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骆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132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骆姓源出会稽,世绍内黄。依历史推衍,可能为夏禹王之后裔;而夏禹王又是黄帝的三子骆明的孙子,《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又是禹之父,可见骆明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儿子。

南宋罗汉专事记录上古传说的《路史》称:“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峪,故周至也。”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河南鄢陵县、湖北武汉市、鄂州市、阳新县、大冶市、蕲春县,河南新野县,北京,天津武清,河北辛集,河北廊坊,山西太原,山东梁山,鱼台,平邑,江西德安、江西崇仁、江西九江,湖南郴州、永州,广东乐昌、新会,广西田林,融水,云南陇川,四川合江,福建福州等地均有分布。

汉族、彝族、白族、水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有此姓。汉代有骆俊,陈留相;唐代有骆宾王,诗人;明代有骆安、骆思恭、骆养性、骆文盛等人;清代有骆秉章,四川总督;骆成骧,光绪状元。[1]

得姓始祖

姜太公、嬴大骆、姬骆、妫摇。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号太公望。商末周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匡扶文王兴周,辅佐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为别他族,子孙以其名为氏,称骆姓。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姓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三十二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十八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多以河南、会稽、内黄、洛阳、辽东、赣州、正安为郡望。

先秦时期

骆氏的一支最早出自夏王朝时期,单有记载者出自春秋时期的古齐国,亦即骆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齐都营丘就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此后,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骆姓逐渐迁往江南。江南的骆姓,有言出自齐太公之后,有言出自越王勾践之后,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此支骆姓应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先秦时期,骆姓不见于史。

秦汉时期

秦汉之际,见诸史册之骆姓有秦重泉人骆甲,东汉冯翊(今陕西大荔)人骆异孙,河南尹骆业,东汉末会稽乌伤(今浙江绍兴一带)人骆俊、骆统父子。这说明在魏晋以前,今北国之陕西,南国之浙江已有骆姓人定居。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和兵火过后的凄惨景象,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姓伴随其他士族,大批南下,与原居会稽之骆姓相融合,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骆姓会稽郡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

● 后唐

后唐时期有浙江义乌骆宾王之耳孙骆道德迁入广东花县炭步,遂成当今之广州骆氏一派。明末清初,广州骆氏又播迁繁衍于广西各地,尤以柳州北部三县融水、融安、三江为盛。

宋元

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

明朝

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满清入关后,有八旗姓改为骆姓者,加之河北等省骆姓人入居京城,使北京之骆姓渐多。

当今

如今,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贵州、北京等省市多此姓,上述三省市之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人口分布

今河南省的鄢陵县,夏邑县、河北省的保定市,邯郸市,廊坊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港市、桂林市、合浦县、柳州市、恭城县,福建省的泉州市惠安县、漳州云霄县、莆田市,河南省的开封市、潢川县、光山县、桐柏县,广东省的广州市白云区、花都区、湛江市、高要市、河源市、信宜市、汕尾市陆丰县、珠海市、乐昌市、河源市龙川县、徐闻县、蕉岭县,甘肃省的天水、民勤县、武威市,湖南省的岳阳市,湖南郴州市的临武县、桂阳县、资兴市,永州市新田县、宁远县、蓝山县,浙江省的杭州市、绍兴市、义乌市、丽水市、安吉县,江苏省的无锡市、盐城市、宿迁市、连云港市、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徐州市丰县、徐州市的邳州市、南京市溧水区、泗洪县、兴化市,湖北省的鄂州市、阳新县、蕲春县、黄石市、大冶市、增城市、浠水县、应城市、襄阳市谷城、十堰市、赤壁氏、宜昌市、宜城市、黄梅市、麻城市,贵州省的普定县、兴义市、盘县、都匀县、普定县,安徽省的六安市寿县、宿州市、繁昌县、舒城市、无为县、定远县、泗县、庐江县,江西省的南昌市、德安市、赣州市于都县、抚州市,黎川县、崇义县、遂川县,山东省的济南市、长岛县、邹城市、济宁市、梁山县、鱼台县、菏泽市、齐河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峨眉山市、泸州市古蔺县、安岳县、资中县、广安市岳池县、珙县、峨眉山市,云南省的麻栗坡县铁厂乡、昭通市,吉林省的长春市,辽宁省的葫芦岛市绥中县,重庆市的万州区、巴县、忠县,陕西省的西安市,天津市的宝坻县,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淡水县、宜兰县,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均有骆氏族人分布。

郡望

内黄郡、会稽郡、河南郡、谯阳郡、辽东郡

堂号

内黄堂:以望立堂,亦称相土堂、殷城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亦称山阴堂、绍兴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

谯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洛阳堂、白马堂、东都堂、成周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才子堂:典自唐代诗人骆宾王。

家谱文献

江苏镇江润东夏泽桥东山骆氏重修族谱三卷,(清)龚立贤编,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富阳富春大源骆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骆林彪、骆良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绍兴望村骆氏谱略,(清)骆元婷纂录,骆农骥补编,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浙江绍兴望村骆氏家谱,(民国)骆思钦修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稿本,民国十六(公元1927)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诸暨暨阳浣东骆氏宗谱四卷,(清)骆廷灿、骆农开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宝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诸暨洄溪骆氏宗谱十四卷,(清)骆颖堂、骆森朝重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绍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遂昌骆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成屏乡骆村。

枫桥骆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杭州大学图书馆。

骆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滁溪骆氏族谱》二卷,先后于清朝乾隆年间、同治年间和公元2018年续谱。现藏与湖南资兴市档案馆。

史料记载

通志·氏族略四》:"骆氏,姜姓。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子孙以名为氏。……又地拔骆氏改为骆氏。望出河南、会稽。"

视频

骆姓 相关视频

姓氏文化与骆姓寻踪
骆氏必腾公(骆姓论坛)

参考文献