大寒地坼水凝,火弗为衰其暑;大热烁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唐 杜甫晓望》诗:“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成语接龙:

震天骇地 > 地地道道 > 道听途说 > 说到做到 > 到处碰壁 > 壁间蛇影 > 影影绰绰 > 绰约多姿

外文翻译

英语翻译: natural disasters like giant 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s

日语 天変地異が割れる

参考文献

  1. 震天骇地的成语解释及意思-成语词典 “震天骇地”成语解释及意思,“震天骇地”的成语故事、典故、出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常用程度、感情色彩、语法结构、成语谜语、歇后语等。
  2. 天崩地坼的出处及用法 - 成语词典 - 词典网 《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成语例句: 只听得海外一个大炮...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天崩地坼成语 查询。 相关成语...
  3. 天崩地坼的解释_汉语词典_词典网 天崩地坼的解释:(1) [natural disasters like giant 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s] 天倾塌,地开裂。比喻异常灾祸、不测变,在线词典。
  4. 天崩地坼,成语词典-快读网 2016年4月3日 - 意思解释: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故事典故:《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