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鞍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鞍寺
图片来自baike

马鞍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清。2002年12月27日公布为四川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绵阳市

绵阳市,简称,古称涪县绵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北部,是全省第二大城市。市境东接广元市南充市,南界遂宁市德阳市,西邻阿坝州,北临甘肃省陇南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缘,东南部为川北低山丘陵区,西北部为龙门山岷山山区。涪江自西北入境,纵贯全市并流经市区,于东南部出境。全市总面积20,257平方公里,人口477.19万,市人民政府驻涪城区

绵阳自西汉涪县始,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为四川省和成渝经济区西北部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1]。绵阳是中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曾获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

历史

古代

绵阳是四川盆地最早的人类活动地区之一,边堆山遗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汉高祖在今绵阳市区境内始置涪县,因治地紧临涪水(今涪江)而得名,属广汉郡。西汉初始元年(8年),王莽篡汉建新,于新始建国元年(9年)改涪县为统睦。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分广汉郡北部地区设梓潼郡,涪县属梓潼郡。

三国时期,绵阳是蜀汉重要的战略要地,见证了蜀汉的兴亡。211年,刘备从荆州率大军入川,益州刘璋在涪县富乐山为其接风。随后,刘备大军“水打涪城,兵屯五层”,夺取益州并建立了蜀汉政权。246年,蜀汉大司马蒋琬病逝于涪县,葬于西山,蜀汉再无治国能臣。邓艾偷渡阴平攻下江油关后,蜀汉门户大开。驸马诸葛瞻诸葛亮嗣子)为国携子战死于绵阳之后,再无险可守的蜀汉政权注定了灭亡。

西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间,绵阳先后经历了西晋、成汉、东晋、前秦、刘宋、南齐、梁、北魏、西魏、北周等10个朝代和国家的统治,市境内先后设置过潼州、新州、龙州等3州,梓潼、巴西、巴西梓潼、潼川、北阴平、阴平、新巴、江油、新城、始平、西宕渠、北宕渠、高渠等13郡,40余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四川入北朝,属西魏政权,魏改涪县为巴中县,属巴西郡。

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巴西郡为绵州(原巴西郡迁回阆中,涪县改称巴西县),辖有7县,绵州以绵水(今绵远河)得名。历经各朝,政区名称尚有几度变更,政区建置亦有兴废分合,但总的趋势逐渐稳定。根据经济发展和军事地位的不同,市境内逐渐形成了中部以绵阳市区为治地的绵州,东南部以今三台为治地的梓州潼川府,西北部以今江油平武为中心的龙州龙安府等3个政区建置中心。

近现代

民国二年(1913年)实行道县制,裁绵州为县,因县城在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民国五年(1916年)4月,同盟会会员、川军第六混成旅任连长的王靖诚宣布起义并攻占潼川(三台),即为三台的反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沿海沿江各类工矿企业、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纷纷内迁至四川。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东北大学内迁至三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辗转内迁的山东沦陷区各中学抵达至绵阳,成立国立第六中学。抗战期间,绵阳虽地处西南大后方远离前线,但遭日军飞机多次轰炸。同时,十几万绵阳籍川军奔赴前线参加抗战。

1949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80师进驻绵阳。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绵阳城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26日,中国共产党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绵阳地方委员会;1950年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绵阳城军事管制委员会在人民公园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绵阳解放。

从1965年起,按照中共中央“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绵阳地区被确定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相继布点建设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空气动力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科研机构。

1985年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建立地级绵阳市。

200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绵阳科技城。

2005年11月11日至21日第十三届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在绵阳举行。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绵阳市为重灾区。截止2008年6月7日18时,有21963人遇难,失踪累计8744人,受伤累计167742人[2][3]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01〕7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1-07-03. 
  2. 绵阳市抗震救灾情况通报. 绵阳市政府网站. 2008-06-08 [2015-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3). 
  3. 各地伤亡汇总(实时更新) 最后更新时间:7月21日17时14分. 新浪网. [2015-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