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香港科学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香港科学园
图片来自unwire

香港科学园英语:Hong Kong Science Park缩写HKSPHKSTP)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白石角吐露港沿岸,毗邻白石角海滨长廊,邻近香港中文大学,发展占地22公顷,第一至第三期总楼面面积达330,000平方米,第二期工程于2006年竣工,第三期于2016年竣工。

介绍

香港科学园与数码港相似,同样采用类似大学校园的低密度规划,以高科技应用科技(包括生物医疗科技资讯及通讯科技电子绿色科技物料及精密工程)为主的研究基地,由香港科技园公司于2001年5月7日开始运作。

科学园所在地原为吐露港海域,故该处原来的大埔区沙田区分界采用直线划界的方式(由樟树滩南端向丫洲方向划出一条直线作为两区界线),填海工程完成后,这条直线便将科学园建筑地盘范围切割成东南和西北两部分,其中东南部属沙田区,西北部属大埔区(但目前整个科学园所属的三张地契均使用大埔市地段编号),界线位置约为现今的科研路以东绿悠台一带。随着科学园第二、三期工程完成,有关分区划界有待调整。

发展

第一期

香港科学园第一期于2004年7月移交香港科技园公司管理,全部9幢楼宇于2004年10月落成,开幕典礼于同月29日举行。截至2017年1月31日,科学园共有超过600间科技企业进驻,接近13,000名科技专才在园内工作。

香港科学园第一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科学园核心大楼及共享设备技术支援大楼。

  • 科学园核心大楼(第一期A,由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设计):3栋核心大楼位于香港科学园中心区域,适合小企业租用,同时是后勤服务中枢,提供商务/会议中心、餐厅、和停车场等多项重要设施。
    • 科技大道东1号(会议厅)
    • 科技大道西1号(核心大楼第1座,核心大楼第2座)
    • 科技大道西3号(停车场大楼)
    • 科技大道西5号(企业广场)
  • 共享设备技术支援大楼(第一期B,由建筑署设计):
    • 科技大道东2号:光电子中心(Photonics Centre
    • 科技大道东3号:无线电中心(Wireless Centre
    • 科技大道东5号:5E大楼(Building 5E)(前称飞利浦大厦 Philips Electronics Building
    • 科技大道东6号:新科中心(SAE Technology Centre
    • 科技大道西2号:生物资讯中心(Bio-Informatics Centre
    • 科技大道西6号:集成电路开发中心(IC Development Centre

第二期

香港科学园第二期占地面积77,320平方米,总楼面面积105,000平方米,预算支出为33亿2千5百万港元,于2007年9月15日开幕。第二期合共建有10幢大楼,包括2座能源大楼、2幢实验室大楼及4幢研发办公室大楼。此批楼宇一律由利安顾问有限公司设计。

  • 于2006年年底完成两座能源大楼;
  • 于2007年年初完成尚湖楼及浚湖楼,包括一座备有288座位的演讲厅,以已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兼科学园前董事高锟命名;
  • 于2007年年中完成海滨大楼一座及二座;
  • 于2007年年底完成生物科技中心一座及二座。

第二期大楼分布:

  • 科技大道东12号:海滨大楼一座(Harbour View 1)
  • 科技大道东16号:海滨大楼二座(Harbour View 2)
  • 科技大道西8号:尚湖楼(Lakeside 1)
  • 科技大道西10号:浚湖楼(Lakeside 2)
  • 科技大道西7号:能源大楼一座(Energy Tower 1)
  • 科技大道西9号:生物科技中心一座(Biotech Centre 1)
  • 科技大道西11号:生物科技中心二座(Biotech Centre 2)
  • 科技大道西13号:能源大楼二座(Energy Tower 2)

绿景楼

位于科技大道东18号的绿景楼(Green 18)于2011年5月落成,楼高8层,由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建筑采纳多项环境保护设计元素,例如外墙装上可开合式的玻璃幕墙和垂直悬挂式绿化墙及大楼天台更设有风力涡轮发电机,利用自然的风力,为建筑物提供可再生能源。绿景楼荣获2012环保建筑大奖,新建建筑类别“已落成建筑”优异奖。

第三期

香港科学园第三期于2011年12月15日举行动土仪式,造价约49亿港元,包括兴建5幢8至9层高的科研及实验室大楼、停车场地库及各大楼之间的连接路和天桥,由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并由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担任环保顾问;总建筑面积约105,000平方米。大楼可以容纳约150家科技公司,并且引入最新的绿色科技及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包括40%用地设定为绿化园林,栽种1,400棵树木,装置大规模的雨水回收系统,并且采用具备成本效益的节能措施,让园内企业共同实践绿色概念。首三幢大楼于2014年9月落成,馀下的两幢大楼于2016年落成。

第三期大楼分布:

  • 科技大道西12号
  • 科技大道西15号
  • 科技大道西16号
  • 科技大道东20号
  • 科技大道东22号:TCL大厦(TCL Building)

第三期于2014年获得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环保建筑专业议会“新建筑类别 – 已落成建筑”大奖[1]

扩建计划

香港科学园扩建计划位于科学园三期西面,于2016年11月22日举行动土仪式,造价约44亿港元,包括兴建2幢14至15层高的科研大楼,由王董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设计,在2020年落成。[2]

创新斗室

创新斗室(InnoCell),为香港首个建筑项目采用创新的“组装合成”建筑法 (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 MiC)建成,大厦楼高17层,提供392个房间,511个住宿单位,由Leigh & Orange Architects负责建筑设计。项目同时提供约3万平方呎的公共空间,设有会议室、公共厨房、健身中心、酒吧及烧烤区等。项目在2021年4月下旬起正式招租,月租由7,000港元至10万港元不等,只限香港科学园公司的员工和外国到访人才租住。

第四期(已中止)

原定科研路、科进路、博研路、创新路一带划为科学园第四期,但为满足市民对私楼的需求,政府2014年将合共约8公顷用地,改划为四个中密度住宅项目,连及附近恒地蕉坑项目,供应逾6,300伙住宅单位。有关改划惹来不少批评,在公众谘询期间有九成九反对政府的修订。有立法会议员认为会对交通配套造成不胜负荷,质疑政府放弃支持本地的创新科技产业发展。但政府认为办公室楼面的需求已足够,认为“绝对可满足现有及新增人口的需要”[3],结果形成科学园现有规模。

休憩设施

香港科学园彷如城市绿洲,设有休憩设施包括海洋广场、议事广场及园中湖等美景。

入驻企业

部分入驻企业包括:

参考文献

  1. 我们的成就及奖项 香港科技园. [2015-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2. 科学园扩建两座大楼耗资44亿元. Now新闻台. 2016-11-22 [2016-11-22]. 
  3. 白石角东部土地改建住宅. 2014-06-12 [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